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
在这里,我们可以寻找安定身心的精神家园。
在这里,我们可以学习和谐家庭的善巧智慧。
在这里,我们可以重建安身立命的人生观念。
在这里,我们可以汲取度过风雨的坚强力量。
在这里,我们可以修习温文儒雅的气度风范。
在这里,我们开启改变人生命运的修行之旅。
在这里,我们可以实现传道授业的教师梦想。
这里就是全国十佳国学书院、中华经典教育先进单位——彭城书院。
彭城书院在上个周末举行了2023年国学师资研修班。我记不得这是第几次参与师资研修班了,但我确定这是我以启蒙班老师的身份第一次参与进来。这次研修班为我的人生下半场明确了方向,建立起自己的“道心”。在《心若菩提》这本书中,曹德旺回忆小时候父亲对他说过:“做事要用心,有多少心就能办多少事。你来数一数,有多少个心?”“用心,真心,爱心,决心,专心,恒心,耐心,怜悯心……”曹德旺掰着手指头算着。
大学毕业后本来可以去徐州一家高校就业,但可能缺乏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情,我最终选择去了一家国企工作。我想这兜兜转转,大概是老天爷保护我在价值观还没有完全端正以及德行还没有修得非常厚实的情况下,不要去误人子弟。通过这次研修,我认识到了教师的本位是什么,教育的真谛是什么,以及圣贤教育对这个时代的价值和意义。《道德经》中说:“重积德,则无不克”。《黄帝内经》中说:“德全不危。”先生还说:“无我利他是积德的最快途径,做义工就是最好的方式。”世界上最容易积功累德的职业之一就是“教师”。我想,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义工老师那就是在“积功累德”上加了助推器。
在《百鸟朝凤》观影中,有几句台词令我感触很深,电影中的师父说:“吹唢呐也是一个匠活,要做一个把唢呐吹到骨头缝的人。”是的,教师这个职业也是一个匠活,要教育好孩子,老师首先要注重自我修行,常怀律己之心,常思从师之德。师父对徒弟天明说:“你知道为什么当时收留你做徒弟吗?”徒弟摇摇头表示不知。师父接着说:“因为你为你爹流的那滴泪,我才收你为徒弟。”这句话像一道光照进来,令我感动不已,眼泪直直流淌下来。是的,师徒传承一定是心法,不是技法。这也让我反思,在引领孩子们的过程中,一定不要走偏,不要把分数和学历作为最重要的部分,而是唤醒孩子们的道心,激发孩子们的良知,点燃孩子们的智慧,但前提是自己先要“醒来”。
先生的心法就是:抱一精进,老实听话实干。太阳底下没有多少新鲜事。圣贤经典作为教材沿用了两千多年,教育的理念和原则就是孔子所言“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在这个变乱交织的时代,传承圣贤教育,弘扬华夏文明势在必行。书院属于这个时代,并引领大家走向光明之路。先生在此期研修班上,还重点剖析了“教育”二字的真意。“教”就是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正身明法,上行下效。“育”就是“养子使作善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在研修班上还观看了张桂梅老师的事迹,张校长为了筹齐办学资金,整整五年只凑齐了一万块钱。她没有放弃,直到一个机缘让社会都关注并支持到她,最后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建成。先生说他想在徐州建立彭城书院附属女子学校。我想一定会有那一天,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时机。老天一定会给它一个最好的安排。我也暗暗在发愿,好好成长自己,将来为女子学校能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另外还分享了传统文化的摆渡人——叶嘉莹先生的事迹。记者采访她,我记得她说的最后一句话特别打动我。“我百无一用,就是个教书的。”能感受到她真的没想着让大家觉得她有多伟大,而自己却坚守一个岗位,一干就是一辈子,平凡的故事却流淌着传奇。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叶嘉莹先生忧患不断却成就斐然的一生,正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研修班还安排了答疑解惑环节。结束之后有位老师说,先生答疑解惑时间太短了。我回复,那是因为先生回答问题都是一语破的、一针见血,从不在现象上给方法,而是在根本上给智慧。时间多可以多说一些,时间不多,先生的一句话也能见问题本质。
下午就是启蒙班教师与家长学堂义工工作交流环节。我回忆起刚成为启蒙班教师助教的时候,战战兢兢,生怕会做些不合适宜的事情,于是就频繁的请教主班老师一些问题。许老师很有耐心,很多细节都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我,最后我把对应的岗位职责形成文字,固化下来,方便后来加入队伍的老师们参考。
去年下半年,史老师把我安排在少年养志班担任配班。在春节期间,因为疫情放开,寒假时间有些长,不想耽误小弟子们学习经典,为了营造学习的氛围,我邀请曹桂莲、李文献两位老师和我一起组织了少年养志班线上的21天诵读《论语》课程。每天一小时,21天下来就是21个小时,正好在春节前一天结课。这是我第一次给小弟子们上课,也算是突破了自己。
今年夏令营我担任第一期夏令营班主任,在此之前我请教了很多老师,他们都很乐意分享给我一些心法和方法。比如李娴老师给我说,只要有爱心就能做好;姚莉老师和史老师鼓励我:“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李文献老师给我分享课堂秩序管理办法和授课方法;王倩老师给指导视频制作;董君老师和刘老师默默地后勤支持;还有在书院成长起来的弟子们,他们的担当温暖着我……经历了六天的夏令营,我和孩子们一起成长了。
暑假期间,我了解到冯烨老师担任幼儿养性班的主班,我知道她身体最近不是太好,还要上班,于是我提出暑假帮她带班,她笑着回应,说自己可以。虽然冯烨老师担当了下来,这让我想起史老师工作的不易。马上迎来新的学期,教师队伍也在不断调整,研修班第二天我收到一位养性班老师的微信,她说她的精力不足,周末还要加班,实在无法担任主班工作。当时史老师是把我安排在少年养志班的配班岗位上,我想着我是不是可以再去养性班担任主班工作。没想到研修班快结束的时候,史老师把我调整到养志班的主班岗位上,这样滚动下去,就相当于填补了养性班主班工作。我和史老师并没有言语上的沟通,但是非常契合。
最近会有重新回到职场就业的念头,我想着有了一定收入,也可以把书院的一些陈旧设备更新换代;书院走廊和教室墙面也能翻新等;每年也能为书院基金会捐赠善款。但这样一来,学习和陪伴孩子的时间就会大大减少,周六启蒙班教学也不能全力以赴。先生说这个时代是“她”时代,“她”时代不是女性当家做主的时代,不是经济独立的时代,而是真正回归本位,注重家庭,并且受到社会普遍的认可和尊重的时代。这次研修班让我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先生说:“积德是人生的头等大事。”我可以为书院公益事业去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看得见的问题不是真正的问题,先生说世上97%的问题不是钱能解决的。做好家里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的工作,做好书院义工老师的服务工作,才是当务之急。
今天我又把先生在2018年写给书院老师们的公开信翻出来,我读了一遍又一遍。先生说:“你们都是书院培养起来的师者,是书院的形象代言人,是中华道统的传承人,是传道受业的践行人,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先生这一字一句是对我们的期待,更是责任。我们会在书院温馨和谐的环境里,修身不止,求道不息,努力成为德才兼备之人,据德依仁之士!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骨干义工、启蒙班教师、中华经典研修第三组成员 李小燕。此文为重发,初发于邮箱收稿日期:2023年8月29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