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顶级高手的学习方法,找到书中最深的触动点,去关联,去实践,去改变

《认知觉醒》:顶级高手的学习方法,找到书中最深的触动点,去关联,去实践,去改变

00:00
06:51



嗨~你好呀,我是海鸥~

题外话:
上周末在群里跟小伙伴做了一次公众号的分享,最后一步是如何搜索素材。

当时我用了《认知觉醒》这四个字作为范例演示给大家看,无意中看到一篇10W+的文章,就这样进入到了李壹尘老师的读书陪伴营,这就是所谓的“第六感”吧

就像当初在喜欢拉雅听书一样,无意间遇上了在新西兰工作的女孩“梦娃”一样,此后,她变成了我心目中的人生导师,在她的影响下,开启了一个100万存款目标的进阶之路。

下班后的4小时用来读书、写文章,公众号作为副业,赚点生活费完全没问题。

天下之大,优秀的人不少,而我认识TA们,这都是“凭感觉”,感觉TA们就是我人生中的贵人。

感恩遇见~

以下为正文:
书中提到的美国总统林肯,
林肯的一位朋友曾向他推荐一位阁员,等见过面后,林肯却没任用他。
朋友来问原因,林肯说:“我不喜欢他的长相。”朋友说:“你怎么能以貌取人?这也太苛刻了,他不能为自己天生的面孔负责啊。”
林肯回答道:“不,一个人过了40岁就应该为自己的面孔负责。”
这让我想起,我们刚搬了新公司,需要找一位食堂阿姨来做午餐。当时来应聘的是一位50岁左右的阿姨,自我介绍在哪里工作过,做的都是相关的餐饮行业,也是主厨。最后老板叫她回去等通知。
做过HR的都知道,等通知基本上等于没戏。事后老板说起,看到阿姨的第一眼就不太喜欢,面部表情虽带着微笑,但让人看了就不是很舒服。
看了以上有关于林肯这段文字,链接起来,才知道我们老板也是如此感性,怪不得事业做得那么成功。

跟着自己内心的感觉走,利用潜意识感触的相关知识,便可以事半功倍。

1)凭感觉走,找到学习的内核

一眼就能看明白的书,就没有必要去看,怎么看也看不懂的书,就不用去理会它。
只有那种大致能看出思路,但又要动点脑筋的书,一定要多读。这样的书,是你能够进步最快的书。”
当你读完整本书后过几天再问自己:现在你印象最深的触动点是什么?
牢牢抓住这个触动点,去关联、去实践,去改变,就会获得最大的收获,这样读书不仅收获更大,而且也不会焦虑。
2)凭感觉走,寻找人生目标

人生没有了目标,生活便是一潭死水。即使每天有吃有喝、有书读、有班上,也会像迷失自我。
内心没有喜悦、生活没有激情,甚至会厌恶自己,因为目标是存放我们热情和精力的地方。
就像我们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提问:“你们长大后想要做什么呀?”
小朋友回答道:老师、医生、警察....

也许我们心中早就埋下了人生梦想,时过境迁,年成后被生活压力所迫,不愿承认或者刻意忽略原有的梦想。

真正的觉醒者往往会有意无意的用感知力来代替思考力。我们需要用心去感受,什么事情让自己最触动,而不是用脑去思考什么事情最有利。

正如洪兰教授的建议,小事听从你的脑,大事听从你的心。

3)凭感觉走,找到幸福密码

朋友静子聊起跟他老公相识相知的经过。周末在图书馆里看书,一男孩跟她同时看中了书架上的某本书,两人不约而同要抢到手。

但大家都是文明人,又同时放下,相视一笑,男孩笑起来挺好看的。

最后静子带走了这本书,同时加了男孩微信。当回到家闲着的时候翻开看到男孩朋友圈发布的学校一角,竟然跟自己同一所学校,还是同一个专业。

随后两人在聊天中得知有许多相同的话题,凭着自己内心奇妙的感觉,不用说,最后他们走在一起,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写到最后:
我们生活在喧嚣的世界,太多的声音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别人怎么做?而潜意识告诉自己,我想怎么做?潜意识是内心的声音,所以“凭感觉走”其实并不荒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