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在办学和科研中追梦——在科学史上留下中国人的名字

中科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在办学和科研中追梦——在科学史上留下中国人的名字

00:00
07:26

2022年的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说出这番获奖感言,“作为中国科学家,能够为人类科技文明作出独特的贡献、在科学史上留下中国人的名字,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从2015年创办西湖大学至今,“新浙江人”施一公身兼校长、老师、科学家数职,只为实现心中那从未改变过的科技强国梦。

2022年7月30日,西湖大学首批本科生即将入学,各大媒体的目光早已聚焦。校长做开学演讲是惯例,但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施一公更多了一分责任和期待。从放弃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职回国,到从清华辞职全力创办西湖大学,施一公的一举一动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大流量曝光下,难免出现一些曲解。对一个科研人而言,感觉最舒适的场所可以是实验室、教室,但不是在镜头前。

当年3月,施一公进行西湖大学首届本科生招生宣讲直播时,一个人滔滔不绝地讲了一个多小时,且大半程都站着,连网友都忍不住弹幕刷屏:太累了,坐着讲吧。

一边是勇于出镜,给招生助威;一边是克服尴尬,为建校筹钱。

西湖大学由社会力量举办。施一公永远记得当年去找“当时认识的唯一的一位特别有钱的企业家”——荣之联董事长王东辉时的情景。整整一个半小时,他畅谈了西湖大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就是不好意思提钱。最后,还是由王东辉挑明了捐钱的事。

促使施一公实现突破自我的,是一代人的使命与担当。

不止一次,他在公开场合这样表达了自己的使命,“科技强国梦的核心就是高等教育,创办一流大学就是实现梦想的途径。”“我人生的前40年做了一件事,就是成家立业,又用了十年做了第二件事情,就是帮助我钟爱的母校清华大学迅速地发展生命学科。而这辈子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创办西湖大学。”

施一公因西湖大学的快速发展而减少了科研时间,2020年面临“文章荒”。有人劝他放弃科研,但他坚持科学家的身份,选择调整科研重心,专注于独创性和挑战性大的项目。他的团队在结构生物学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包括解析剪接体结构等,这些成果与西湖大学的发展同步。

这些成绩的背后,镌刻的是科研者的座右铭——勤奋。

早在纽约做博士后时期,施一公每天晚上做实验到凌晨3时,回到住处躺下来睡觉时常常已是4时以后;第二天9时又回到实验室,一日三餐都在实验室解决。当时他住在纽约市曼哈顿区65街与第一大道路口附近,离纽约著名的中央公园很近,文化娱乐活动丰富。但在纽约工作整整两年,施一公从未迈进中央公园一步。

如今,在西湖大学师生员工眼里,施一公依然是个“很拼的人”。讲课、讲座、开会、募捐……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躲在办公室里写论文。

而比起“校长”这个称呼,施一公更喜欢人们叫他“老师”。

在咖啡吧偶遇学生,他经常是请客的那位;讨论课题时间长了,他会贴心地准备好饼干零食。他从不介意用自嘲来宽慰年轻人。在西湖大学博士后联谊会活动中,他提到自己对于“内卷”的看法: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谁可以把家庭、健康、娱乐平衡得特别好,就像我的字写得很差,唱歌大家都不愿意听,就只剩下能做点研究了;钱没了还可以再挣,东西坏了还可以再买,时间过去就没了。

科研讲究独立思考,施一公鼓励学生唱“反调”;科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招生答疑时,他尊重学生本科毕业就走上社会的选择,但也会再三表示遗憾,因为西湖大学“培养本科生的首要目标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深造和探索未来”……

教育是春风化雨。施一公说,“培养学生只有一个方式,那就是耳濡目染,一定会有极多的交流。一个学生博士期间没有和导师几百个小时的交流和训练,是出不来的。”直至今日,只要在杭州,他就会参与每周的实验室组会,每两周还会和实验室的每个成员交流一次,帮助判断课题方向和研究价值,甚至手把手教学生怎么改论文表述。

2014年,施一公获得了被誉为“中国医药最高荣誉”的“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在颁奖词中有这么一句话:“他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科学家,为我国膜蛋白结构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鲜活的血液”。从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颜宁到从造纸专业半路出家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柴继杰,从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未来女科学家计划”的万蕊雪到获得“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奖”的90后白蕊……细数施一公带出的学生,不少已在科学界声名显赫。

而今,施一公无比期望一批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和科技领域的未来引领者,能从西湖大学走出去。他表示,“中国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我希望5年、10年以后,能为国家培养出最优秀的青年学生,用他们的才智尽情地探索科学知识前沿,推动人类进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