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课
佛法正见八要(续)
今日讲题。选择部分所答。如下:
1、目前修学人当中,有哪些急功近利的表现?
答:一者学佛多年,不从基础做起,直接修法,不受三皈五戒。
二者不系统学习教理知识,只管修法。
三者不衡量自己的根器,直接修习顿法。
1、目前修学人当中,有哪些急功近利的表现?
知见、教理不明即急于上路,过程中又不思补全,方向不明;
修行次第不严谨,集资净障不圆满,障碍重重;
选择法门贪大贪高,不辨根器,强学禅宗;不求师授,强作密法。
概括总结:1不顾基础、不顾品质,不顾根器,不持戒,不讲修心和发心,不学习思惟教理体系,不遵循次第,一来就想大跃进,急于上项目,求大法,要明心见性,求境界求神通。2付出一点劳动,就想得大果;3短时间就想见效果。4、略有所得,有所受用,就要“开门面、立山头、好为人师”。
如此之类,皆是以凡夫心、浮躁心,求有所得,并不真正明白佛法是在“修心——转化心性,提升生命实质,回归清净圆满的本心。”
2、佛法总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答:我们十法界的生命,越往下是越黑暗,杂染越多越重,当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就是在提升生命的层次,以戒生定,以定开慧,心越来越安宁,本具的光明就会透过来,内心的智慧就在打开。我们究竟的心镜是寂而照,照而寂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法报化三而一,体相用一而三,这是我们本性的真相。(先整体总说)
因为我们凡夫无始劫以来无明污染,因为我执、法执构成的所知障,烦恼障,加上贪嗔痴慢疑,妄心染,无明染,境界染,我们本来通透的光明被遮盖,形成了阴影,也就是识。越造恶,越对立,内心越是动荡、污染的,心的杂染重,本来的光明就透不出来,这就是无明,就只会越来越愚昧,越造业。(点出障碍)
在诸恶莫作情况下,不再造业了,就会没有那么多的杂染;再众善奉行,慢慢的扭转染业,本具的光明就会逐渐的显现。(可以由相深入到心念上来)
然而,落在这里,总是世间有为法,还在三界六道轮回之中,需要再进一步“自净其意”到底,证空性,超越善恶是非。如此,可了分段生死,“不受后有”。
到这里还不圆满,还需要进入菩提道度众生,在度众生的同时圆满佛道,这是究竟圆满的自净其意。恶,善,禅定净意,空性净意,圆满净意。
总之修行就是修心,身心境都在逐渐转变过程,最终回归到我们本自清净,本自如如,本自朗照的如来藏心上,是本心得本果。差别在心的染污程度,而我们内心的杂染太重,本来的光明就透不出来。这就需要慢慢修正这个心,让它越来越清净、安宁。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内心就越来越安宁,本具的光明就会显现,内在的智慧就是在打开,越有智慧,心就会越来越通透,越来越亮堂。而我们学习佛法,先学习这些,是为了破除相对应的邪知邪见,或对立的杂染,由相似智来开发本具的光明,最终来开发我们本具的光明,本具的智慧。(总结。)
(整体较好,也比较透,也运用了自己的话在说,只是语言表达有所欠缺。)
2、佛法总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静思良久,想到的是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仔细想来,自己多年以来姑息漏过的恶法,躲避不肯行的善法,明知而放任不肯自净的恶心念,比比皆是,古德说三岁小儿能言,而八十老翁行不得,进展不快真是怨不得别人。
(好。能针对自我反省,就是最好的进步。认识到之后,进而着实下手,就是“善莫大焉”。)
概括总结:佛法是一个体系,是贯通上下、贯通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没有前面的地基,后期的大厦也建不起来。但是落前,为世间法;落中,为小乘法;直求后,乃空中楼阁,或偏向邪魔外道。
3、三皈依,能起到什么样的缘起意义?
答:三皈依,即皈依佛法僧三宝,佛为两足尊,法为离欲尊,僧为众中尊,接受三皈依是结缘入门,也是解脱之始,它是个切入点,千缘万缘不如与佛法有缘,有了佛缘,依止僧宝这个善知识,才能建立信心深入修行,有了师缘,法缘,修法才能上道。佛法僧三宝是人天眼目,长夜明灯,度生死海的船筏,没有三宝的指导,加持,护佑,要想消除业障,积累福德,破迷觉悟,是不可能的。只有三宝在,才有清净佛法的传承,才能引导人走在正确的路上。
(不错,点到佛缘、法缘、师缘。)
3、三皈依,能起到什么样的缘起意义?
皈依,是身心的打开与接纳,是发心的开始,是接受佛菩萨法流摄受的前提;在事相上,可以成为圣者的“有缘众生”,得加持而转化身心、境遇,可遇更多的善知识;在心地上,可令识田内善性种子、清净种子成熟、增长;在心性上,是能随顺真如的前提。
(分类说明,理路顺畅。)
概括总结:皈依三宝,就是与三宝结下深厚的缘分,为究竟成就构成最初的缘起——涉及法界缘起、真如缘起——这是你无量劫来的生命中最大最尊贵的缘起!(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佛是三界导师,无佛则无觉悟之初因;法是解脱的正确途径,无法则无入道之初因;僧是学习的榜样,无僧则无师之初因。无佛缘、师缘、法缘,如何入道?——涉及业感缘起、阿赖耶缘起。
4. 四依四不依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答:1)法与人。不依人,又如何闻法呢?所以,要依有法有道的人为善知识。学习善知识身上的法和道。
2)语与义。不依语,又如何借语会义呢?所以,要透过语见其义,才是会学语。
3)识与智。不依识,又如何转识成智呢?所以,要认识识,转化识,才是智。
4)不了义与了义。不经过不了义的过程,又如何进入到了义的境界呢?所以,要遵循佛陀的脚步,如理如法如量,从不了义的相似行,到了义的究竟地,脚踏实地,渐次而行。
所以既不能偏于一边,完全割裂二者的关系。又要认识到二者之间的渐次和可融合性。用整体的眼光看全局,用具体的眼光看局部。建立由表及里,由外而内,由现象到本质,由浅及深,由局部到整体的思维和眼光。
(比较完整全面。)
5、信解行证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信解行证四者即是递进的关系,又是相互支持的关系。如果偏于一面,孤立某一项,信可能会成长迷信;解,可能成为学术,行,可能成为盲修瞎练,证可能成为狂妄。
信解行证是佛法修行的次第。就是说,要发起趋向佛道的修行,就离不开“信-解-行-证”这个过程,即:以信入门、以解会义、以行实践、以证求实,而且各有层次。
(大致如此,只是不够。)
概括总结:以信入门,以解入心,以行实践,以证求实。四者是递进的关系,又是促进的关系。有信,解行证才能入,无信则无门;有解行证,则信越正、越深、越净,无则信为迷信,极易退转;有解,信才正,行证才有正确方向,无则易为盲修瞎练;有行,才能促进信解的深入与踏实,才能进而有所证;无行则是空口无凭、纸上谈兵;有证,信才能不退转,解才是真解,行才是真行。无证,则一切都可能是谎言。
6、如何看待“人间佛教”?
先引用一段网上文摘:“人间佛教”概念是太虚大师提出来的,后来又经过赵朴初居士等人的发扬,使“人间佛教”成为当代佛教的发展方向。太虚大师是民国时代佛教革新运动的倡导者.他看到当时的佛教非常落后,寺庙因为贫穷经常靠做经忏挣收入,拿为死人超度的收入来维持,所以他说佛教那时是为“鬼”和“死人”服务的。也是因为如此,太虚大师提出要用佛教来解决人生问题,佛教要为活人服务,与世俗社会紧密联系。就是成佛在人间,人成佛成,是为真现实。这就是人间佛教的思想。经过赵朴初居士等人的完善,爱国爱教也成为“人间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法是出世法,佛法收编世法的五戒十善是作为学佛修行中的福德资粮,并不是佛法究竟义理。
根据上述文摘,大师当年提出的人间佛教原因也是针对当时寺院不做修行道场只做超度经忏的问题而做的一种无奈之举。若寺院有法,有明师住持,应将修行弘法度众生求解脱作为建寺和僧众聚集的最大缘起,至于如何养护色身,佛在世时是行乞食,以培植众生福德,每次依次乞食七家,若无施食则托钵而回,佛法传入中国后,祖师大德因地制宜,自力更生,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佛弟子应学习佛和祖师大德这种精神,于困难时期寻找度过难关的方法,而不应把寺院变成商业经营场所,这也是菩萨戒所不允许的,若是佛弟子都如此,世人该怎么生起对佛和佛法的信心呢,作为真修行者都应警醒,慎勿放逸凡夫心。
至于后面依此发展的人间佛教,更像是一种佛学文化,为了迎合现代人的精神需要而从佛法体系中派生的,从好处来说,是向大众普及了佛法,从坏处说,也误导了大众对佛法宗旨和究竟义理的进一步认识,使大众仅止步于佛学文化,现在的很多不好的现象和问题也是这样为了迎合需要而产生的,产生这种需要的原因是众生心向外驰,寺院迎合这种需要并不是慈悲,而是方便出下流,满足众生源源不断的妄想贪欲心,众生的妄想是这个物质世界和科技不断发展的驱动力,也是众生深陷六道轮回不能自拔的原因,只有佛法才能让众生认识到根尘识对立的物质世界是虚幻的,自心无尽的欲望是痛苦的,跟随佛菩萨善知识是有终极的解脱道可以上岸的。
苦海无涯,怎能随波逐流,
迷途知返,浪子回头是岸。
(全面完整,既能点明出处,又能说到实质。)
7、善知识的重要性有哪些?
弟子思考:
善知识作为佛法僧三宝中的僧宝,
若没有善知识,佛和佛经都成为过去时,
若没有善知识,佛法法脉无有代代传承,
若没有善知识,佛经由谁讲佛法由谁传,(传承人)
若没有善知识,谁来做修学佛法的表率,(榜样)
众生如何听闻佛法,(引导人)
众生的问题由谁解答,
由谁来度众生?
众生只有饱尝了人生的苦难,经历了寻求出离而又无人带路的苦闷迷茫之后,才能深刻认知到善知识的宝贵。(重大意义所在)
7、善知识的重要性有哪些?
经历上——是学人的榜样。
知识上——传道授业解惑。
实修上——随机抉择法门,点出关键,方便接引。
法脉上——作学人与圣者的中间点,联通上下,接通法脉流传。
(概括总结较好)
8、儒家孔夫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道家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佛家也常说“佛道”。那么,三家所说的“道”是一回事吗?各自的内涵是什么?
后期儒家的心学,道家的内丹学派都摄入了大量的佛教思想,不易辨别。如果只论早期,则儒家更多是以世间的“礼乐”为目标的,追求社会与个人的和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道家则倾向于“自然”,通过体察自然变化之理来追求个体的清净无为;
佛家的道,则有解脱道和菩提道,前者以遣除见思二惑,离生死得涅槃为正道,后者以明了自心,自觉觉他,圆证本体为正道。
(大致如此。单就“道”来说,区别颇大。)
概括总结:儒家重点在人伦社会及道德教化,故对于“道”只能仰望,说不清,虽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之道是否等同究竟之道?非也。
道家之道指“自然之道”,如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生一(一气混元),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寂兮廖兮(寂静无形),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之为物,唯恍唯惚(亦真亦幻,亦有亦无)。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深远幽冥),其中有精(精神)。……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处于“说不清、道不明”又有所寻求的过程中。
佛道之“道”,指如来藏心,或指法性,佛性等。是何面目,有何表现;依何法,如何行、如何证等等,皆有大量经典说明,又有传承可循。由此可见,佛道之道乃真正可行可证之真理。
9. 三宝可分几个层次?各是什么内涵?
答:三宝有常住三宝,理体三宝,实践三宝,究竟三宝四个层次。内涵如下:
1)常住三宝。属于相的层面,让人更多仅依止于佛宝的圣相;对于法宝的佛教经典多是半信半疑;对于僧宝的僧人更多的是尊重。接受,也多限于浅信乃至迷信的层面。
2)理体三宝。就开始由相入性,入门了。对佛法理解深入,开始行持戒律。由信外在的佛法僧转化为开发内在的觉正净,走上正信之路。
3)实践三宝。深入闻思修,遵行戒定慧三学,进入开始解悟的层面。由相入性,不断的自觉觉他,自净其意,净化内心。
4)究竟三宝。人法二空,入性相不二如来藏地,证大菩提大涅槃。
10、就身心境来说,信解行证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答:身心镜和信解行证配起来是相关联的。
信:信分很多的层次,最初的信还不是很深,只仅仅是相信,它也就是意识的接受,还称不上理解,只是浅表的知道,真如佛性也知道,缘起性空也知道,但这个知道只是接受了一个概念,连懂都还不懂,所以身心境都没有转。
解:最初的解,是先是意识到,身境也不到,心也不一定到,至于理悟,是心先到了,身境还不到。理悟的层次很多,小悟无数次,大悟一二十,但那也只是心先到了,心包括,品质,慈悲,戒定慧,戒是从清净方面说,定是从安宁方面说,慧是从智慧,明了方面说,而且有不同的层次,层次浅的我们称为六七的妄心,到根本才说是真心。
行:是身心境都在不断转变的过程当中,行是一个过程。
证:是身心境俱到。不管是凡夫心也好,还是色界的禅定也好,都是身心境俱到。
身心境的分开说的几种情况:
如果是说身先到,比如修仙的,它很注重修身,注重养护色身,药疗,食疗,灵丹之类的等,那它的身体就先发生转化,然后才能心和境逐渐跟着转化,那今世就能修成仙。
如果说境先到,身心不到,它是会有所感应,感应到殊胜境界,或者说见光的境界,但那只是一个境界,身心都还没到,这样就和身心没有直接的关系了。
如果说心到了,身境不到,也就是我们说的理悟,或者我们说的是心灵上的转变。
如果是身境到而心不到,就比如说我们常说的某个时期突破空掉了,因为没有智慧,特别的害怕,这就是心一点也不到,智慧不到,而身境先到了;还有些人说空了,需要不需要认取,错过了以后就是法尘了,再认就是拿个意识分别妄想去认法尘,心完全就过了,没有一念相应慧,因为身心境俱到是无四相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智慧不到,那不叫证,过去就过去了,跟你是没关系的。
佛法是信解之后还要行证,同时就是在不断的提升生命的层次,十法界,我们的人道,身心境都在不断的转,佛法重视的核心是心的问题,我们常说的,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因为身境,正报的色身,依报的世界,是我们前世的果报,这个果要转的话是很难的,我们在修的过程中也是在逐渐的转,但转变的非常慢,非常隐微,隐微是说,首先是意身在转,身上转是意身先发生变化,意身会出现种种的灵异相,就是意识身相,或种性身被激活,或者修出了一个微妙的灵身,这种灵身修的好了也可以来做事,会讲法的话,天上地下,哪都可以讲法,当我们凡夫这个欲界人道的这个色身消失以后,就那个身来代替了,比如道家修的七转还阳,当色身舍去以后,就是发光的灵身代替了,这个发光的灵身我们肉眼是看不到的,但它也是在不断的在转。
所以佛法注重在心上修行,当我们的品质,慈悲,戒定慧这些在不断转的时候,也是提升的时候,下一世的生命都是由这个心来决定的,当心先到了之后,身境虽没到,但下一世投生时,投生某个境界时,身境会自然与心相配。比如说下一世到了极乐世界,心到了,那么自然的就会出现极乐世界的境界,极乐世界的身相,它是相匹配的。
所以我们修行重点还是要放在修心上,至于身境它能转多少是多少,随缘就行了。但是在信解行证的证时,是身心境俱到的,才叫证。
(很好,很到位。把握此理念,修行路上就不会迷茫。)
11、在实证体验上,世间法与佛法的实质性差别是什么?
世间法,有我,相真实,向外驰求,用心分别,粗重、障碍、染污、暗钝;
佛法,破我,相虚妄,向自心回归,弃舍分别,微细、空灵、清净、觉照。
(比较全面)
概括总结:总的来说,世间法的实证体验一定是有所得,加法故——我慢必然水涨船高;佛法是无所得,减法故——我执必然渐弱。
具体上表现——
世间法:实证体验:心外有法、法真实、有我、粗重、烦恼等等(六根对六尘的时时印证);
佛法是:亲证体验心外无法,万法唯心、法虚幻、无我、清净、光明、空灵等等。(色界无色界之禅定境界,虽也有清净、光明、空灵之体验,但不究竟,终是有所得。)
由此可见,佛法是实修实证之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而非作学问,搞宗教崇拜的东西。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