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速创新IPO终止:募资金额下调,生产依赖外协供应商贴牌

飞速创新IPO终止:募资金额下调,生产依赖外协供应商贴牌

00:00
05:44

近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显示,深圳市飞速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保荐人招商证券撤回发行上市申请。因此,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对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的审核。

据贝多财经了解,飞速创新于2022年7月预披露招股书,准备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原计划募资13.94亿元。2023年全面注册制实施后,飞速创新平移递交招股书,继续冲刺上市,募资金额下调至13.54亿元。

对比来看,飞速创新删掉了“深圳仓储中心升级建设项目”,原计划该项目投入约4000万元。删掉后,该公司计划募资用于网络通信设备智能产业园区建设项目、互联网平台及运营中心升级建设项目、内部管理信息化升级建设项目等。

据招股书介绍,飞速创新专注于网络通信领域核心设备及通用配件的研发、设计和销售。目前,飞速创新的主要产品包括网络设备、光传输设备、光模块及高速线缆、光纤跳线及尾纤、光纤配线管理产品、铜缆综合布线产品、测试仪器及工具等。

天眼查App显示,飞速创新成立于2009年4月,前身为深圳市宇轩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3.6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向伟,股东包括向伟、吴敦向、深创投、海通证券旗下海通创新等。

飞速创新在招股书中称,该公司深耕网络通信领域,基于专业客户需求,对产品进行研发和设计,通过标准制定、方案验证、供应链管理、平台化运营、全球仓储及服务中心建设,以信息和数字化为驱动,致力于向客户提供专业、可靠的产品及解决方案。

截至报告期末,飞速创新的自营互联网平台fs.com上全球累计注册客户超过34万家,覆盖全球近200个国家与地区。2022年,该平台全年下单客户超过7万家,平台全年订单数近26万单。

据介绍,飞速创新的客户包括各类型企业、运营商、信息技术服务商,以及公共部门。

目前,飞速创新共有4家一级全资子公司、7家二级全资子公司,其中一级全资子公司分布于湖北省武汉市、上海市、中国香港,二级全资子公司分布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英国、俄罗斯、日本。

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飞速创新的营收分别约11.80亿元、15.82亿元、19.88亿元和10.39亿元,净利润分别约1.30亿元、2.80亿元、3.65亿元和2.26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约1.23亿元、2.70亿元、3.42亿元和2.16亿元。

按产品类型来看,飞速创新的收入主要由光模块及高速线缆、网络设备、光纤跳线及尾纤等贡献。报告期内,该公司的光模块及高速线缆收入分别为6.51亿元、7.98亿元、9.16亿元,分别占总主营业务收入的55.24%、50.48%、46.08%和46.22%。

飞速创新在招股书中称,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光模块及高速线缆、网络设备、光纤跳线及尾纤,上述三大类产品报告期各年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合计超过80%。

其中,网络设备是飞速创新近年快速增长的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由10.46%增至23.56%。相比之下,其他类别产品如光纤配线管理产品、光传输设备及铜缆综合布线产品等产品各年收入占比均在10%以内。

值得一提的是,飞速创新的生产环节全部交给外协供应商贴牌生产。深圳证券交易所在问询函中要求其结合与不同外协供应商的定价依据、结算方式和付款政策对比,同类型产品不同外协供应商价格和付款条件对比等情况,说明差异原因及合理性,外协采购价格是否公允。

同时,要求飞速创新结合网络通信产品行业供给情况、同行业公司商业模式等,说明主要采取外协生产模式的原因;结合对外协产品功能、技术标准等附加值等方面的提高情况,进一步说明其业务模式的核心竞争力及行业分类是否准确。

另外,要求飞速创新结合业务模式差异情况等,量化分析毛利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原因及商业合理性,说明该公司业务模式是否具有较高的壁垒,毛利率是否存在大幅下滑风险。

而在第二轮问询时,深圳证券交易再度关注了飞速创新外协生产与产品供应商的情况,要求其结合市场竞争情况、采购价格、产品质量、账期等因素,说明该公司对主要外协厂商是否存在重大依赖,主要外协厂商是否具备可替代性。

2022年度,飞速创新新增前五大供应商Finisar Corporation,且向其采购价格高于其他境内供应商。对此,深圳证券交易要求其说明2022年新增主要供应商Finisar Corporation的具体原因,该公司向其采购价格高于其他境内供应商的合理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