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章第一】道•不可以无始

【原始章第一】道•不可以无始

00:00
04:48
《素书》第一章 原始章

【原文】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译文】

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是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

道:是自然和人事发展的变化规律,是宇宙运行和社会前进的准则。

德:就是人的德行、品质、修养,是人的综合素质体现也是为人处事的标准。

仁:所谓仁者爱人,仁,就是仁爱,对家人朋友陌生人的爱和宽容。

义:是社会的正义是人们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礼是待人处事的礼仪和礼节是文明的表征。

【原文】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译文】

所谓道,就是人所走的道路。但万事万物却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天有昼夜四时的变化规律,这是天理自然之道;大地也是按照四时节气生长荣枯,这是地利自然之道;人如果能遵守世间的伦理道德,同时上顺天时下、查地利。,掌握了人世之间的自然之道,就可以成就一切事情。

【原文】

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译文】

所谓德就是人的所得,让世间万物各得其所,得到他所希望得到的。

有所求就是欲望,有欲望而不能实现,就是不德。欲望的实现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不能疯狂的没有原则的索取,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讲道德的人,尽管费尽心机,他的欲望终将落空,只有以道德为立身处事的根本,才能有求必应、心想事成。遵守这样的法则,大欲求必有大成就,小欲求也有小成就,从自身的修养到万事万物,没有不能得到的。

【原文】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慧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

【译文】

所谓仁,是指对事物和人类有亲切的感情和关怀,有慈悲恻隐的心肠,让万事万物都能够遂随其所愿,有所成就。

所以真正的人道要具有宏大的悲天悯人的胸怀是让天下人各安其位,各得其所,都能有生的快乐。

【原文】

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译文】

所谓义,就是对功过是非的判断要公平、合理、适宜。做了好事有功就应该奖励,反之做了恶事有过就应该惩罚。

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译文】

所谓礼,就是做人处事的规矩和法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讲理、不明理就不是一个成熟的人,一个社会失去了礼的约束和规范,就会陷入秩序的混乱和精神的迷失 。

【原文】

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

【译文】

上述的道、德、仁、义、礼是做人的,根本要成为一个成熟的成功的人,上述五点缺一不可。

【原文】

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

【译文】

自古以来,成名立业的伟大人物,对事业、国家的兴盛与衰败的原因看得很明白,对成功和失败的法则也都有深刻的体察。他们既能预测未来的趋势,又能洞悉兴亡成败、治乱去留的玄机,由于主观和客观的规律,时势变幻的奥妙洞若观火,所以天下的兴亡就像掌握在他的手中一样。

【原文】

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

【译文】

所以,人中之龙,都怀抱利器,悄悄地潜伏着,等待风云际会。修养自己,等待振兴的时机。如果时机到了,能够达到极高的地位,建立伟大的功勋,就迅速出击。但如果一直都没有这样的机会,就不如隐姓埋名,不伤害自己。德行足够高的人,尽管不能。在当世建功立业,也能够名垂千史。

历史上的成功者都不会违背时势、率意妄动,倘若时机不成熟,便甘于寂寞,静观其变,可见机遇、局势,对有志者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机会,没有好的形势和环境,就必须懂得守拙、隐忍之道,不能强求。所谓人不能与命争,否则只能伤害自身。天寒地冻的时候,后稷也不播种,播种必须等到春天,因此智慧再高的人,没有机会也不会成功。

人生有限,时空无涯,是有不至,运有穷通。所以历史上不乏才德超群而终身怀才不遇的高人。但其道愈高,其德愈远,其行愈清,其英明也愈为后世所重,所以,只要道德高尚,无论穷与通,都会千古流芳,彪炳史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流体的猫猫

    背景音乐配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