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期共阅《新世界》8放弃角色扮演寻本体更新生活

六期共阅《新世界》8放弃角色扮演寻本体更新生活

00:00
12:45
《新世界》第92页到第93页。这一节的小标题是:认出你的孩子的本体。

这一节对父母亲,教育工作者是一个警醒:怎么,我的孩子,我还不清楚吗?这是我们常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有个定语“我的”,还有一个隐藏的语态在里面。

要读懂这一节,我个人建议换一个角度。

一个是去读纪伯伦的《致我们终将远去的孩子》,一个是如果你曾经练习过瑜伽,瑜伽活动结束后,你都会说出一个词Namaste。这个词的意思,你能够理解吗?真正的理解。

作者在谈论小我的时候,总会拈出来“本体”这个词。我们简单一点理解就是这个生命真正的样子。一旦你发现你的孩子真正的生命样子竟然就是自己的生命样子,你对孩子的态度就会发生彻底改变。作者在第93页结尾的时候,一下子转到爱,说到爱使得生活不至于世俗化,能够从内心(本体)发出让世界通透的光亮。就是这个转换带来的神圣方向(维度)。
&《新世界》第94页到第96页。小节的题目是“放弃角色扮演”。

阅读思考:

[玫瑰]你现在的角色是什么?你在你的孩子面前、你的老板面前、公交车上、小区门卫面前,你在森林的一片古老大树下,你的角色是什么?

[玫瑰]放弃你的角色,意味着什么?你能做到吗?比如,我放弃读书社这个“引读者”的角色,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玫瑰]你被角色,——你自己定义的和别人定义的,困惑过吗?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困惑?

[玫瑰]什么是“做你自己”?
&原文摘录
放弃角色扮演

我们每个人在此要学习的生活艺术中,最重要的一门课就是:在任何情况下,做好你需要做的事,但是不要让它成为你所认同的一个角色。如果你的行动都是为了行动本身,而不是用来保护、加强或是
顺从你角色的身份认同的话,那么无论你做什么,你的力量都会非常地强大。每一个角色都是虚构的自我感,经由它,所有的事都变成是针对个人的,而且还会被心智制造的“渺小我”(little me)和它当时扮演的角色给腐化和扭曲了。在这个世界上,有权力地位的人,像政客,电视人物,商业和宗教的领袖,除了少数几个特立独行的例外,大部分都完全地认同自己的角色,他们也许被视为VIP重要角色
&这个小节一开始就打了我们一闷棍子。

没有了我这个角色,我的行动更有力量,更有效果,更能有创造感。你和你的行动合二为一,全心全意,全力以赴。

如果你做销售,你当老师,你是心理咨询师,你是协和医院的医生,你按照这个思路去做你的工作,你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你的学生和病人、客户看到你的时候,他们看到的是谁?
我不知道做我自己是什么意思!”如果你可以完全接受不知道自己是谁这件事情的话,那么剩下来的就是你是谁的真貌了一那个在人性之后的本体,纯粹潜能的领域(field of pure potentiality),而不是一些已经被定义了的东西。
放弃定义你自己-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来说。你不但不会灭亡,反而还会重生。同时,不要在意别人怎么定义你。当他们定义你的时候,他们其实是在为自己设限,所以这是他们的问题。当你与他人互动的时候,不要只是扮演一个角色或提供一个功能,而要成为一个有意识临在的领域。
&这段话会让我们想到刚刚读过的《四个约定》。

定义,是一个答案,是一个终结,是一个句号,是你离开漫长的趣味盎然的蜿蜒河流到了岸上,你结束了旅程。结束旅程意味着什么?

曾经有一个村子,出现了一个妓女。村长、民兵干部、武装部长、妇女主任等人把这个妓女抓了起来,扭送到一个智慧的老人那里,要求审判定罪。智慧老人反问这些村干部:“你们看看你们自己有没有罪啊?”大家都不做声,过了一会各自散去。妓女说那我怎么办?智慧老人说我也不定你的罪,你也回去。

角色扮演造成了一种局限、自我设定。放弃角色定义,你就有了生命喜悦的可能性,有了临在感,有了值得期待的未来——,未来是改变的方向。

“你这个死不改悔的。”
“你总是这样。”
“你一直这样,从结婚到现在。”
“我瞎了眼,和你在一起。”
“打死你,你怎么不听话啊,娘都操碎了心。”
“你是死猪啊!”
“我就是苦命人。”

这些句子,如此熟悉,如此现实。

《新世界》值得我们阅读,慢慢读的原因在这里。你如果听书,你永远听不出来其中的含义。你如果像某些人说的一年读200本书,你就去看看他们读的书是如何的浅薄和无聊。
&《新世界》第97页到第103页。

正如多年前第一次阅读《新世界》一样,我相信,你如果也是第一次阅读,一定会失去耐心。作者不断阐释小我的各种变化形式,一次又一次通过各个方面(案例)来引导我们发现小我的本质,这是真正的自我探索之路。困难的原因是我们的教育几乎不会教我们如何认识自己,我们自己也极为缺乏相关的训练。

失去阅读的耐心,是正常的。我们这个时代,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愿意做出努力来发现自己,因而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对的:一个更好的自己,才有更好的生活。我们的时代正好反过来:更好的生活快点到来。却从不过问我们要怎样才能够创造更好的生活,稳定的持续的充满意义和幸福感的。

没有了自我生命的更新,生活的更新只是一种幻想。

小我再一次出现:忽略自己的本质,盲从(无意识的)于社会文化的定义。你如果没有1亿的存款,你就不是中产阶级。很显然,房子车子等等,包括一年读200本书,一次又一次促使你越来越远离你自己的本体。焦灼、艰辛、忧郁等等由此发生。
&“病态的小我”
“像背景般的不快乐”
“快乐的秘密”

得谢谢作者设定的这样的小节标题,我们能够进入到文本的世界:有一个路牌,告诉我们这里要小心,再走一段,就要停留下来。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是《大学》一开始的一段话。止,就像股市的止损一样,意味着你不再往前,不再深陷在小我的世界。有了止,——中断、停止,你才能安定下来。

我举个你换电灯泡的例子。你换之前,一定先关掉开关。这会让你放心。关开关,就是止。英文用off,开用on,更好理解。

作者说:“平静就是小我的终结。”

所以,作者说“无意识生活的本质”就是看不见你自己。你在和你爱人吵架的时候,你一直强调这样一个观念:我没有错,我怎么可能是错的。搞清楚啊,是你的错。都是你的错。妈的。

第103页,讲到“观照”。

《金刚经》里面有一句话“照见五蕴皆空”。(以后我会和伙伴们分享)“照见”是根本,后面的内容(空不空)不重要。照见,是主动的,有意识的,觉醒的,察觉的,积极的,清澈透明的。就像你看见井水一样。浑水摸鱼,是因为浑水让鱼不舒服。如果你让自己在浑水中(小我),你就是晕的,晕就容易倒,容易发生偏执。

读《新世界》,这样读,就恍然舒服得很,而且很美很美。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