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资助项目、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1年度资助项目,由黄盈编剧并执导的话剧《我这半辈子》在国家大剧院小剧场上演。
《我这半辈子》改编自老舍先生一系列自传性质文学作品,初创于2022年,是当代戏剧人对一代剧作家老舍先生的一次自主性、开拓性追寻与解读。2024年,时逢老舍先生诞辰125周年,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我这半辈子》再度上演,创作者在经历了两年的舞台历练之后,将如何再度客观看待这一场事关老舍先生与戏剧、人生的创作,以及《我这半辈子》在经典改编上给人们带来的启发与追问等诸多问题,提供更多外延的思考与讨论。
《我这半辈子》讲述了清末民初时期,北京的底层旗人常顺纷乱跌宕又“平凡”“亲切”的前半生历程。常顺出生于小年夜,出身寒微、经济拮据,一家人日子过得坎坷却又坚韧。在经历了社会动荡、亲人离世、生死危机之后,年轻的常顺终于领悟了该如何面对艰难多变的生活——自己在迷茫什么?自己要往哪里去?
这是生于斯长于斯的黄盈作为戏剧编剧、导演,职业生涯里的第51部作品。早在十余年前,他就陆续以原创话剧《卤煮》《枣树》《打开一九九〇》《开饭!》等坚固树立起了自己“京味儿戏剧”年轻一代的代表,而在自己过了不惑之年时,才终于动笔于老舍。对此他解释说,“当我越来越能感受到老舍先生的文学价值和贡献的时候,我就越觉得他很伟岸,但是离我们有些遥远。后来在偶然的机会,我忽然意识到我们在把老舍先生奉为人民艺术家的时候,忽略了‘他是怎么成为老舍的’。”这种对寻根溯源的直觉,最终成为了黄盈决定创作《我这半辈子》的契机,“文豪的经历其实和我们很多普通人一样,也是在慢慢的搜寻过程中逐渐找到人生的方向的,所以这次我聚焦在大家不熟悉的老舍先生的前半生,跟大家一起看一看这个叫‘舒常顺’的人经历了什么,又是怎么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人生的目标和方向,开始自己的写作之路的。”
既然决定了要以“老舍先生的前半生”作为创作的蓝本,便意味着没有更多捷径可走。对于黄盈来讲,这次改编的难点在于回到文本中去寻找根源,“你很难想象这么一位文豪,9岁了其实还不认字……我和我的编剧团队对老舍先生的文字以及生平做研究,我们希望即使是虚构,也要找到文字的支撑。”在再度深读与研究老舍先生生平的过程里,黄盈重新认识与拆解了“老舍先生文学里云淡风轻的幽默跟风趣”,主动将其陌生化:“以我们现在的眼光去看,当年这样一个穷苦的孩子,最终能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而且可以取得这么高的成就,创造出这么辉煌丰富的杰作,这里面可以书写的东西,可以讲述的不易与机缘,是很了不得的。”这当中尤其令黄盈感兴趣的一点是:“我个人觉得挺神奇的一件事儿,他确实遇到了很多生命中特别有温度的人……这次改编不是从一部作品去讲述一个我们已经知道的文学名著,而是把文学名著后面的人和文学名著之间做了一个连接,并且在这种连接里找到关于成长与生命的各种命题的解答。”
数轮演出,在舞美设计、演员阵容、调度安排和角色演绎上,都因时间演变、创作者成长变化、演绎者的更替发生着些微而有趣的变化,黄盈表示,“《我这半辈子》是一部向老舍先生致敬的作品。我们每一次排演,都是在回答‘他与我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这道命题。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点上,对于这道命题的回答都是不一样的。”他格外珍惜可以在每一轮演出中不断调整和改变的机会,“根据不同演员的质感和他们与角色的结合度,去做新的调整,也让每一个人都在这个过程里,借角色去抒发自己当下对生活的体悟。”在新的一轮演出中,黄盈对大家提出的一个新要求是:“我希望大家演这个戏,把这个戏的滋味演出来。”
据悉,5月9日到18日在国家大剧院小剧场的新一轮《我这半辈子》演出,是该剧在三年时间里在京的第三次上演。这一轮演出在3月就已经拉开了全国巡演的战线,此前已经在合肥和天津演出过,之后还将于5月底奔赴南京。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