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演员杨幂在学术期刊发表文章一事引发广泛关注。国家广电总局主管、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在2024年第六期发表了一篇名为《浅谈影视剧中演员创作习惯——以电视剧为例》的文章,署名为“杨幂”。
据了解,《哈尔滨一九四四》是由张黎执导,秦昊、杨幂领衔主演的谍战悬疑剧,该剧于2024年4月首播。有媒体从中广联合会学术部方面获悉,上述文章作者确实是知名影视演员杨幂。另外,《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编辑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在该刊发表文章“不收取编辑费、版面费等任何费用”。
在目前这个逐渐饱和且又不断迭代的演艺圈里,正当红的演员在学术道路上继续钻研实属少见。近段时间,从考研到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明星为何扎堆“卷”?此类事件为何又总是能引起大量关注?
“愿意为成为一个好演员付出代价”
杨幂在发表这篇文章之前,刚刚结束了由其主演的谍战剧《哈尔滨一九四四》的播出。但实际上,这不是杨幂首次在参演影视作品上线后发文,并且当下以杨幂为代表的80后演员陆续试图在职业上继续精进的现象其实早就有迹可循。
2015年,杨幂在其主演的电影《我是证人》上映后,在微博发布长文《假如给我三天黑暗》,讲述自己为了饰演好盲人一角,在拍摄前期所做的大量准备,直言“我愿意为成为一个好演员付出代价”。2018年,杨幂参演的电影《宝贝儿》上映后,她也曾发长文《假如童话都是骗人的,我们能否让现实变得更美好?》,讲述自己在电影拍摄过程中,从演员视角对电影主题、拍摄方式的观察和思考。
无独有偶,林更新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他知道以往关于自己的新闻大多都并非因作品而出现,但他仍然希望有朝一日凭自己的戏和演技上热搜,这是他一直以来追寻的梦想。终于,在今年6月12日的这一天,林更新凭借“考博成功”的消息,打破了人们以往对他的刻板印象,让观众看到了一个青年男演员在专业上默默耕耘的一面。
去年3月,张静初工作室曾公开消息称,张静初已被美国电影学院导演系录取,并且从备考到正式上课,张静初一直在社交平台直播分享她的学习日常,曾一度迎来超70万网友在线和她一起沉浸式旁观学习日常。
再往前追溯,《武林外传》中的“秀才”喻恩泰,也是个“文化人”。2009年就获得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导演艺术研究博士学位,在《中国新时代》《中国企业家》《戏剧艺术》等多部期刊上发表论文,内容涵盖炒股、戏剧表演及理论分析等。
明星扎堆“卷”,但效果不尽相同
若论近期话题度最高的时装剧,想必非《玫瑰的故事》莫属。戏里戏外同是研究生的林更新,在剧中饰演的方协文,婚前婚后反差极大,人物从出场开始,就引起了网友的大量讨论。一个角色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离不开演员对人物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以及外部肢体动作的精准体现。因此,即使林更新在剧中饰演了一个性格颇受争议的角色,但依然能让观众看到林更新的“学有所成”。
2020年,张静初回到熟悉的话剧舞台重新耕耘,主演了《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横跨几十年的戏剧人生与复杂的叙事,被搬上了话剧舞台演绎,不是件容易的事。张静初曾坦言在排演《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时,如身在泥潭,污淖重重,四下无人,晦暗而孤独,任何外物不能使她有亲近之感。话剧谢幕后,很多人哭了,眼里噙满泪水,这最后一幕,与松子融为一体的张静初,成全了演员与观众的遗憾。
当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看到回报。不同于之前的古偶舒适区,杨幂在《哈尔滨1944》中首次出演了反派特务。为了这部转型之作,杨幂曾透露自己专门请表演老师跟着进组。在前期的宣传和导演对演员敬业的表扬下,曾一度让观众对这部剧期待值拉满。但正式播出后,抛开剧情问题和影片的角色设定争议,杨幂所饰演的角色,从台词到外部动作,仍被不少观众指出缺乏真实感,让人难以产生共鸣。
杨幂透露为角色所做出的准备 图据网络
演员向往学术是追求也是尝试
“卷”得这么难,还要不要“卷”?当然应该卷!
当下美育逐渐普及,观众审美不断提高,流量早已不是万能药。早在今年的春节档期间,八部影片撤档四部,其中就包含了诸如刘德华、彭昱畅、李庚希等演员的作品。显然,随着观众的观影理性逐渐回归,流量演员的吸引力已经不如以往。
在娱乐界,功成名就也许要靠天赋、靠人脉、靠情商,但是一个演员有没有内涵和文化修养,也几乎是一目了然的。英国广播公司有一个节目叫《荒岛唱片》,主持人曾问嘉宾,如果他们流落荒岛,只能带一本书会怎么选?诺兰选博尔赫斯小说集,基里安·墨菲选贝克特的戏剧,克鲁尼选《战争与和平》,妮可·基德曼选狄金森诗集。恰巧,他们都是长年在各自领域上闪耀的人。
作为已经跻身一线演员行列的杨幂,主动蜕变时仍愿意“打碎重组”自己,用上课和写作发表的方式来表明决心“我愿意为成为一个好演员付出代价”,无论现阶段是否已见成效,演员本人对学术有尊重和向往的态度,是追求,也是尝试。既是对观众的反馈与担当,也是对同行的一个带头示范。
2022年,“黑魔仙”严莉莉的扮演者刘美含上了热搜,原因是她考北大研究生失败,但她在30岁考研的经历和勇气,却得到了很多共鸣和赞扬。面对失败,她说:“学习至少是一件救生衣。在潮水退去前,虽然我还不知道自己最终要去往哪里,不知道当下所做的事究竟能对人生起到多大的帮助,但它能保证我拥有凫水、漂流,乃至与浪头搏击的能力。总有一天,潮水会把我带去应有的方向。”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