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超逸:郑超

清风超逸:郑超

00:00
05:40

篆刻成之于刀与石,而源头实是笔墨,非深入此道者不谙此理。以此论之,郑超是通达者。他和我同在冠玉堂门下,我有时颠三倒四于篆刻史,胡乱摸索,郑超则是谨遵师训,流连秦汉,刀痕一如其人,恬淡闲静,亦不失苍涩刀芒。

早些年,他二十出头即惊艳印坛,望之印面老成、朱痕深沉,谷师颇为嘉许,郑超则时时平静如一面湖水。人问怎么刻印,郑超多讷讷,有时简单笑说:就那样刻呗。

筚路蓝缕

熟悉的人都知道,其非不愿言,实不知言。也不是他不会说,而是篆刻虽貌似人生小技,但也上承先民制陶冶金之符文铭记,中有三代以降之文字互参,下接清民以来流派诸家之毕生命脉。在我辈看来,是大道,是以,郑超很慎重。问者泛泛问,他慎而敬之,问题不明确,则不以空言套话虚应,可称谦谦君子也。后来,入西泠、登兰亭,三十岁前逾越多少人毕生所望之山峰,成为中原印坛的标杆之一。近些年外出讲学日多,兼以苦学不辍,郑超于印学体系已自有所建树,今时再有问学者,他也会主动询以对方思路,对症解惑。尤为难得者,是他并不以老师自居,而多嘻笑间渗以学理,言下不着痕迹,才思锐敏,语简意远,令我叹服。

董江源六十以后作

郑超篆刻以鸟虫篆印与汉玉印起家,温润混融苍茫,承谷师教诲,萦回秦汉气象,学界与市场皆赞,个中坚守,外人难得知。郑超长于篆书,如古人言“婉而通”,因之,汉玉印、鸟虫这样偏重工艺化的门类,在他刀下能呈现充沛的书法意味,减却了过度工艺化之弊,是此道楷模,足为年轻一代印人借鉴。习见之汉玉印,多偏圆融丰满,郑超独取清刚淡然,品之如手持一盏明前龙井,涩而畅,馨而淡,雅而静,人曰回甘,大约即此。鸟虫当下时兴,市场之故。从事者多以纹饰繁复花巧为尚,大失朴厚之意。谷师教曰,首重秦汉玺印法度,次则书法意味,而后可到吴楚旧痕间探寻纹饰消息。郑超做得到位,治石之余,犹记得昔时他拿楚系纹样以金粉勾画黑纸扇,见者悦目。

宫车晏驾

郑超富收藏,玺印、砖瓦、泥封、布币,触手皆是,摩挲间援以入印,于是秦印、战国玉印、封泥、将军印诸般作品,气息直接古人,都玩儿得滴溜溜转。又因其书法之长,边款字体、形式变化丰富,且不离秦汉金石轨制,优游从容,自成一格。

篆刻之外,郑超书法亦大为业界称道。一般而言,擅篆刻者多长于篆隶,郑超则不然,允称诸体兼善。尤其一笔“二王”行草,驰骋草书展、手卷展、兰亭奖等,令印学同道惊诧不已。观其行草,出于羲、献,参以怀素、孙过庭,又偶有“三笔三迹”之趣,浓淡干湿多变,呈现于纸墨间,是一派晋唐韵致。

欧阳修诗

许师、谷师教诲,篆书之研习,两周钟鼎、秦汉碑石之外,凡玺印瓦甓泉镜之属,一切金石文字莫不可参习。此训郑超大力贯彻,是以篆书格调超逸而蹊径独出,秦系金文之冷峻猛砺,汉系金文之整饬劲健,悉融笔下,大幅篆书风清气正,小字题跋俏皮灵动,皆不离古雅瘦劲底蕴。平素受师辈影响,藏品多传拓题跋,郑超小楷也依晋入唐,平静淡雅中气度悠远,出同侪之上。

古代印论选

前些时日,杂志稿件空疏,我约他发一专版,答曰有图无文。郑超差不多小我十岁,但以才艺与师承,我得尊称师兄,于是此际挽袖敲键盘,为我超兄作以小文。暗想得识十年有一,不曾给他写过文字,确实惭愧。匆匆间,啰嗦如上,言不尽意,不知超兄可一哂乎?

郑超作品选

孙过庭《书谱》选钞

独写菖蒲竹叶杯

发愤图强

访庄

姑苏客

虎啸杏

继往开来

昆刀截玉露泥痕

逃禅煮石之间

围魏救赵

医禳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