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开启“免费午餐”?字节直降99%,阿里一折甩卖,百度高喊免费!

AI大模型开启“免费午餐”?字节直降99%,阿里一折甩卖,百度高喊免费!

00:00
10:41

本文来自时代周报。作者:何珊珊。

一场AI大模型行业的价格战已然拉开序幕。

5月15日,字节跳动在火山引擎原动力大会上,宣布豆包大模型32K主力模型企业级定价为0.0008元 / 千Tokens,开启“厘”时代,换算后1元能买约200万个汉字,比行业价降低99.3%。几天后,阿里、百度纷纷跟上,阿里官宣9款通义大模型降价,通义千问GPT-4级大模型Qwen-Long直降97%。5月21日,百度直接宣布两款主力模型免费。

不过目前,华为、腾讯暂时按兵不动。

面对当前的降价形势,一名业内相关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感叹:“没办法,行业竞争如此激烈,要抢占市场。”

火山引擎相关负责人则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非常欢迎通义千问大模型降价。

商业是一场轮回。曾经,国内各大互联网公司看重的智能云业务同样经历竞价厮杀。如今,降价风潮从国外刮来,过去一年OpenAI已4次降价调整。

大模型非降价不可吗?价格战风潮已起,大模型高昂的成本之下,有资本竞价才能坐在牌局上。

海外刮来降价风

对于国内大厂的降价,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吕本富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本次价格战是由GPT4.0版本引发的效应。”

5月14日,OpenAI在春季新品发布会上发布了最新多模态大模型GPT-4o并宣布价格下调50%,目前GPT4的价格是每1千Token 4毛2分钱。这是过去一年以来,OpenAI第4次降价。

面对性能更强,价格更优的GPT-4o,国内也开启价格调整。5月11日,清华系创业公司智谱AI宣布新价格体系,个人版 GLM-3 Turbo模型调用价格从5元/百万tokens降低至1元 / 百万tokens,降价幅度达80%。

智谱AI作为美团、阿里、腾讯、小米等众多公司投资的新贵AI公司,确实有价格厮杀的底气。截至2023年10月,智谱AI宣布当年已累计获得超25亿元人民币融资。

但面对大模型高昂的成本投入,大厂往往更有竞价优势。

在5月15日的火山引擎大会上,字节跳动发布豆包AI应用家族,并将豆包Pro 32k主力模型的企业级定价为0.0008元/千Tokens,比行业降低约99%,即1元钱能买到豆包主力模型的125万Tokens,约200万个汉字。

尽管豆包姗姗来迟,价格却直接“击穿地板”。换个概念类比,假设一本《三国演义》约75万字,在豆包花1块钱能处理3本《三国演义》的文字量。

同日,百度发布公告,其中提到:“使用大模型不应该只看价格,更要看综合效果,只有让AI应用效果更好、响应速度更快、分发渠道更广,才能让人们切实感受AI为社会生产带来的便利。”疑似回应字节的“跳水价”。

虽然百度称“不应只看价格”,但很快,百度也加入价格竞争,5月21日,百度直接宣布旗下两款主力大模型全面免费。

时代周报记者查看官网注意到,两款主力大模型均支持训练优化和部署调用,是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下的大模型,而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是文心大模型企业级服务的唯一入口。

换句话说,百度本次免费开放的产品主要面向企业提供。此外,ERNIE Speed是2024年刚发布的大语言模型,ERNIE Lite则是轻量级大模型。

一名业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轻量级意味着投入相对低一些,但仍然成本高昂。

相比百度的小范围免费,阿里的通义千问大模型降价覆盖面更广,商业化模型、开源模型全都在列,一共9款。其中降价幅度最大的是性能对标GPT-4的Qwen-Long,API输入价格从0.02元/千tokens降至0.0005元/千tokens,降幅97%;API输出价格从0.02元/千tokens降至0.002元/千tokens,降幅90%,直接1折起购。

对于输入价降价大于输出价,阿里官方表示,现在用户结合长文本对大模型提问已经成为最常见的需求之一,所以模型输入调用量往往大于输出调用量。

当价格战的风声吹响,腾讯却选择按兵不动。5月17日,腾讯举办生成式AI产业应用峰会,腾讯云副总裁、腾讯云智能负责人吴运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称:“腾讯大模型未来会把核心精力放在产品和技术能力发展上,相信能够提供有竞争力的模型和产品。”并未直接回应外界对价格的讨论。

5月21日,当阿里、百度纷纷祭出价格杀手锏。火山引擎相关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非常欢迎通义千问大模型降价,共同助力企业以更低成本探索AI转型,加速大模型应用场景落地。”

此外,对于百度、腾讯均提到的技术力,字节方面介绍,豆包大模型在大幅降价同时,每分钟处理 Tokens 限额可达到业内同规格模型的数倍,能够支持大量并发请求,有助于企业在生产系统调用大模型。

“竞价”是个轮回

当用户对GPT-4o版本引发的降价效应喜闻乐见,吕本富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这不一定对行业有利,可能会发生“清场”情况。”

参照各大互联网公司的智能云业务发展过程,阿里、腾讯、百度无一不经历价格洗牌。作为各大互联网公司的寄予厚望业务,仅过去一年,阿里、腾讯、京东、百度先后加入智能云产品降价。

去年4月,阿里在2023阿里云合作伙伴大会上宣布史上最大规模降价,5月又在2023阿里云国际伙伴大会上宣布产品优惠幅度最高至40%。随后腾讯云宣布多款核心云产品降价,部分产品最高降幅达40%。中国移动旗下移动云也宣布全线产品最高直降60%。

今年2月,阿里云开启“疯狂星期四”,宣布核心产品价格全线下调,对100多款产品平均降价20%,最高降幅55%。阿里云降价当晚,京东云官网放出“全网比价、10亿比价金、对标产品再低10%、买贵就赔”等口号,甚至直接将比价对象列出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特定云商”。4月8日,腾讯云甚至搞起了秒杀、送券包等活动。

从各大互联网公司成立智能云业务至今,各家智能云业务发展至少经历10年~20年的周期,当行业面临突破需求天花板的压力,降价成为获取新用户、刺激需求增长的必要手段。然而国产大模型在2023年数月间便进入“百团大战”模式,到如今开启降价不过一年,意味着AI大模型在获取用户量与提升需求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压力。

就此来看,大模型的降价风潮不会是第一轮,更不会是最后一轮。高昂的成本投入之下,必须以更快的速度提升用户使用量,才能在激烈的AI大模型竞争中存活。

整体来看,当前各家大模型开启降价、免费策略,但调价幅度、开放范围、产品类型、目标用户都有所区分,各有侧重,例如智谱AI开放了个人版,百度则是两款企业级主力,字节的企业级产品宣布降价99%,阿里则选取单款模型API输入价格下调97%。

从AI大模型的产业发展进程来看,商汤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田丰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道:“数据是未来的货币,也是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训练资源,属于新型生产要素,所以大模型以处理加工的数据量计价,平价大模型有利于带来应用场景的全民创新。工程化、基础设施化会驱动大模型成本持续降低,降至成本拐点时,将激活指数级增长的社会需求。”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