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标志着基金的正式启动。在5月29日举行的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张玉军表示,基金将按照国际规则运营和管理,力争首批项目在COP16前落地见效。
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的主席国,中国成功引领达成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同时在2021年10月宣布将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
经过两年多的精心筹备,昨天上午,生态环境部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多边信托基金办公室在北京签署了有关合作协议。张玉军表示,基金的设立和正式启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基金的设立具有全球性的广泛影响。“就像在昨天签字仪式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安德森女士发言时说到的,目前全球生物多样性正在急剧下降,数以千计的物种正面临生存威胁,森林正在减少,珊瑚礁正在消亡,这些使人类处于真正的危险当中。希望昆明基金的设立,就像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一颗石子,能够引起阵阵涟漪,带来全球各方对生物多样性事业更大的关注和更多的资金支持。”张玉军说,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阿明娜昨天在视频致辞中也表示,昆明基金将有望成为推动各国、企业及机构投资生物多样性的催化剂,使全球经济更加可持续、公平、公正,并且具有韧性。
其次,基金的设立也体现了中国政府的责任担当。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但仍然以最大决心和最积极的态度兑现承诺,在克服自身发展困难的同时,力所能及地出资设立昆明基金并正式启动运作,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保护生物多样性,彰显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言必行,行必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和担当。
此外,基金具有突出的实践引领作用。今年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昆明基金的启动正是引领各国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范例。昆明基金将坚持多边主义和国际化运作,以无偿援助为主要方式,为发展中国家落实“昆蒙框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支持。昆明基金的执行将为“昆蒙框架”长期目标及行动目标的达成,特别是全球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遗传资源及其数字序列信息的惠益分享、外来入侵防控等关键性成果的实现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我们将尽快完善并公开申报审批流程,确保基金在国际规则下公开、透明、高效利用。”张玉军说,也欢迎更多国家、机构和组织为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捐资,欢迎各发展中国家提出项目需求,共同努力实现“昆蒙框架”目标。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