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故事|劳动最光荣

家风故事|劳动最光荣

00:00
03:27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也是人类的尊严。偶然看到这句话,我第一个想到了我的奶奶,因为劳动这两个字贯穿了她的一生。 小时候,我的祖辈是靠田地生活的,犁田、插秧、割禾、晒谷,一切都是亲力亲为。对我来说,当时的“五一”劳动节是名副其实的劳动节,而奶奶则是我的第一位劳动课老师。奶奶身高不到一米五五,瘦瘦小小,却是干活的一把好手。我沿着奶奶的脚印跟去水田里,她教我如何插秧——左手搂一捆禾苗,右手择出两三株,再将手指并拢,把禾苗稳稳栽进土里。我边做边玩,禾苗插得歪歪扭扭,疏密不一,奶奶便跟在我身后返工,跟我说“要想禾苗长得好,根基先得扶正,不然长大了以后东倒西歪的要不得。小孩子也是一样,从小做事就要认认真真才行”。奶奶并不因为我年纪小而放低要求,她对土地是认真的,对教育我也是认真的。 等到暑假,几个月前种下的稻田已经一片金黄,便是“抢农忙”的时候了,在奶奶的指挥下,全家人趁着大晴天,在几天之内完成从稻谷收割到晾晒装袋的过程。收割禾苗时,烈日当空,毒辣的太阳公平地炙烤着每一个弯腰劳作的人,我看见奶奶后背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小小的身影在广阔的田野里起起伏伏,时不时站直身体张望一会儿,用手背抹一把额头上的汗,紧接着继续埋头苦干。等到一天的辛勤劳作结束,奶奶身先士卒挑起100斤的谷子大步往回走,我亦步亦趋扛着些轻巧的农具跟在一旁,问奶奶怎么总有使不完的力气,奶奶说当然也会累,但是地里的农活必须当天干完,该吃的苦要吃,才能享受到甜啊。如果随时随地想歇就歇,想玩就玩,变成懒虫了,到时候可要饿肚子咯。 长大后,才渐渐明白为什么奶奶总念叨“一天不做事就全身骨头痒”,那么沉迷于劳动,日日不停歇。她经历过饥荒年代,从一无所有到了后来的有田有地,以至于她不仅珍惜耕种,也珍惜各种来之不易的劳动机会,种花生种玉米、种棉花种辣椒、种高粱种茶树,边边角角的一点空地也给种满了,房前屋后更是到处分布着魔芋、小葱、生姜等农作物。在她眼里,悉心栽种的土地不仅仅代表着温饱,更代表着脚踏实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生而为人的尊严,是劳动给了她足够的体面。 步入工作岗位已近八年,每次回老家看望奶奶,她总不忘叮嘱我,要勤勤恳恳工作,踏踏实实生活,不要怕苦怕累。正如唐诗《悯农》传颂至今,朱柏庐“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代代相传,包含着对劳动和劳动者的理解、认可与尊重,其实奶奶的叮嘱早已成为我以勤俭劳动为荣的价值导向。 不知不觉干事创业的“接力棒”已经到了我手上,作为新时代的纪检监察干部,我将时刻检视自己思想是否端正、是否好逸恶劳,是否把群众冷暖时刻记心头,努力用自己汗水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微实事”,守护群众“大幸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