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就读于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的姜萍成为阿里数赛举办以来首位打进决赛的中专生,引起舆论的高度关注。很多网友都非常欣赏姜萍超出常人的的数学才华,但也对她没能读大学而感到遗憾和不解。这位被不少人称作“数学天才”的少女,为什么只是读了个中专呢?
此前,曾有人猜测姜萍也属于那种“偏科生”,就是数学很厉害,但其他科目成绩很差。但从目前公开资料可知,姜萍之前的考试成绩其实还可以,数学成绩确实出色,但其他科目成绩也不差,她中考成绩600多分,足够上本地高中。但是,从报道来看,姜萍家庭条件一般,有较大的经济压力,她当年的初中老师表示,“中考成绩出来后,姜萍被一所四星级高中录取,但她没有去读,而是选择了涟水中等专业学校。”另外,家人的影响也是重要原因。据报道,姜萍的姐姐就在涟水中等专业学校上学,因此她就自己做主报了这个学校,还拿到了奖学金。
不同于那些出身优渥、父母能帮忙进行学业指导乃至职业规划的学生,姜萍在求学路上,恐怕很难得到家长的直接帮助,反而要勤恳读书,尽早承担家庭的重任。有报道提到,姜萍父亲一直在外务工,姜萍的姐姐在参加完今年的对口单招考试后,也前往连云港打工,“希望自己能考上大学,想在成绩出来前,赚一点钱”。甚至姜萍此前也只能将数学学习当成“第二选择”,出于务实考虑,服装设计这种更容易“变现”的专业才是“第一选择”。这些现实因素,都影响着姜萍的成长,但她不仅没有被客观条件束缚,反而在中专就读期间,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探索方向,并与“伯乐”王闰秋老师一起钻研数学。
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姜萍的故事带有某种理想主义的气质,也有一些超出世俗评价标准的浪漫感,但我们绝不能忽视姜萍背后现实问题的苦涩。试想,如果是在一个家庭经济宽裕的环境里,姜萍的数学天赋或许可以得到更早发掘,也能获得更加专业、高效的培养,甚至可以像过去很多人一样通过竞赛、自主招生等渠道提前锁定名牌大学的入学资格。
姜萍的故事,确实启发我们在任何环境下都应该坚持学习,努力找到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领域,然后深耕多年,就很有可能取得成就。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姜萍在中专期间遇上了能够互相切磋、共同成长的好老师,更不能无视姜萍成长中的教育方面的遗憾。倘若在初中阶段,学校和老师能对姜萍这样的孩子,有更多关注和保护,因材施教,帮助孩子获得更高的发展平台,或许我们就能看到更多姜萍这样某个领域的“天才学生”。
姜萍的成功,以及被舆论关注,在某种意义上,只是各种因素阴差阳错之后的小概率事件。或许还有很多与之类似的孩子,并没有得到积极的培养和发掘,最终就湮没在人群中了。如何通过姜萍的故事来反思我们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的一些问题,也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事情。
伤仲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