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中国:当一场现象级大展“变”成一本书

汉字中国:当一场现象级大展“变”成一本书

00:00
03:00

一年前,成都博物馆大展“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吸引了广大观众观展,馆内人头攒动,摩肩接踵,馆外排队的队伍首尾衔接绕馆整整两周,该展也被国家文物局评价为“2023年全国最好的展览之一”。

为进一步挖掘诠释展览内涵,成都博物馆组织20余名专业人士精心策划,并邀请多位考古、历史领域专家学者对专业内容予以把关,共同编写了同名图书《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今日,该书新书首发式在成都博物馆顺利举行。

据介绍,全书汇集了汉字文化发展脉络的225件重要考古文物、文献和传世书法珍品,以“源”“远”“流”“长”构建叙事脉络,从镌刻历史“骨相”的殷商卜骨,到笔书民族气韵的淋漓翰墨,在讲述汉字的演变历程中,诠释了“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标识”这一核心概念,阐发汉字促进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维系多民族融合发展历史的重要作用,展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魅力风采。

巴蜀书社副社长吴焕姣向红星新闻记者介绍,该书根据文物特点进行了精心设计。“比如《兰亭集序》,我们特意做了大开本拉页设计,以高清的形式为读者展现汉字的魅力。还有一些文物图片可以摊开,甚至可以挂在墙上仔细欣赏研读。”吴焕姣表示,书籍末尾附上的论文也做了类似古代草纸的设计,“读者在看论文的时候,可以在触摸间体会一种回归到古代的感觉。”

“去年的‘汉字中国展’能够成为现象级的大展,说明大众对中华文明的关注度是非常高的。”巴蜀书社社长王祝英表示,该书在原来展览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比展览内容更加丰富,“展览结束后不能永存,但这本书让这些内容能够一直流传下去。”

在活动现场,还抽取了6位幸运观众赠送新书。获得赠书的邬女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自己是今年才来到成都生活,一直以来对文博都非常感兴趣,准备把这本书带回去和孩子一同阅读:“自甲骨文起,中国的文化便开始被一笔一划地记录,代代相传。可以说,没有汉字,就没有中国历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