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晚报】暴打互联网巨头!太会赚钱的拼多多惹众怒(05.24)

【投资晚报】暴打互联网巨头!太会赚钱的拼多多惹众怒(05.24)

00:00
03:52

这两天行情太差,实在没眼看了,等过几天“围”的那件事过去了再说吧。

今天在论坛上刷帖找乐子,发现有网友对比了国内几家大厂的数据,挺有意思的,我分享过来给大家瞧瞧。

字节跳动:2023年营收8635亿元,净利润2015亿元,12万名员工

腾讯:2023年营收6090亿元,净利润1152亿元,10.5万名员工

华为:2023年营收为7043亿元,净利润870亿元,20.7万名员工

阿里巴巴:2023年营收8686亿元,净利润656亿元,22万名员工

拼多多:2023年营收2476亿元,净利润600亿元,1.3万名员工

京东:2023年营收10800亿元,净利润233亿元,62万名员工

小米:2023年营收2710亿元,净利润175亿元,3.4万名员工

以上最扎眼的是拼多多和京东的数据,拼多多2023年净利润600亿,但才1.3万名员工,人均创利461万元。对比之下,京东2023年净利润233亿,但拥有62万名员工,人均创利仅3.76万元。

京东应该是员工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了,创造最多的就业岗位。这是因为京东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物流体系和客服团队,这62万名员工其实有大部分是物流配送的工人、快递小哥和客服小妹。

而拼多多是没有这些的,为了节省人工成本,拼多多甚少人工客服,大部分都是AI。当消费者要申请仅退款的时候,AI就自动介入。由于拼多多是倾向消费者一边的,基本上不需要怎么审核就会通过。

这种操作对拼多多和消费者有利,但可能会损害不少商家的利益。很多商家都抱怨拼多多这样干不人道。

但拼多多越是保护消费者,消费者就越是喜欢拼多多。拼多多的流量就越大,话语权也就越大,商家想卖货赚钱,就只能忍了。

反之,如果平台保护的是商家,伤害的是消费者,那么越来越多消费者就会换平台,平台流量越来越少,话语权越来越弱,商家最终也卖不出什么货。

一些朋友把拼多多的业绩暴增,归功于国内的消费降级。还有朋友直接说,拼多多的业绩越好,就代表国内的经济越差

我觉得这样想是不完全对的,我平常购物的时候会对比多家平台的价格,京东、淘宝即使加上各种优惠券、折扣券都不如拼多多平时的百亿补贴,消费者不是傻瓜,会算账的。而且拼多多更保护消费者这点也做得很好。“客户是上帝”这句话是没错的,特别是在消费需求低迷,客户更加挑三拣四的时候。

前几天拼多多披露了一季度报业绩,营收868亿,同比+130%。净利润280亿,同比+245%。

再看对比一下其他大厂一季度的业绩:

腾讯:营收1595亿,净利润502亿

华为:营收为1784亿,净利润196亿

阿里巴巴:营收2218亿,净利润244亿

京东:营收2600亿,净利润89亿

小米:营收755亿,净利润65亿

茅台:营收464亿,净利润240亿

哈,我顺手把茅台也加了进来做对比,然而惊讶地发现,拼多多的利润已经超过茅台了

然后又是当年的那个问题,这么赚钱的互联网公司,为什么没有在A股上市,也没有在港股上市?只能是拥有美股交易资格的基金才可以投拼多多。在我们持有的组合里面,只有国富大中华国富全球互联可以买,而且两位基金经理确实也都买了。

......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头顶千根儿烊毛

    拼多多太牛了,业绩暴增!但这样真的对商家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