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千年沧桑,八朝帝都,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5月30日,在河南省唯一一家获得“年度最美书店”殊荣的新华书店开封书城内,著名作家李筱懿与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展开了一场走入历史的对话,探讨《史记》里的人间清醒。
读懂了《史记》,也就读懂了人性
河南,曾是秦朝末年楚汉之争的重要舞台,古战场的悲风仿佛仍在此低吟,刘邦、项羽等风云人物的事迹早已镌刻进历史的石碑。《史记》已然是王立群生命中不可切割的一部分,79岁的他仍能大段流畅地背诵《史记》原文,生动再现这片土地上曾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面对李筱懿关于“为什么西楚霸王项羽宁肯自刎,也不肯过江东呢?对比项羽最后的结局和他千古留名的事迹,您认为项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呢?”的提问,王立群指出,项羽“政治上很天真,性格上很可爱”,《史记》将项羽列入“本纪”,《史记》的记载也使项羽千古留名。项羽不愿东渡乌江,在生与死的关键时刻,看淡了个人的生死荣辱,珍视江东子弟的声名,不愿再让天下百姓为了一己之私而重陷战乱中。他不愿苟且偷生,更不可能屈膝投降,这不是一位末路英雄的悲歌,而是一位血性男儿的赞歌。在王立群看来,项羽虽败犹荣,其短暂而璀璨的人生,展现了乱世英雄的血性与尊严。
在谈及刘邦的传奇人生时,王立群认为他虽然有很多毛病,有很多让人诟病的地方,例如爱骂人,关键时刻只顾自己不顾孩子,流氓气浓厚,但他也是一个有本事的人,刘邦取得成功,他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呢?有很多的方面,“比如刘邦非常善听,谁的话有道理,他一下就能听出来,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他善听,这让他能集中所有人的正确意见,最后做出决断。除了善听,刘邦还知人善用,多谋善断。这显然比项羽高明多了,项羽有点刚愎自用,太自信了。自信是人性的一个优点。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他什么事情也完不成,因为有自信,你才能用百折不挠的勇气去克服在实现人生目标过程中的所有困难和障碍,所以,没有自信是不行的。但是,如果你的自信过了头,那就坏了,自信过了头就成了谬误了,就是刚愎自用。”
王立群认为,《史记》的魅力在于其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生动描绘,他鼓励读者在阅读时不仅要关注历史事件的表象,更要深入挖掘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动机,从而洞悉人性的普遍规律与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
李筱懿:读历史是对“过度感性”的纠偏
对此,李筱懿的个人见解是,读历史完全打开了她的视野,是对“过度感性”的纠偏。她在35岁甚至40岁之前,都是一个过度感性的人。而读历史,可以让人看到其中的金戈铁马、运筹帷幄、国泰民安、朝堂争斗,看到世界运转的客观性和逻辑性,让她完全换了一种更加平和的心态、更加客观的角度,从更高的维度去看待问题。
王立群的这套著作,不仅讲述了那些千古风云人物身上发生的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引导读者透过故事看到本质。比如,吕后和刘邦之间的年龄差异,对于理解吕后的政治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刘邦跟吕后结婚的时候,他是一个四十五六岁的中年人,而吕后可能只有18岁左右,他们之间有这么巨大的一个年龄差。不了解这一点,就很难理解为什么吕后会把刘邦去世之后的继承人之争看得那么的重要。吕后和戚夫人之间不是普通情敌的不和,而是你死我活的政治较量。
真正让我读懂《史记》的是经历,是现实
谈及与《史记》长达六十年的不解之缘时,王立群感慨万分。《百家讲坛》主讲人中,王立群是唯一一位小学、中学、大学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都教过的教师。他还是教过中小学除体育课外所有课程包括音乐课的教师。他曾41年如一日默默无闻躬耕于教育,却在61岁已过耳顺之年一夜成名。
谈及“大器晚成”,王立群笑说因为自己61岁登上《百家讲坛》,“所以人们觉得我是大器晚成,实际上也没什么大器,晚倒是晚了,是不是成也不好说。我可能经历比较特殊,34岁才考上研究生,37岁研究生才毕业。”
而对于自己的讲解经常“破圈”,被引为“金句”,王立群表示或许与他社会经历多有关,“真正让我读懂《史记》的是经历,是现实。回首读《史记》、讲《史记》的日子,我深深体会到:历史虽然是过去,但历史从未过去;历史就是现实,现实让人读懂历史。”
王立群深刻剖析历史与人生的辩证关系,指出:“历史最吊诡的是它往往记住了见证者,却忘记了奠基者。”这一见解提醒我们,历史的书写并非总是公正无偏,有时需要我们深入探寻,还原那些默默耕耘、奠定基础的无名英雄。
在人际交往上,很多年轻人面临人际关系等问题的复杂纠结,造成焦虑、内卷、内耗等,对此王立群的建议就是调整心态,“你要整天纠缠在人际关系里,啥也做不成。人际关系是最扰乱心态的,我的办法就是隔绝,不要介入到世俗中间。这些都不是多重要的事情,还扰乱你的心态,影响你做事儿。改变不了的事情你就不要去想,淡然处之,做好你自己的事情。比如说我有了上电视讲座的机会,那我就好好地讲,认真地讲。所以我的诀窍就是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事。没机会了你就等着,机会来了你就努力抓住。人的一生中真正关心你的人非常少,只看结果,不问原因的人太多太多;因此,不要指望会有人仔细认真地关心你,即使是非常欣赏你的人,他也会因为各种原因忽视你。在这一点上要学会理解,不要抱怨。”
对于权力的运用与定位,王立群提出了精辟见解:“用权而不恋权,到位而不越位。”这句话警示人们正确看待权力,既要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又要保持清醒,不越权行事,体现了对权力边界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对于个人成长与成功的要素,王立群提出了著名的“四行”理论:“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让人生散发光彩,必须具备四个‘行’:自身有能力,有人认可你的能力,认可你的人有权威,且身体健康状况良好。”这一精练的总结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
王立群的这些金句,如同璀璨的智慧火花,照亮了《史记》的世界,也照亮了我们理解历史、应对人生挑战的道路。这场对话在弹幕“意犹未尽”的刷屏中结束,它不仅是一场历史知识的盛宴,更是一场心灵的沟通和洗礼。
首次推出精装典藏版,全面升级,全新修订
王立群的《王立群读精装典藏版》,是他60年《史记》研究的结晶,近期以精装典藏版形式面世,邀请知名设计师潘振宇精心打造,装帧设计既传承了中国古籍的典雅韵味,又融入了现代审美元素,呈现出历史文化的厚重与魅力。
王立群介绍说,他目前讲《史记》,包括这次修订《王立群读精装典藏版》主要依靠的是《史记》,并以《左传》《国语》《战国策》《汉书》等其他史书内容作为补充互证,力求严谨、准确、全面。“我使用的考古史料并不多,毕竟考古史料是片段,是不是能够完全推翻《史记》记载?我觉得出土文献的东西可以做我们研究的参考,可以在写论文的时候引用它,但是如果说用它完全取代《史记》,我的态度是需要慎重一点。”全书在保留“百家讲坛”十年讲《史记》原有精华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修订与优化,删减了重复引用的原文,精选《史记》经典片段与王立群教授的精彩解读相辅相成,以文白对照的形式,便于读者更深入地研读这部传世经典。其中《西楚霸王项羽》重新定位为乱世英雄,全部内容作了重大修订。
此次推出的精装版,不仅在形式上展现出对《史记》的敬意,更在内容上通过王立群独到的解读,构建起一座连接历史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古代智慧与现代生活的桥梁,让读者在品味《史记》魅力的同时,深入思考人生、社会乃至民族精神的深层次问题。这套作品无疑将成为读者深入了解《史记》、感悟历史智慧、提升文化素养的珍贵读物,同时也是赠予广大读者的一份文化厚礼。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