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有何利好?专家:兼顾短期经济稳定和长期经济增长|热点聚焦

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有何利好?专家:兼顾短期经济稳定和长期经济增长|热点聚焦

00:00
06:32

本期嘉宾

连平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杨畅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

李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

5月13日,财政部公布2024年一般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有关安排,明确此次超长期特别国债包括三个品种,分别为20年期、30年期和50年期,发行次数分别为7次、12次和3次,今年共发行22次,时间从5月至11月。

其中,5月17日将发行第一只30年期的特别国债,总额400亿元,票面利率当天通过竞争性招标确定。其余日期的发行金额并未公开,但均为按半年付息。

为何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本轮国债有何特点?将产生何种影响?

为何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

什么是特别国债?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介绍,通常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资金投向为特定目标发行的,具有明确用途的国债。二是指不同于普通国债,其收支列入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发行的审批机制及流程也较为灵活。

记者注意到,202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开始,我国将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

3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介绍,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既可拉动当前投资和消费,又能打下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他还在会上透露,经初步考虑,超长期特别国债将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粮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建设。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杨畅表示,现阶段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一方面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加充足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也能平稳短期社融波动。另外,超长期特别国债以国家信用作担保,具备风险低、流通性强、免征利息所得税等优点,加之收益相对中短期国债更高,是较为理想的投资品。

本轮超长期特别国债有何特点?

连平表示,本轮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显著特点是发行期限长。从今年发行安排看,20-50年特别国债覆盖了2030年、2035年、2049年等关键时间节点,不但能为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慢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等提供充裕的超长期资金,同时超长久期还摊薄了国债付息压力。

连平指出,连续发行且规模大也是特点之一。尽管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连续几年”并未给出具体年份,但考虑到今年是“十四五”倒数第二年,今明两年承上启下的作用较为明显,而接下来的“十五五”将延续到2030年,对我国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等远景目标极为关键。

他认为,“连续几年”很有可能是4-5年,即从“十四五”末期的2024-2025年到“十五五”中期的2027年或2028年。“如果每年都按1万亿元安排,则最终总的发行规模可能高达4到5万亿元,将远远超过此前历次特别国债2700亿-1.55万亿元的发行规模。”

他还表示,此次发行用途与经济和高质量发展的关联度特别高。与以往特别国债发行用于补充银行资本金或向特定金融机构注资,或支持抗击疫情等具体事项相比,本轮超长期特别国债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这些领域均与未来几十年内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

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有何影响?

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李戎看来,超长期特别国债是兼顾短期经济稳定和长期经济增长的工具。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4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从短期看,超长期特别国债是财政政策适度加力体现,可从需求端促进经济稳定,拉动当前的投资和消费。”李戎指出,依据财政乘数理论测算,1万亿元国债支出有望拉动1万亿至2万亿元的GDP增长。如果年度GDP增速目标为5%,则该国债有可能贡献0.75至1.5个百分点的GDP增长。

李戎表示,从长期来看,本轮超长期特别国债将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粮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质量发展等领域。这些领域潜在建设需求巨大、投入周期长,对其加大支持力度,有利于为经济增长注入长期动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