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一降再降 消费者寻找更多资产配置新选择

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一降再降 消费者寻找更多资产配置新选择

00:00
05:19

“如果错过了20年前的8.8%,错过了5年前的4.025%,错过了1年前的3.5%,那么现在的3.0%就一定别错过了。”昨晚开始,保险代理人的朋友圈又刷屏了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下降的消息。

6月13日,贝壳财经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处确认到,有险企发布通知称,停售旗下预定利率为3%的增额终身寿险,且要求杜绝恶意炒作及销售误导,新产品将于7月1日上线,预定利率为2.75%。

这已经是过去一年多,险企第三次下调利率。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以来,3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降至2.5%左右,从防控利差损风险的角度,险企进一步调降传统险产品预定利率,有助于降低增量产品的负债成本,从而降低行业整体的负债成本,行业利差损风险有望边际缓解。

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持续下降

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一降再降,这次,轮到了增额终身寿险,预定利率从去年的3.5%降到3%后,再降到2.75%,将直接影响产品的增额部分权益。

近年来,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已是常态,去年7月30日,一批预定利率为3.5%的产品下架,今年年初,监管拟再度下调多家险企的万能险结算利率,最近,多家险企公布的现金红利实现率也有所下降。

以光大永明人寿为例,其今年4月份发布的《关于2023年度分红保险红利实现率的信息披露公告》显示,多款产品现金红利实现率低于100%,一些产品的现金红利实现率甚至在50%以下,比如,光大永明金保鸿利两全保险、光大永明鑫玺人生年金保险的现金红利实现率均只有19%,而上一年度,这两款产品的现金红利实现率还分别达137%、100%,对比来看,今年该险企旗下产品现金分红实现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其他险企也有类似情况。

不过,无论是下调保险产品预定利率,还是降低分红实现率,目的都是降低险企的负债端成本。

今年以来,3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目前仅在2.5%左右徘徊,表明投资端长端利率仍较低,在这种情况下,降低险企的增量及存量业务成本,才能显著降低利差损的风险。

开源证券研报观点称,下调增额终身寿险短期或带来需求提前释放,一定程度上利好寿险短期新单和NBV增速,中长期看,监管呵护降低负债成本态度坚决,预定利率和结算利率连续下调、报行合一和产品结构有望降低存量和增量负债成本,险企利差损风险担忧有所缓解。

有可能影响偏财富管理型保险的竞争力

不过,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一降再降,也可能会影响增额终身寿险等偏财富管理型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去年底以来,债市走牛,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偏稳健的债券基金表现也非常不错。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2日收盘,有多只中长期纯债型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超6%,比如圆信永丰兴瑞6个月、博时裕利纯债A、国泰惠丰纯债A等。

北京投资者杨先生告诉记者:“相比保险,债券基金存取更灵活,风险不算高,而且不需要一存就存很多年,也不需要每年都固定掏出一笔钱,毕竟也怕后续收入有什么波动无法持续投保,所以,我觉得配点债券基金也挺好。”

资深保险代理人王猛则对贝壳财经记者坦言:“客户买增额终身寿险,其实是看中了这类产品的长期锁息功能,但是现在利率下降,客户也更多在保险和其他理财产品上进行衡量,寻找更多资产配置的新选择。但是,客户如果有长期闲置资金,且想获得还算有保障的收益,增额终身寿险依然是不错的产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海天穿梭99

    个人搞商业保险费谨慎,除了国有的还可信吗?中植系等一系列暴雷预示民营保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