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出行热”背后的百亿市场,新生儿推车站上C位

“带娃出行热”背后的百亿市场,新生儿推车站上C位

00:00
09:43

如果你想第一时间看到我们的文章

就把星标点起来吧

作者 | 灵灵

近年来,“出行热”促进了相关产业的繁荣与发展。婴儿出行作为出行赛道的重要一环,也有了新的变化。

一些更细分的出行产品,基于长期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以及品牌的差异化能力,正在强势涌现,例如新生儿推车。

从现下的发展来看,婴儿推车赛道有望迎来新的洗牌大潮。而那些对用户需求紧密关注并满足的品牌,将在竞争中站上新C位,成为婴儿推车领域的弄潮儿。

出行经济大热下,婴儿推车迎来第二春

疫情之后,人们的出行需求明显上涨,持续出现“出行热”现象。某打车品牌推出的《2023年度出行消费报告》显示,2023年超过七成用户打车频次同比增加,休闲娱乐需求在五一、暑期、国庆等节假日持续释放。

报告还提到居民消费的三大趋势。一是消费市场保持回暖向好态势,打车出行呈现出“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势头;二是95后年轻人出行更“悦己”,打车先领券的用户中65%是95后年轻人,且95后打车距离1公里左右的订单同比增长200%;三是网红打卡地爆火。

户外运动走俏,也是出行热的一大体现。据小红书公布的数据,2023年户外笔记发布数量达到1.3亿,同比增长270%,笔记阅读量超过6225亿,同比增长570%。

出行经济推动下,相关产业的需求得到有力释放,规模进一步扩大。

根据《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报告》,2022年中国户外用品行业市场规模为1971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长到2400亿元。

婴儿出行赛道同样如此。数据显示,中国婴幼儿推车的市场规模在近年来维持可持续增长,于2021年达到148.8亿元,并预计未来五年以5.6%的复合年均增长率持续提升,在2026年达到195.5亿元。

露营、野餐等户外活动的兴起,丰富了家长带娃出行的场景。“以前露营人群以年轻人为主,但现在家庭出行越来越多,老中青幼一起露营越来越常见。”一位资深户外从业者介绍,户外运动在持续升温,已渗透到各年龄层。“以前的户外客户群主要是硬核山友,年龄相对成熟,而现在,消费者中年轻人的比例大幅增加,需求也从过去比较单一的功能性扩展为多元诉求。”

当下,90后新生代已成长为新的父母一代,是婴儿推车的主要消费对象。灼识咨询指出,他们希望婴童出行产品能更好的适配不同的出行场景,如带具有避震功能、较大活动空间的婴童露营车能更好的提高家长带娃出行的体验。由此,催生了婴儿推车的需求增长和产业进一步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出生率的逐年下降,我国人口红利消失,婴儿推车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进入存量竞争时代。而一些新因素的出现,如出行经济的向好发展、90后成为婴儿推车主流消费人群,都在促进婴儿推车行业迈向第二春。

“0-6月龄能坐吗?”

用户追问背后被忽视的需求

出行经济的发展,让婴儿出行的需求越来越细分。最明显的表现是,婴儿出行场景变得越来越丰富。

从具体场景来看,婴幼儿的出行场景主要分为露营野餐场景、长途出游场景、新生儿出行场景。

不同的出行场景,对应着不同的出行需求和产品需求。例如,新生儿阶段,需要大量睡眠时间,拥有双向平躺及平稳舒适性的婴童出行产品可以有效满足婴幼儿睡眠需求,减轻家长的抱娃压力。

而长途出游场景下,部分长途出游交通工具对婴幼儿推车的尺寸和重量有一定要求,导致部分出行用品不方便携带。在这种情况下,拥有便携可折叠型、可调节功能及安全耐用性的产品,可以规避限制,满足宝宝在长途出行过程中的多元需求。

露营野餐场景下,消费者需要携带大量的婴童日常用品及露营野餐用品,收纳及携带过程耗时耗力。因此,拥有强收纳功能及轻便性的婴童产品更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愈加细分的场景下,当下婴儿推车产品明显已无法满足父母的需求,典型痛点莫过于新生儿及小月龄宝宝出行难题。

灼识咨询指出,0-6个月的宝宝骨骼较软,较脆弱、容易受伤,因此,出行用品需要通过减冲减震设计、防御装置、可平躺、双向推行等,来实现对宝宝出行的全面精准防护,让宝宝在外更舒适也更安全。

业内从业者告诉伯虎财经,过去新生儿多半是以家为圆心半径行动,而遛娃车显然是满足更远距离的出行需求。随着新世代的父母入场以及出行热,新生儿及小月龄宝宝远距离出行的需求剧增,对产品的要求也从安全舒适,增加了轻便、好收纳、能上飞机等新需求。

这便带来了一个矛盾,常规的推车不够轻便,适合远距离出行的“遛娃神器”不够安全。

伯虎财经发现,“新生儿推车”这一需求,似乎被“隐藏”了——许多品牌在推出婴儿推车时,适用年龄往往是笼统的“0-6岁龄”的孩子。甚至百度指数上,可以搜索到“婴儿推车”,但无法搜索到“新生儿推车”,侧面也可以看到市场对于这一需求的长期忽视。

但另一面,在小红书上,依然有不少消费者不断在各种种草贴下追问:适合0-6个月的宝宝吗?

随着出行需求的增长,这种差异化诉求将越来越明显。

新生儿推车,婴儿出行的新突破口

眼下,业内有一些品牌已经率先进行尝试与突破,针对小月龄宝宝推出更合适的推车产品。有意思的是,率先破局的,并非婴儿推车领域的传统品牌。

例如,Babycare于近期推出了瞄准出行需求的新生儿推车折学大师新品,核心亮点在于重力收折系统,无论家长是正向或反向的推车方式,都能够支持一键丝滑开合,收合过程推车全程自立不倾倒,折叠后顶蓬不碰地,单手就可以胜任。

同时,通过采用“悬浮式”减震座舱,和分布在四个轮子上的独立减震系统,Babycare新生儿推车即便在颠簸路面,也能实现座舱的稳定和减震,让小月龄宝宝睡得安稳且舒适。

这并非Babycare针对年轻一代父母出行需求推出的首款产品。去年新推出的“遛娃神器”——Babycare头等舱推车,定位是宝宝的“第二辆车”,上市3周即冲进天猫婴幼儿推车热销榜单Top3。它融合了可坐可躺、双向推行、轻便可折叠的诸多优点,一辆车可实现高景观推车+遛娃神器+轻便伞车+便携餐椅+便携婴儿车等多个功能,让爸妈轻松带娃看世界,因而广受追捧。

而新生儿推车,正是Babycare在“出行热”中进一步锁定小月龄宝宝的出行需求,乘胜追击之作。凭借差异化的产品,Babycare已冲到婴儿推车行业的醒目位置。

灼识咨询曾提到,中国婴童出行行业的进入壁垒主要包括技术研发壁垒、销售渠道壁垒及供应链壁垒。类似Babycare等品牌,并非婴儿推车领域的老牌玩家,但这股新锐力量,有望加速推进行业的洗牌和变革。

伯虎财经了解到,在真正推出产品之前,Babycare就针对婴儿出行的新需求、新痛点进行了长期、深度的调研;而为了将轻便、稳固、舒适、减震、高颜值等诸多特性融合到一辆车中,其团队更是遍寻全国供应链,跳出行业固有思维,寻找解决办法。

比如,为了在减轻车身重量的同时实现稳固,Babycare“重新设计”了车身骨架结构的关键材料分布;又比如,为了让推车顶篷既能保证防晒、安全的基础功能,也能满足年轻家长们的高颜值需求。Babycare团队筛选超千种材料,最终跨界户外服饰行业,才找到心怡材料。

不仅如此,Babycare还凭借线下100+门店,为用户开启了“推车洗车服务”,在婴儿推车的“后市场”迈出了创新的一步,打造了产品和服务的闭环。目前,该服务已获得诸多用户的“点赞”:“Babycare线下实体店还能免费洗车,真的是服务到位。在家清洗太麻烦了,现在终于可以找个地方洗了。”

纵观消费品牌史,能成为弄潮儿的,不止能敏锐感知潮水方向,更能迎浪而上,稳稳落地。

*文章封面首图及配图,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若版权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联系我们,本平台将立即更正。

Topic:你怎么看待新生儿推车未来的发展?

我们将挑选1位评论用心且点赞数较高的用户

送出一本《人间烟火》

找不到伯虎财经的文章?

如果你想第一时间看到我们的内容

就把星标点起来吧

让我知道你“在看”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