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余色受阴更不相续,不起不出,是名为妙,是名寂静,是名舍离(上)

六一、余色受阴更不相续,不起不出,是名为妙,是名寂静,是名舍离(上)

00:00
35:36

如是我闻
一时。 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 世尊告诸比丘。 有五受阴。 何等为五。 谓色受阴。 受. 想. 行. 识受阴
云何色受阴。 所有色。 彼一切四大。 及四大所造色。 是名为色受阴。 复次。 彼色是无常. 苦. 变易之法。 若彼色受阴。 永断无余。 究竟舍离. 灭尽. 离欲. 寂没。 余色受阴更不相续. 不起. 不出。 是名为妙。 是名寂静。 是名舍离。 一切有余爱尽. 无欲. 灭尽. 涅槃
云何受受阴。 谓六受身。 何等为六。 谓眼触生受。 耳. 鼻. 舌. 身. 意触生受。 是名受受阴。 复次。 彼受受阴无常. 苦. 变易之法。 乃至灭尽. 涅槃
云何想受阴。 谓六想身。 何等为六。 谓眼触生想。 乃至意触生想。 是名想受阴。 复次。彼想受阴无常. 苦. 变易之法。 乃至灭尽. 涅槃
云何行受阴。 谓六思身。 何等为六。 谓眼触生思。 乃至意触生思。 是名行受阴。 复次。彼行受阴无常. 苦. 变易之法。 乃至灭尽. 涅槃
云何识受阴。 谓六识身。 何等为六。 谓眼识身。 乃至意识身。 是名识受阴。 复次。 彼识受阴是无常. 苦. 变易之法。 乃至灭尽. 涅槃
比丘。 若于此法以智慧思惟. 观察. 分别. 忍。 是名随信行。 超升离生。 越凡夫地。 未得须陀洹果。 中间不死。 必得须陀洹果
比丘。 若于此法增上智慧思惟. 观察. 忍。 是名随法行。 超升离生。 越凡夫地。 未得须
陀洹果。 中间不死。 必得须陀洹果
比丘。 于此法如实正慧等见。 三结尽断知。 谓身见. 戒取. 疑。 比丘。 是名须陀洹果。不堕恶道。 必定正趣三菩提。 七有天人往生。 然后究竟苦边
比丘。 若于此法如实正慧等见。 不起心漏。 名阿罗汉。 诸漏已尽。 所作已作。 舍离重担。逮得己利。 尽诸有结。 正智心得解脱
佛说此经已。 诸比丘闻佛所说。 欢喜奉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