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金猪玉叶》监制易小星:挂周星驰的招牌,格局不能小|对话

短剧《金猪玉叶》监制易小星:挂周星驰的招牌,格局不能小|对话

00:00
11:02

由周星驰出品,易小星监制,马史导演,史元庭、夏若妍领衔主演,还有土豆、蒋诗萌、派小轩、张百乔、徐志胜等众多喜剧演员欢乐加盟的短剧《金猪玉叶》已于6月2日在抖音独家上线,在“九五二七剧场”抖音账号上每周更新四集。

作为抖音精品剧场IP“九五二七剧场”首部作品,《金猪玉叶》不同于以往的短剧,采用横屏拍摄,第一、二季共24集,每集5分钟,累计时长为120分钟。该剧以网络诈骗案为背景,讲述了实习律师叶小莱联手主播朱浩揭开“杀猪盘”诈骗真相,挽救姐姐叶小茴并找到自己职业道路的故事。

短剧上线前,新京报独家专访了监制易小星。对于首次试水短剧,从创作者的角度,他还是希望以做作品的心态去拍短剧,既然挂着周星驰的招牌,格局不能小了,目前还没有那么多人在这条赛道上,“我在拍《万万没想到》之前,也没有人拍过漫才剧。如果能第一个做的话,我就很开心”。

如果你要把短剧当电视剧拍就完蛋了

新京报: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短剧的?

易小星:应该是去年年初,那时候竖屏短剧比较多,有一些专门用来看短剧的App出现了,开始觉得短剧可能是一种新兴的形态。

新京报:《金猪玉叶》这个题材的灵感是怎么找到的?

易小星:其实最早还是因为星爷找到我。当时我在香港旅游,就去拜访他一下,他说正在和抖音合作一种短剧,要不要做一下。我说可以尝试下那种带剧情走向的短剧。

我正好看到有一个东北女孩在周星驰的公司里做编剧,我就问她,你一个东北人在香港过得习惯吗?她说,老不习惯了,打车、吃喝的都不太习惯。她还有个香港室友,两个人经常因为生活习惯造成各种笑话出来。我说,这不就挺像传统情景喜剧嘛,什么东北女孩来香港之类的,这不就可以做短剧了嘛。星爷说可以,你回去再想想。

新京报:“杀猪盘”的故事引子是之后想到的吗?

易小星:因为毕竟挂着周星驰的招牌,你做的东西格局要小了,好像就差点意思,后来我就想把这个格局放大一点,就把香港换成了台北,写台北女孩遭遇“杀猪盘”,来到大陆与东北男孩组成欢喜冤家的故事。这两个人就变成两岸青年的缩影了,这个格局似乎就变高了,促进两岸的文化交流。这部短剧表面上是在拍“杀猪盘”,实际上是有引申意义。如果有人能看明白很好,看不明白也没关系,就当个喜剧看。

新京报:每集几分钟的短剧和每集45分钟的剧集在叙事节奏上不一样,在剧本阶段、拍摄过程以及后期阶段,创作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易小星:如果你要把短剧当电视剧拍就完蛋了。电视剧你要铺陈大量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但是《金猪玉叶》就聚焦了两个人,两个人其实就是一起探险,一起寻找真相。在这个过程中,两颗心开始逐渐靠在一起,这种结构完全不像是一个电视剧,其实更像一部公路电影,很适合这种单元式的叙事模式。

剧中埋了100多个关于周星驰的彩蛋

新京报:周星驰作为出品人,为短剧提供了哪些具体创意?

易小星:比如第三集《幽灵》里,男女主角在车里以为碰到鬼了,最开始设定没有男女主角下车大喊大叫、乱跳这种。星爷就说,有没有可能连尿都吓出来了呢,吓得屁滚尿流的。他想要吓到更严重那种程度。其实这部剧预算有限,不可能拍一些动作戏,我们只能用一些台词谐音来玩一些惊悚的东西。但我们最后还是根据星爷的意见,加了一小场戏,让演员来来回回跑了很多次,但是效果还是蛮好玩的。

新京报:在拍摄过程中,周星驰有来探班吗?

易小星:他主要是通过微信和我沟通。比如,有时候拍着戏,他微信电话打过来,问今天累不累,我说挺累的,我们就聊一会。他说,有没有可能第一集更好笑一点,这一聊可能一个小时就过去了,讨论应该怎么样改得更好玩一点。现在他还是每天管我要后面几集的剪辑,看完之后还要提一下这个节奏能不能再紧一点。

新京报:剧中不管是男主角的造型,还是一些美术道具,都有周星驰元素,这是致敬吗?

易小星:当然得致敬一下他,我们这部剧号称埋了100多个彩蛋,比如,男主角杀猪佬的造型就跟周星驰《国产凌凌漆》中的造型一模一样。

新京报:这部剧在演员的选择上,周星驰有没有提出一些想法?

易小星:他跟我说一定要找那种会演喜剧的演员。我们经常拍戏的人知道,有的演员会演戏,但未必能演喜剧。所以我们对演员的要求比较高,哪怕很多客串的角色,我们都找观众认可的演员,倒不是说贪图他们的流量或者名气,而是要求最适合这个角色,很多演员也是受到周星驰的感召,以不收片酬或者少收片酬的方式来出演,也很感谢他们。

新京报:这部剧周星驰现在看过几集了?

易小星:他应该看了12集了。

新京报:他看完之后有什么反馈?

易小星:前三集他觉得非常好,还提了点非常好的意见,第四集开始就不说话了,我觉得应该是放心了。也说不定是绝望了呢。但如果是绝望的话,一定会疯狂给我打电话。因为我觉得他也是一个蛮焦虑的人,如果心里有事的话,他会不停给你打电话的。开拍之前他疯狂打电话,因为他不放心,拍完之后他没啥说的,那说明应该还好,他也应该能看出来我们尽力了。

拍短剧比拍电影累多了

新京报:10年前你拍过系列迷你剧《万万没想到》,你觉得和现在拍摄的短剧相比,在节奏、喜剧包袱的输出上有什么不同吗?

易小星:《万万没想到》更像漫才表演,对表演要求没那么高,很多时候你会看到演员都是面瘫似的、那种冷脸的表情,一集就演完了。因为它是一种表演风格,并且那时候大家都不是职业演员,如果用演员的标准去要求,其实演不出来,反而面无表情的话会更好一点,但现在拍短剧,你就必须得会演戏。

如果拍那种漫才剧的话,抖音上很多段子手都在做类似的东西,我觉得我拍不过他们,完全比不了。但我们还是以做作品的心态去拍短剧,暂时还没有那么多人在这条赛道上,尤其这么一个用心的制作,无厘头的喜剧风格又那么明确,其实来讲还是很罕见的,至少是第一个吃螃蟹,有种开先河的意思。我就喜欢这种事情,我在拍《万万没想到》之前,也没有人拍过漫才剧。如果能第一个做的话,我就很开心。

新京报:短剧的观看平台是手机、iPad等小屏幕,电影是大银幕艺术,作为创作者在拍喜剧作品时,针对小屏幕和大银幕,在创作上会有不同吗?

易小星:大银幕就要偏小品化,你想要大众觉得好笑,就得小品化。经常有影评人说,这部喜剧电影像小品一样,其实这是很高的夸奖。如果一部喜剧电影,每一场戏能够拍得像小品一样,这在普通观众群体里是好看的,这个票房可就不得了,但很多人瞧不起这种。

也有一些喜剧电影,在电影院里面观众笑不出来,但是放到电脑或者手机上看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发出笑声,这是为什么?因为它是冷幽默,这种喜剧电影就不是那种小品式电影,它可以满足喜欢冷幽默的观众,但就别指望它卖票房了。所以这种喜剧就适合在小屏幕上看,因为它够冷,但在大银幕上放一个喜剧,如果现场只有零星的笑声,那就完蛋了。比如,我早年拍的《万万没想到》这种短剧,说实话放在手机上看,大家觉得很有意思,但如果真的把它放到电影院去看,现场就会僵掉,就这么简单,这就是不同之处。

新京报:之后还有再拍短剧的计划吗?

易小星:我需要缓一缓再考虑自己拍短剧,目前准备让公司其他导演弄一弄。这比拍电影累多了,拍电影我能正常睡觉,拍短剧我没法睡觉。

新京报:你每天都要在片场盯着吗?

易小星:我全程盯着,后期我都在盯,这太可怕了。每天只有三四个小时睡眠,持续13天,挺崩溃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