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前语言教育的内涵
狭义:把3-6岁幼儿掌握母语口语汉语普通话的过程,特别是早期掌握母语的听说训练以及教育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3-6岁幼儿加强口语听说训练,因此幼儿期的语言学习主要是口头语言。
广义:把0-6岁幼儿的所有语言获得和学习现象、规律以及训练与教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0-6岁幼儿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也着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提高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2.学前语言教育目标的确立原则
整体性原则:从各个方面促进其全面发展。
发展性原则:要在原有基础上促进幼儿发展。
基础性原则:要浅显易懂,具有启蒙性。
3.目标的划分
所有领域的总目标都出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而总目标不具体,它只是能够引领我们幼儿园的教育方向。而幼儿园需将总目标进行细分来实现。所以总目标细分自上而下是: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也就是小中大班目标)然后是分类目标:包括谈话活动目标,讲述活动目标,听说游戏活动目标,早期阅读活动目标和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目标等语言教育类型,以及设计学期目标等,通过各个教育教学活动目标来实现《纲要》的总目标。
4.学前语言教育的总目标
《纲要》中对语言领域提出了以下目标: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结合《纲要》的语言教育目标把总目标划分为四个方面,即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所以教师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幼儿实施语言教育:第一,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第二,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第三,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使其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第四,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等感兴趣。
5.学前语言教育年龄阶段目标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语言发展特点不同,各年龄班的目标要求也不同。在语言领域中,小中大班的要求分别如下:
小班语言教育目标:第一,喜欢听普通话并愿意学说普通话,逐渐发准易错音。第二,能认真安静地听别人讲话。第三,愿意和别人交谈,能用简短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请示和愿望,学会礼貌用语。第四,喜欢听教师讲述故事和朗诵儿歌,能初步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能独立地朗诵儿歌。第五,喜欢阅读,爱护图书,养成正确的看书姿势,学会按顺序看图书,逐页翻阅,能看出画面的主要变化,在成人的帮助下能看懂图书的内容。
中班语言教育目标:第一,继续学说普通话,学会正确发出困难的、容易发错的音,尤其注意方言对正确发音的影响。第二,集中注意倾听别人说话,围绕提出的问题正确回答。第三,乐于在集体中大胆回答问题,喜欢与人交谈。第四,能用完整的语句连贯地讲述。第五,理解故事、儿歌的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喜欢听故事、朗诵儿歌,创编、表演和复述故事与儿歌。第六,喜欢看图书,能按顺序翻阅图书,理解图书的主要内容。第七,对文字感兴趣,愿意学认常见的文字。
大班语言教育目标:第一,养成积极地运用普通话与人交流的习惯,并且能从中获得快乐的体验。第二,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能准确地理解语言内容,把握语言信息的重点和要点。第三,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运用交谈、讲述、讨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展开语言交流活动。第四,丰富幼儿对文学作品的了解和欣赏,能感知各种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的特点,并且通常能尝试性地运用艺术语言。第五,喜欢看图书,激发初步的文字书写的兴趣,了解文字和标记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6.分类目标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主要通过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活动、早期阅读活动和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等语言教育类型来实现教育目标。
(一)谈话活动目标(培养幼儿运用口头语言)
幼儿园谈话活动着重培养幼儿运用口头语言与他人交往的意识、情感和能力。教师要如何培养呢?:
第一,帮助幼儿学会倾听他人的谈话,培养有意识的、辨析性的和理解性的倾听能力。
第二,帮助幼儿学会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充分表达个人见解。
第三,帮助幼儿学会基本的运用语言进行交谈的规则,提高语言交往水平。
(二)讲述活动目标(幼儿表述为主需凭借物)
讲述活动是以幼儿表述行为为主的教学活动。其目标包括以下三点:
1.感知理解方面的目标
幼儿要清晰、完整、连贯地进行表述,首先要正确地感知并理解讲述的对象和内容,这就要求幼儿充分调动自己的观察能力,观察要讲述的凭借物,其次还要运用分析、综合和判断能力来理解讲述的对象。
2.表述方面的目标
这个目标是讲述活动重点要完成的内容,教师应该要如何培养呢?
第一,培养幼儿清楚、完整、连贯地表达自己意思的能力。
第二,能根据听者的反应调整讲述内容的能力。
第三,有顺序地进行表达的能力。
第四,培养幼儿敢于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思的态度。
3.倾听方面的目标
第一,能安静、耐心地在集体中倾听他人讲述,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述。
第二,能在集体中专注地听他人讲述,并将倾听的主要内容记忆下来。
(三)听说游戏活动目标(语言实践的最佳途径)
听说游戏活动是采用游戏的方式开展的语言教育活动,也是幼儿语言实践的最佳途径。教师应该如何教呢?
第一,帮助幼儿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第二,提高幼儿积极倾听的水平。
第三,培养幼儿在语言交往中的机制性和灵活性,锻炼幼儿迅速领悟语言规则的能力,迅速调动个人已有的语言经验编码的能力,以及迅速以符合规则要求的方式表达的能力。
(四)早期阅读活动目标(接近书面语言)
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活动是帮助幼儿接近书面语言的教育过程。教师应该怎么教呢?
第一,提高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兴趣。
第二,帮助幼儿初步认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对应关系,懂得书面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第三,帮助幼儿掌握早期阅读的技能。
(五)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目标(学会欣赏)
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是通过欣赏文学作品来学习语言的语言教育活动。教师应该怎么教呢?
第一,要求幼儿积极参加文学活动,乐意欣赏文学作品,知道文学作品有童话、故事、诗歌和散文等体裁。
第二,帮助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培养他们对艺术语言的敏感性。
第三,要求幼儿理解文学作品内容,学习用语言和非语言的表现方式表达自己对某个文学作品的理解。
第四,要求幼儿根据文学作品所提供的线索,进行创造性想象,并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想象。
学前儿童语言获得理论
一、后天环境决定论
(一)模仿说
模仿说,因模仿程度的不同分为机械模仿和选择性模仿。
机械模仿说由奥尔波特提出,幼儿的模仿属于机械重复的模仿,例如:成人说出熊猫爱吃竹子,幼儿会机械模仿着说出熊猫爱吃竹子。
选择性模仿说由怀特赫斯特提出,幼儿的模仿属于有选择性地进行模仿,他会模仿成人的语言的结构。例如:成人说出熊猫爱吃竹子,幼儿会根据语言结构选择性地说出,小鸡爱吃虫子,而不是像机械模仿重复的只会说熊猫爱吃竹子。
(二)强化说
强化说是斯金纳提出的,他认为言语的学习依赖成人和社会的强化。 以逐渐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系统。因此强化说强调要提供正确的语言范式和强化来对幼儿的言语获得起到积极作用。所以成人不要在幼儿面前说脏话,或负面言语。
二、先天决定论(遗传基因)
先天决定论强调先天禀赋的作用。其观点认为人类习得语言是生理上早早预设好的,是由基因携带的,会按照某种生物时间表自然展现的遗传能力。
(一)先天语言能力说(转换生成语法说)
乔姆斯基认为,在人脑中有一种先天语言获得装置,这是人类头脑中固有的内在的语法规则或普遍语法,儿童是通过自己的亲身经验,学得周围人们语言的语法知识,并学会这种语言的。
(二)自然成熟说(关键期理论)
伦内伯格认为语言的获得存在着关键期或临界期,根据大脑成熟发育的阶段性特点。意思是刚出生的小婴儿大脑和生理都未发育成熟不在关键期内是怎么教育都不会说话的。只有等到自然成熟关键期了,教育才会说话。例如:1-3岁是儿童的语言快速发展期,也是说话能力培养的关键期。这个时候成人就要利用好这个关键期来教育孩子说话。
三、交互论
1.皮亚杰的认知相互作用论认为,语言产生于人类认知的成熟,是一般认知组织的组成部分。举例:人类认知到了树上的红果子创造了语言樱桃。
2.维果茨基的社会性相互作用理论强调环境。举例:医学博士家庭的孩子会听到父母讲很多有关医用方面的名词,而普通家庭环境的孩子不会或从未听过这些词语。
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有规律的过程。如果中断可能就不太会说了,例如成人学英语。一般来说,接受性语言(感知、理解)先于表达性语言出现。也就是感知理解先于表达,听先于说。特别是三岁以下的小孩,有的他还不太会说话,但是他能够听懂你在说什么?
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与教育
两岁左右儿童的交际语言主要是对话语言。在与成人或儿童的协作中完成的交流,还不具备保持同一话题的能力。
三岁左右儿童的交际语言中逐渐出现了独白。即一个人不依靠交际对象的引导和协作而向听者讲述自己的经验、印象或感受的口语表达方式。
4岁儿童能根据听话人的能力调节其说话的内容。例如用方言跟奶奶讲话时,立刻又切换普通话和妈妈讲话。
5-6岁儿童在与成人或同伴交谈中,自我中心的语言表达逐渐减少,能够根据交际对象的反馈调整说话的内容和方式,表现为有话会说。
3-8岁是儿童发展基本阅读能力的关键期。
讲述活动的语言是独白语言,谈话活动是对话语言,讲述活动1.拥有一定的凭借物(图片、实物或情景)2.具有相对正式的语言情境。3.需要调动儿童的多种能力。
早期阅读活动:包括早期识字经验、早期书写经验、早期阅读图书的经验,也可以说:前识字、前书写、前阅读图书。前就是等同于早期,也就是培养幼儿的兴趣,是启蒙教育,所以说阅读书写准备这种说法也是可以的。
以培养幼儿倾听和表达能力为主的语言活动是听说游戏活动,听说游戏活动也是语言实践的最佳途径。
观察评价法是语言教育研究最常用的方法。
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活动向儿童提供的前识字经验包括:1.知道文字有具体的意义,可以念出声来,可以把文字和口语对应起来。2.理解文字的功能。3.粗晓文字的来源。4.知道文字是一种符号,它与其他符号系统可以转换。5.知道文字和语言的多样化。6.了解文字的构成规律等。
着重培养幼儿独白语言的活动是讲述游戏。
编故事的活动中,能完全编制出完整故事情节,是对大班阶段幼儿的要求。大班在创编故事上,要求幼儿编出的故事,具有情节、人物和主题等要素。
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前读写阶段主要完成的任务是培养读写兴趣。
学前语言教育的总目标《纲要试行》中指出: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常用语。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以图片为凭借物开展语言教育活动的类型是看图讲述。
大一班李老师在组织幼儿进入区域活动前,先请幼儿自行商量游戏的内容、玩法及规则,并用图像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这是发展幼儿前书写能力的做法。
创造性讲述是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凭借想象,独立构思出新故事情节的活动。
在主题活动结束后,幼儿将自己所得,以各种形式进行展示的做法,属于语言教学策略中的成果展示。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途径主要有:通过日常生活进行语言教育、通过游戏进行语言教育、通过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进行以及在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中进行随机的语言渗透教育,其中日常语言教育活动是当前儿童获得语言经验的主要教育形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