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迷雾:义和团与清朝末年的民族怒火

爱国迷雾:义和团与清朝末年的民族怒火

00:00
05:13

《义和团:被利用的爱国炮灰》第一篇:西方教堂强势进驻大清,民间义和团兴起抵抗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事件和人物,他们或许不是最耀眼的星辰,但他们的存在却像一面面镜子,映照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民族的兴衰起伏。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义和团:被利用的爱国炮灰》这一章节,去探寻那些在历史漩涡中挣扎求生的普通人,以及他们背后所承载的复杂而沉重的历史意义。
那么,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历史运动中,义和团成员们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他们的行为是否真的是出于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还是被某些势力所利用,成为了他们的牺牲品?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历史,去探寻其中的真相。
1900年左右,大清子民对洋人的感觉一点都不好,如果非要类比的话,大概就是俗套的文章标题:《世道变坏,是从洋人登陆开始的》。
世道变坏其实是内部出了问题,比如人均占有耕地减少、人口暴增、脱离世界潮流、财富分配不均等等,洋人登陆是结果和催化剂,而不是世道变坏的主要原因。但大清子民并不清楚,他们只能感知到洋人带来的坏处,而没有能力分析为什么会这样。毕竟那个年代的识字率很低,也不能要求群众有多么高的觉悟,那是拿大清子民开涮,一点都不道德。
对于洋人作恶,他们最朴素的认知来自教堂。自从鸦片战争以后,欧洲列强纷纷奔赴大清淘金,各种跑马圈地,划定势力范围,英国的军舰在长三角横行,法国渗透云贵,俄国看中了长城以北,后起之秀的德国则瞄准山东。
洋人来了之后并没有入乡随俗的意识,他们走到哪里都要修建教堂,并把它们作为深入大陆、拓展势力的据点,其作用类似于后来日军修建的碉堡。
只要教堂建起来,洋人就算是在方圆几十里扎根了,成为大清统治之外的另一股基层势力。所以晚清的东部省份的基层有两条垂直的统治势力,大部分时间他们都能和谐共处,但双方却也在暗中蓄积能量。
凡是有利可图的地方,总是会吸引很多追随者。大清的基层有稳固的利益通道,可以给子民提供入仕之门、缉捕盗贼、提供安全保护,作为回报,人们需要交税。这条通道已经存在了几百年,大家也都习惯了。
洋人的教堂进来以后,大规模吸引周边居民入教,并承诺入教之后可以提供保护,有的甚至可以免除赋税。大家都知道当时的局面,大清被洋人吊打,不管多大的官,只要遇到洋人都要矮半截,基本不在同等层面上。所以教堂招人时很多人都去投奔,心甘情愿做一枚光荣的假洋鬼子。于是冲突就产生了。
教民借助洋人的势力在乡里感觉棒棒的,看不起大清子民,动不动就算计人家的家产和土地。大清子民也不开心啊,我们祖祖辈辈都自力更生,日子过得好好的,怎么洋人来了就碰上了寒冬,不仅算计我们的家产,平时还要遭受人格侮辱。
这种事在当时被称为教案,尤其以山东为甚。曾国藩曾给朝廷上书:"凡教中犯案,教士不问是非,曲庇教民,领事亦不问是非,曲庇教士。遇有民教争斗,平民恒屈,教民恒胜。"
可见两股基层势力的冲突已经积压几十年了,等到什么时候实在憋不住了,这个"沉默的大多数"就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由于教堂的实力强大,大清的基层官员又不作为,大清子民只好抱团取暖,结成一个又一个小型社团。社员们忙时种田,闲时练武,有人闹事时就一起出动,用人多力量大的方式维护权益。
甲午战争以后,双方都绷不住了。日本取得战争的决定性胜利,欧美列强不禁发出惊叹:"哇,大清埋头搞了几十年的洋务运动,居然是花架子。"于是洋人更加得寸进尺,教堂势力更大,教民也自认为是一等公民。
而大清民间的社团经过多年发展,也具备了相当规模,几乎每村、每县都有人数不等的社团。既然有所依仗,社员们也感觉自己棒棒的。当双方的仇怨积累到一定程度,弱势的一方又具备反抗实力时,大规模的冲突便在所难免。而民间社团的反抗,就是义和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