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上门给宝宝拍照,要帮您安排吗?”新生儿刚出生,各种推销电话就不请自来,而且对方还能准确说出孩子和父母的信息。近日,据媒体报道,杭州互联网法院审理了一起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该案涉及的新生儿个人信息高达3万余条。
相信不少人接到类似电话时,都会对个人信息如此精准的被对方掌握感到疑惑。而一旦放松警惕,同意他们上门拍照,所谓的“赠送”很可能就变成价格不菲的收费项目。
商家利用掌握的个人信息对消费者进行精准营销,看似对接了需求,实则影响了消费者选择权的自由行使。而且非法买卖、使用特定人群的相关个人信息,不仅有损相关主体的公民个人信息权益,更扰乱新生儿及其父母的生活安宁。
那么我们的个人信息是如何泄露的呢?本案中,李某是“通过非法渠道购入”,其实这背后隐藏着一条非法买卖、使用新生儿个人信息的黑色产业链。彻查背后产业链,才能守护好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检索发现,有关个人信息遭泄露、买卖的新闻不在少数。尤其新生儿的信息,因其潜在商业价值大,几乎成了个人信息买卖市场的香饽饽。据报道,一般情况下,非法售卖的公民个人信息每条售价仅为几毛钱,而新生儿信息每条可以卖到11元到15元不等的高价。这也激发了某些人的牟利冲动。
在以往的案例中可发现,通过黑客技术入侵新生儿信息网站,医护人员利用工作便利倒卖新生儿、产妇信息等成为信息泄露源头。婴幼儿产品公司、保健品公司、儿童摄影馆等成为出售渠道。而在买和卖之间,还可能会有“二道贩子”从中牵线搭桥,从而形成稳定的新生儿信息非法获取、买卖、使用的产业链,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行业的潜规则。
对此,相关治理手段和案件审理,就要“揪住不放”,不仅要对买方、卖方严防死守,更要顺藤摸瓜,发现一个、查处一起。
同时,无论是黑客入侵还是“内鬼”泄密,都说明公共卫生部门在新生儿信息保护方面还存在不少漏洞。针尖大的窟窿漏过斗大的风,保密源头一旦失守,动辄就会让上万条个人信息裸奔。相关部门在权限管理、技术升级等方面还需多想办法,并做好医疗单位网站账号密码定期更新、优化系统查询验证等功能,为新生儿信息保护加把锁。
需明确的是,公民个人信息是受法律保护的,新生儿信息更涉及未成年人的信息安全问题。商家意图用买信息的办法拓展客源,实则把自身置于个人信息买卖的黑色产业链中,以身试法,到头来只会自食苦果。
对于公民个人而言,在侵害个人信息案件中,受专业性、举证能力等限制,其维权难度往往比较高。2021年1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将个人信息保护纳入公益诉讼法定领域,就是为了推动实际问题更好解决。
因此,保护个人信息,个人维权意识固然要提高,更要推动形成司法机关、企业、相关社会组织、公众共同参与的个人信息保护生态。
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程度,也体现着一个社会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当非法购买新生儿信息已成为产业链,迫切需要相关治理工作拿出更多硬招实招,让大家尽快摆脱营销电话的精准“轰炸”。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