暴雨后的黄山许村:徽派古建筑状况良好,文保人员24小时在岗值守

暴雨后的黄山许村:徽派古建筑状况良好,文保人员24小时在岗值守

00:00
07:09

受持续暴雨影响,安徽黄山歙县受灾严重。其中,中国传统村落许村遭受多日暴雨袭击,目前已暂停对游客开放。

许村始建于东汉年间,有一千多年历史。全村共有1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单体建筑,包括3栋民宅、5座牌坊、5间祠堂、1亭、1桥、1门楼。2006年,许村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月27日,九派新闻在许村看到,暴雨之后,许村16处古建筑均状况良好。青石板路上的淤泥已基本清除干净,积水顺着下水道流进河里。小雨淅淅沥沥,打着伞、提着菜的村民在小巷穿行,不少门户开着,有村民坐在正厅等雨停。

许村古建筑薇省坊。图/九派新闻 龚凌蔚

【1】文保部门启动应急预案24小时在岗

歙县文物事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邵懋根告诉九派新闻,6月19日下暴雨以来,歙县文物部门的重点工作就是确保古文物的安全。

暴雨来袭后,歙县文物保护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文物部门及全县文保员24小时在岗值守,密切关注文物周边地质灾害情况和水情水势。洪水退去后,立即组织动员全县文保员和镇村干部,清除文物建筑本体内积水、淤泥、杂物,第一时间给文物恢复良好环境。

此外,还采取了避险措施。县文物主管部门每日详细统计文物受损情况,重大灾情第一时间向县委县政府、省文物局报告。并对受损严重的古建筑采取临时加固处理,对有倒塌风险的古建筑采取支护措施,在古城、许村等地临水文物建筑门口搭设沙袋缓冲墙,确保文物不受二次损害,同时积极宣传汛期文物保护工作中突出的个人和集体。

目前暴雨天气仍在继续,暂时无法实施文物修缮工程。待水情稳定后,文物部门将及时启动编制文物保护修缮方案,汛期过后第一时间实施文物保护工程,最快速度恢复文物风貌。

【2】古人智慧与现代技术相结合

除现代技术的保护,古人在建村时就有着应对洪水的智慧。流经许村的昉溪河上有一座高阳廊桥,桥始建于元代,桥墩的迎水面建有一个分水尖。

分水尖像一把刀,能减少洪水对桥墩的冲击,还能将从上游冲下来的树枝等杂物拨到两边,巧妙的设计保障了桥体安全,有效避免了河道阻塞。

高阳廊桥。图/九派新闻 王佳箐

近日,文保员和白蚁防治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古宅间检查。邵懋根说,雨季潮湿,易于白蚁繁殖,古建筑以木为框架,防治虫蚁是常态化的工作。

一间古宅门口堆放着黑色的瓦片。邵懋根说,古建筑的维护和修复讲究保持原样,现代有轻便又耐用的彩钢瓦,也有在瓦片下加一层防水的技术,但这破坏了古建筑原本的形制,在许村,人们还是采用最原始的瓦片,风吹日晒、鸟虫爬行都会导致一定的损坏,需要经常更换。

古建筑以木为框架,墙体并不具备承重作用,通常是在石砖之间混入土做黏合,长时间被泡在水里很容易膨胀,严重时可能会倒塌。在屋顶瓦片没有损坏、漏水的情况时,墙面通常不会渗水。但雨水从屋檐流下,即便通过天井的排水口流出,落在地面时仍然会有水滴飞溅,墙面易受到影响。

而在许村几座古建筑的天井上方,有一圈金属制的水槽,它们收集屋檐上的雨水,通过管道直接流向地下的排水道。

【3】日常重视防汛工作

邵懋根介绍,每年会有两次针对古文物保护的大型巡查,一次是在春夏季,另一次在冬季到春季之间,由文保中心,文旅局、应急管理局、消防队联合检查,每次巡查为期两个月左右。

早在今年4月,许村就开始为防汛作准备。“有的地方破损严重,下一点小雨就能看出来,我们就及时处理了,但也有些地方破损得不大,只有在暴雨时才能看出问题。”许村文保员许达说。

6月20日下午5点半到6点,是许村水位最高的时候,好在这并没有持续多久,7点到7点半,水位突然下降一米有余,大观亭门口的水也顺流而下。洪水在许村部分地势较低的地方留下了淤泥,21日,村镇干部就和村民一起将淤泥清除干净。

工作人员介绍,暴雨期间许村古建筑群内部分祠堂有进水情况,水位50公分左右,20日晚积水全部退去。祠堂内堆积大量的淤泥和垃圾,工作人员和文保员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清理。现在的许村已看不到淤泥。后续专业团队将对古建筑受损情况进行勘察评估,若有需要修缮和维护保养的,将编制相应方案,实时进行修正和保养。

许村观景点洪水还未完全退去。图/九派新闻 龚凌蔚

许村的一处观景点,墙上绘有粉墙黛瓦、青山绿树的彩画,溪流清澈见底。天气晴好时,能看到墙上的彩绘与背后的风景合为一体。可惜暴雨过后,河流昏黄汹涌。等雨季结束,许村将再回到延续千年的平静。

【爆料】请联系记者微信:linghaojizhe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