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去饭店洗碗,职业介绍所找工作的“年轻老人”们:真的闲不住

58岁去饭店洗碗,职业介绍所找工作的“年轻老人”们:真的闲不住

00:00
07:59

杭州滨江的李女士,这个五一假期的尾巴上,在家边地铁站遇到一个衢州大姐问路。

大姐58岁,最小的孩子也25岁了。她笑着说自己在家闲不住,就来杭州打工。“刚刚在中介那里找了一家城北饭店,干洗碗工,一天能赚一两百元。”

“生活就是奋斗出来的。”看着眼前乐观的大姐,李女士感慨不已。她把这事发到了网上,引来不少共情的评论。

李女士也有个同款父亲,70多岁不退休,继续到工厂做工。她发现,在浙江农村,很多六七十岁的老人仍坚持干活。这种吃苦耐劳,勤劳肯干的精神,大概刻进了老一辈人的基因里。

最近网上出现了“年轻老人”的概念,大意指年龄为55至70岁,身体健康,活力充沛,社会参与感强的一群人。

5月6日下午,潮新闻记者走访衢州大姐找工作的滨江职业介绍中心,也记录下了更多“年轻老人”的故事。

方力 摄

这家职业介绍所不好找,但老客很多

地图显示,滨江职业介绍中心位于滨江区南环路。

记者坐地铁到伟业路站,步行十多分钟显示接近目的地,但在周围找了许久,硬是没有找到招牌。猛然抬头,才发现一处小平房的墙面上写着“滨江职业介绍中心”几个褪色的大字。跟旁边小饭店打听,得知这个小平房已经出租,早已不是什么“职业介绍所”。

方力 摄

绕着小平房继续转,终于发现一排老旧的店面房,有餐饮、职业介绍、家政服务等等。

方力 摄

“这里十多年前很热闹,是个找工作的市场,聚集了很多职业介绍小店,后来拆迁,逐渐没落了,很多店都搬走了,只剩几家。”一位男店主给记者指引了一家仍坚持营业的小店。他说,能出来闯的叔叔阿姨都很厉害,人生地不熟都能找过来,应该大部分是老客介绍的。

这家小店着实不起眼,卷帘门上贴了几张找工信息的白纸,店最多七八平米,随意散落了一张桌子,几把椅子。每隔一会儿,就有阿姨模样的人到来。

在她们眼里,这家店就像是老朋友,很普通很接地气。“我上工时间没到,来这里休息一下。”一位大姐正坐在沙发上歇脚。

方力 摄

“只要东家同意,我什么活都会干”

很快,一位约莫30多岁女子走到店里。“她是老板,做这行十多年了,我到杭州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她找的,我们都叫她‘妹妹’。”大姐介绍。

“妹妹”留着利落的短发,穿一身黑色连衣裙。

她告诉记者,50岁以上的人来找工的确非常多,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工种不算多,主要是保洁员或洗碗工,工资每月4000到4200元,钱要更多一点就是做家政,但是东家要求比较高,首先年龄是一道坎。“我介绍成功一个,收200元。”

正说着,56岁的姚大姐停好电瓶车走进来。“都两天了,还没找到下一个工作。”

大姐问了最新情况,有点焦虑。

细问才知道,她原来是住家保姆,因为东家来了自家老人,作为帮手的她就被辞退了,前几天回了老家,但“五一”没过完就回杭州了。

“我闲不住,休息一天就少几百元,想早点上工。”姚大姐一家租住在联庄一带,在杭州做工十多年了,做家务带孩子,或是工地烧饭都行。

“住家保姆收入有8000元,比洗碗强多了,只要东家愿意,我什么活都会干的。”姚大姐说,只要勤劳肯定有活干,就是自己年龄偏大一点,东家会挑。以前拼命干是为了子女,现在主要想给自己攒一点养老钱,不给子女添负担。“我有力气能做事,不想靠子女养老。我老公大我好几岁,也还在工地上干活。”

方力 摄

“我现在去帮女儿干点事情。”说着,姚大姐戴上工地帽,骑上电瓶车匆匆离开。

“能不能呼吁一下,对用工年龄宽容一点”

姚大姐前脚刚走,后脚又来了一位穿蓝色防晒服的大姐。

方力 摄

“如果人家嫌我年龄大,怎么办?”

“一般不会的,如果不行,我们再找。”

大姐也是来“灵市面”的。

“不工作靠什么?这些大姐年纪不算大,很能吃苦,有很多是闲着不舒服要找事做。省外安徽、河南的老人很多,省内的也有。”大姐们口中的“妹妹”这样说。

陆续有两位大姐熟门熟路地走进店里,得知记者采访,纷纷提出“年龄”这个痛点。

“现在70后都50岁出头了,能不能帮我们呼吁一下,放宽一点用工年龄限制?”

“我很吃亏,身份证上写大了6岁,其实我只有50多岁。”一位大姐叹气,她十多年前就到滨江职业介绍所这家店里找工作,这么多年看着店老板女儿长大了。随着年纪大起来,找工便有些不易。

“很多工作都要求50岁以内优先,而且人家只认身份证,我怎么解释也没用。”

“我们50多岁有力气有经验,也很有活力,真的闲不住,能不能给我们一个机会。”另一位大姐附和。

还在打拼的“年轻老人”,你身边有吗?

事实上,李女士的帖子下,就活跃着不少“年轻老人”打拼的身影——

“我婆婆70岁,村里小工厂打了一份工,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回去看她,还要预约见面时间。”

“我爸爸退休了在家小区做保安,闲不住的。”

“我妈67岁去给一个工地煮饭,哪里有零工还要抢着去。”

“我爸爸69岁还在开店,早出晚归。”

“我妈71岁,爱好一切新鲜事物,抖音什么都会,她也喜欢去附近工厂打工,她说可以交到朋友,还有话题可以聊,每天很开心,不在乎赚多少钱。”

……

“他们是真的停不下来。”李女士没有预料到网友们都那么有共鸣。有网友评论“在浙江58岁还想奋斗起码二十年,那时候才感觉真的老了”,也有网友“为敢打敢拼,自强不息的精神点赞”。

对于“年轻老人”这一概念,你有什么想法?你身边有这样爱拼爱奋斗闲不住的老人吗?欢迎留言。

“转载请注明出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