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潮新闻报道:
视频截图
近日,一则关于7名研究生花费上万元请导师吃饭的新闻引发关注。有高校学生向媒体反映,在毕业前夕,按照某些院校内的“师门传统”,学生们需要宴请导师和同学参加“谢师宴”,人均花费高达几百甚至上千元,这样的风气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
“谢师宴”作为一种表达感激之情的方式,其初衷无疑是美好的。在中华文化的传统中,尊师重道一直以来备受推崇。毕业之际,学生用一场宴席来感谢导师多年来的悉心教导,与同学共同庆祝即将踏入社会的新起点,这本身无可非议。只不过,当这种行为逐渐演变成一种固定的“师门传统”,甚至带有某些“不得不”的强制意味时,事情的本质就发生了改变。
必须承认,现代社会人们的经济能力各不相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几百甚至上千元的开销并非是一笔小数目。特别是对于那些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学生而言,这样的“谢师宴”显然会加重他们的经济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礼俗如果不加以合理引导和规范,就可能变成一种负担,甚至滋生炫耀和攀比之风,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毕业“谢师宴”的盛行,反映出部分学生和家长对于师生关系的误解。他们可能认为,通过请客吃饭、送贵重礼物等方式,能够更直接地表达对老师的感激,能够因此获得老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更好地融入“师门圈子”。然而,这种观念忽略了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精神文化层面的交流和传承,而非简单的物质交换。师生情谊,一旦与“宴”相连,用“物化”答谢师恩,就沾染了功利色彩,甚至亵渎了教师职业的神圣。
事实上,谢师并非一定要通过“宴”来实现。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社会价值日益多元的年代,人们对于感谢的表达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比如可以通过写一封感谢信、制作一份精美的手工礼物、或者是组织一次有意义的集体活动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感恩由心而发,这样的方式既能够传情达意,又不会给学生带来过重的经济负担,还能够激扬社会正能量。
当然,“谢师宴”成“师门传统”,这其中复杂的心理因素和社会背景值得正视。为什么学生会认为“谢师宴”是不得而为的“义务”?这背后是否反映出高校师生关系的某种亚健康状态?是否因为学术评价和就业压力等原因,使得一些研究生将导师视为“资源”而非授业者?如果高校能够建立起更加健康、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学术研究的乐趣和价值,或许“谢师宴”这样的现象就会自然消失。
总之,谢师之道在“情”而不在“宴”。如何表达感恩,实际也是一道社会考题。不妨换个方式感谢师恩,换个形式表达情意。当感恩成为一种发自内心的行为,那么“谢师”就回归其本真意义,师生之间的情感就会更加纯粹和真挚。
来源 | 潮新闻
编审 | 郑宗敏 黄蓓楠(实习生)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