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宠物优待当作一种文明,那么只有当这种文明是有价值的,是可以带来社会福利的——包括经济收益的提升,这种文明的方式才更有持续的可能
多地开始对“宠物友好型”交通出行方式进行尝试。近日,全国首家宠物候机厅在深圳机场国内货站正式启用。这个候机厅颇为先进。据报道,深圳机场候机厅内对猫狗进行分区,每只宠物都拥有独立的候机空间。现场还提供宠物机票预订、代办检疫检验证等服务。选择一站式宠物出行服务的旅客还可以线上全程查看“萌宠”状态。
这一举措在网上引发了不小的讨论。很多猫狗饲主当然很支持,表示很有爱、很方便;也有一些网友不这么认为,“有这功夫为什么不先给人做好服务呢”,类似的观点并不罕见。
客观来看,这种宠物友好举措,可以被视为一种进步,毕竟宠物已经是一种人类陪伴,尊重宠物其实也是尊重人的情感。而深圳在这方面确实也走得很靠前,比如2020年深圳就通过《深圳经济特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明确猫狗进入禁食名单。
但是,这种宠物友好措施又很容易引发争议。毕竟对宠物的优待一定会涉及到一个价值排序问题,是人优先还是宠物优先?为什么公共资源不能聚焦给人?这种价值争议往往又是无解的,每个人的价值谱系有所区别。对于一个不养猫狗甚至惧怕猫狗的人来说,让他们共情“宠物是家人”确实不容易。所以,这种话题很容易被推向人与动物福利的二元对立,这也是一个网络口水仗的“母题”。
我们不妨抛开这种道德判断,而用经济理性去看待这种措施。相关方面为什么要给宠物饲主行方便?一个无法回避的原因是——挣钱。
挣钱并没有什么可耻,任何服务都有成本。最近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也展开了调查问卷,其中就包括高铁运输宠物的可能性,这也引发了舆论关于宠物能否坐高铁的讨论。联想到最近高铁部分线路开始调价,其实带宠物上高铁也难说没有经济因素考量——挖掘相当一部分的潜在用户。
如果一位宠物饲主,因为无法带宠物进入公共交通,他们在假期可能就不会长途出游。但如果公共交通提供了这种可能,宠物饲主也愿意为此付费,对于公共交通的运营者来说,自然也获得了额外收益。曾有机构统计,2023年我国养宠数量增至近两亿只。这背后必然是巨大的出行需求,那么这一块市场被盯上也是自然的。
而对“人”来说,当然也是有好处的。就像有人说,公共资源为什么不先给人?但问题是,公共资源并不是免费的,公共资源也依赖于市场环境下的经营收益。比如给盲人提供向导,给腿脚不便的人士提供轮椅,这一切人性关怀,背后何尝没有成本呢?而当一项服务有利可图,才有可能做大“公共资源”,也才有可能平摊到更多人身上。
从经济理性的角度看,其实宠物友好并没有那么多可议之处。对于公共交通的运营者来说,这是发掘潜在用户、获得更多收益,实现良性运转;而对于普通的个体来说,这是用经济的方式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买单,如果愿意养宠物,那么当然也需要为之付费。
这才是一种正向的逻辑。如果把宠物优待当作一种文明,那么只有当这种文明是有价值的,是可以带来社会福利的——包括经济收益的提升,这种文明的方式才更有持续的可能。显然,宠物候机厅和宠物上高铁,就是在探索一种“文明变现”的可能。
当然,很多措施还在细节摸索中,像宠物上高铁甚至还在调查问卷阶段,未来即便施行,一些反感、惧怕宠物的乘客权益也要保障好,比如留有一些隔绝措施。但一个方向需要明确,即在很多事项上人们不妨摒弃过多的情绪,多用经济理性的角度去看待,很多争议自然会消弭,也会为很多看似无解的议题,找到一个更有现实感的理解视角。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