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西安等你 | 系列漫画阅读[04] 钟鼓楼:晨钟暮鼓 千年回响

我在西安等你 | 系列漫画阅读[04] 钟鼓楼:晨钟暮鼓 千年回响

00:00
06:42

01

01

什么是钟鼓楼?当然是钟楼+鼓楼!古时,将钟与鼓楼合并称之为钟鼓楼。钟楼挂钟敲钟,鼓楼架鼓击鼓,是古代官方城市中主要用以报时的建筑。

02

西安钟楼是中国现存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昔日楼上悬一口大钟,用于报警报时。作为文化地标之一,西安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

03

钟楼建为砖木结构,是一座重檐三滴水式四角攒尖顶的阁楼式建筑,通高36米,面积1377.64平方米。楼设二层,每层饰有斗拱、藻井、木刻、彩绘等古典优美的建筑图案。

04

西安钟楼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建筑年代最久、保存最完好的钟楼。其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初建于今广济街口,与鼓楼相对,明神宗万历十年整体迁移于今址。

05

钟楼建成198年后,经历了这场整体搬迁。明神宗万历十年正月初七,在陕西巡抚龚懋贤的主持下,命咸宁、长安二县县令征用5000工匠夜以继日赶工完成迁移,耗资不多,工程迅速。

06

这是一次原件原样的整体迁移,《钟楼碑》上有记载,说搬迁是因为明代建钟楼时囿于习惯心理,位置选在了唐长安城的中轴线上。两个世纪后,随着城市中心东移,城门改建,钟楼显得日益偏离城市中心,于是向东进行了整体搬迁。

07

钟楼是拆零搬迁重新组建的!因为钟楼是土木工程,榫卯结构,拆零组装完全可操作。当时迁移时将整体拆散并给零件编号,然后在新址工匠根据图纸和相应的材料编号进行组装,如发现损毁立即进行更换,从而达到整体迁移而不改变原貌。

08

现在钟楼的西北角悬挂有大钟,虽然不再有报时功用,但是逢年过节依然会被敲响,祈福平安。钟楼上传奇的景云钟作为文物安置在西安碑林博物馆,今天西安钟楼内的大钟是景云钟的复制品。

09

钟身周围铸有纹饰,自上而下分为3层,每层用蔓草纹带分为6格,共18格。格内分别铸有飞天、翔鹤、走狮、腾龙、朱雀、独角独腿牛等图案,四角各有4朵祥云,显得生动别致。

10

钟顶端坐一蹲兽,唤作“蒲牢”,蒲牢为“龙生九子”之一,喜好音律,善于嘶鸣,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

11

钟身正面下段中央有一段骈体铭文,为鲜有传世字迹的唐睿宗李旦亲自撰文并书写。李旦传世极少的珍贵书迹,故此铭文也为研究书法者所珍视。

12

作为西安另一文化地标之一的西安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西安鼓楼是中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鼓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鼓楼之一。楼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称“鼓楼”。

13

鼓楼为砖木结构,通高34米,因与钟楼同属重檐三滴水楼阁式建筑,两楼互称“姐妹楼”或“文武楼”。

14

西安鼓楼上的闻天鼓用整张优质牛皮蒙制而成,高1.8米,鼓面直径2.83米,鼓腹直径3.43米,重1.5吨,鼓上有泡钉1996个,寓意1996年重制而成。闻天鼓声音浑厚响亮,重槌之下,声达十里,1997年还成功申报了“大世界吉尼斯纪录”。

15

除了钟鼓楼博物馆陈列展示的石鼓、仗鼓、八角鼓等不同类型的鼓,在西安鼓楼一层回廊南北两侧,还设有二十四面鼓高1.75米,鼓座与鼓面重达200公斤的二十四节气鼓,其依次矗立,气势雄壮。

16

鼓楼引人注目的还有其南北各悬的匾额一块,南曰“文武盛地”,北曰“声闻于天”。古时击钟报晨,击鼓报暮,因此有“晨钟暮鼓”之称。同时,夜间击鼓以报时,“三鼓”,就是“三更”,“五鼓”就是“五更”,一夜共报5次。

17

“文武盛地”最初是重修鼓楼竣工后,陕西巡抚都御史赵可怀于明万历十八年所题。清乾隆五年鼓楼重修后,相传陕西巡抚张楷模仿乾隆皇帝的“御笔”为鼓楼书写南匾:“文武盛地”四字;北匾“声闻于天”则相传是咸宁县“名儒”李允宽所书。两匾长8米,宽3.6米,为蓝底金字木匾。

18

1982年,西安市钟鼓楼博物馆着手恢复两块牌匾,开始有关调查研究和取证工作。2005年4月29日两块匾额重新悬挂在鼓楼之上,再现40年前的风采。

19

站在钟楼之上,就能俯瞰到整个西安城的景象,高楼大厦与古老的街道交相辉映,展现出西安的独特魅力。

20

鼓楼是欣赏古城夜景的绝佳之地,鼓楼的灯光于夜幕降临时与周围的古建筑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