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 为粮食稳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开封市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 为粮食稳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00:00
02:45

5月20日,记者了解到,一直以来,开封把粮食安全作为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一把手”工程,持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粮食安全“压舱石”,2023年在河南省率先实现了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覆盖。

今年入春以来,开封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建成使用的节水灌溉工程及时发挥作用,为粮食稳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近日,记者来到尉氏县张市镇高标准粮田综合开发示范区,这里满眼翠绿、麦苗茁壮。说话间,村民石长锁点开手机上的“5G+智慧农业”云平台,找到自家地块,点击灌溉任务,打开田里的智能喷灌阀自动浇地。顿时,只见田里的麦苗“咕嘟咕嘟”,吸吮着大自然的雨露。

今年尉氏县又投资1250万元,对示范项目内水利设施进行系统化升级改造,新增水肥一体化机井34套,发展固定式喷灌1000亩,比普通灌溉效率提高30%,亩均节水50立方米,节水效益十分明显;亩均增产粮食90公斤,粮食生产能力显著提升。

兰考是焦裕禄精神发祥地。在兰考县红庙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远程气象监测仪像“哨兵”一样矗立在田间,智能水肥一体机、苗情监测仪等设备也分布在田间地头。近年来,按照“高效利用、节水优先、优果扩大”农田灌溉和农业发展思路,兰考县通过政府投资建设了一批高标准农田,目前农业灌溉均采用喷灌、微灌、管道输水等高效灌溉方式,高效节水灌溉农田面积达到33.15万亩,高效节水灌溉率达35.67%。

好田好水就会有好收成。目前,开封市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示范区7.4万亩,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在0.85以上。与高标准农田相比,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每亩灌溉平均成本下降30元,亩均单产增加200公斤左右,亩均节本增效提高了600元以上,粮食安全得到全面保障。

借助5G、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开封的农田变得“聪明”又高产,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治水兴水、节水护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开封市副市长刘震表示,新时代新征程上,开封将保持定力、久久为功,全力做好“节水”这篇大文章,让碧水更好地润泽一方水土、造福一方百姓,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谱写崭新篇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