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特别的礼物

给孩子特别的礼物

00:00
10:12




习劳,培养孩子的孝心。


在上古时期,有一个男孩,父母从小对他宠爱娇惯,人人都顺着他。他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哥哥的生母善良慈爱,从小教哥哥孝顺仁慈,吃苦耐劳。


然而,哥哥的生母很早就去世了,父亲娶了后母,生了弟弟。哥哥不仅要承担所有的家务活,还缺衣少食,常常枵腹而寝。不管父亲和后母如何打骂责罚他,他都毫无怨言,反而时时反省改过、笑脸相迎、谦谦如也,并经常利用干活的间隙向老师求学。


兄弟俩渐渐长大了,弟弟变得傲慢无知,贪婪凶狠,一事无成。而哥哥二十岁就以孝闻名,成为人人敬爱的贤人,三十岁被四岳长老推举为尧帝的继承人。他就是上古时期的大舜。


教育孩子,首先要培养他的孝心,给他创造习劳的机会。因为习劳知感恩,他才能体会到父母操持家庭的艰辛;习劳还能强健体魄,增强自信,心灵手巧。其次要帮孩子改正恶习,懂谦虚,知敬畏。

吃苦,培养孩子的忍耐心。


舜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圣君,在于他始终保有一颗纯净纯善的心,能把一切逆境看成是提升自己的历练,把一切顺境看作是继续前进的动力,不埋怨、不迁怒。


尽管父母偏爱弟弟,对舜不好,但舜总认为是自己还有哪里没做好,不管家人如何对他,他始终以至诚的孝心来对待家人。孝感动天,多年后,终于感化家人,使得一家和睦相处,孝悌圆满。


家人给舜的种种磨难,强大了他的内心和能力,更让舜在日后能从容应对各种考验,最终成就了道德和事业。


舜以侍亲之心待人处事,他到历山耕地、在雷泽打渔、在黄河之滨制作陶器,舜的德行不断感染著周围的人。他所在之处,人们都愿意追随,很快发展成民风淳朴的富庶之地。


后来,舜得到了尧帝的赏识,尧帝把女儿嫁给他,考验他治家的能力;派九个儿子与他共事,考验他做事的能力,舜都一一通过考验,最终尧帝把天下禅让给舜。


舜继位后,不负众望,以孝治天下,励精图治,完成了尧帝未完的盛业。


舜的故事告诉我们,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在难忍难行的生活点滴中,培养孩子的感恩心和恕道,他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爱物,长养孩子的慈悲心。


商朝的汤王有一次外出,看见树林里有一位农夫在四面结网捕鸟,还跪地祈祷说:“求上天保佑,网已挂好,希望四方鸟兽尽入网中。”


汤王听见后,感慨地说:“只有夏杰才能如此一网打尽啊,要是猎人都如此张网,天下的鸟兽就会被捉尽,实在是太过残忍。”于是命人去劝农夫撤掉三面网,只留一面,并跪地祈祷说:“天上飞的,地下走的,想往左的往左,想往右的往右,不听话的,就到网里去吧。”


汤王还告诉农夫:“对待禽兽也要慈悲,要给它们逃生的机会,不能捕尽捉绝,不听天命的还是少数。”农夫也深受感动,于是收去三面网,只留一面。百姓们听说这件事后,都称赞汤王是个有德之君。


《文昌帝君阴骘文》说:“举步常看虫蚁,近火莫烧山林,勿宰耕牛,勿弃字纸。”这正是告诫我们,要爱惜物命。孩子在幼年亲近大自然时,因为好奇贪玩,继而伤害了许多的小生命。


如果父母懂得慎于始,从小教导孩子虫蚁鸟兽、一木一草,尽管微小,也是生命,它们大多只为觅食和生存,我们也要爱护它们。孩子一定会有所触动,懂得敬畏生命。对生活所需物品,也要轻拿轻放,悉心爱护,不浪费,让孩子懂得惜福、培福。

不争,培养孩子的谦让心。


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我们是教孩子争还是让?周朝的太伯和仲雍告诉了我们答案。


太伯和仲雍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和次子,也是王位的继承人。但周太王看见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天资聪敏,仁孝慈宥,希望将来由他继承家业。


太伯和仲雍体会到了父亲的心,于是,他们以采药为名,离开周国,来到勾吴(今江苏)一带,把天下让给了三弟季历。周国经过季历、侄子姬昌的治理,天下归顺,变得非常强大,姬昌的儿子姬发后来推翻了商朝的残暴统治,建立了周朝,使其绵延八百年,是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朝代。


勾吴的百姓认为太伯有圣德,都纷纷追随,并拥立他为勾吴首领。太伯和仲雍不畏艰辛、开拓进取,给落后的勾吴带去了文明的种子,数年间百姓殷富,安居乐业。太伯和仲雍均以九旬高寿善终。


由于太伯没有子嗣,他去世后王位由仲雍及其后代继承。侄孙姬发灭商后,派人找到了仲雍的后人周章,并册封他为勾吴国君,又封周章之弟仲虞为虞国国君。勾吴就是后来的吴国,仲雍的子嗣也得到了很好的归宿。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诚敬谦和,是让孩子放下傲慢,真诚地向每个人学习,有则改之,无则嘉勉。


让,是不争,是成人之美,更是成就自己的德行。看似眼前吃亏了,但越让越幸福,越让越自在。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耐心等待,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好榜样。鼓励胜于责备,倾听胜于说教。教育,其实是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