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1月,32岁的作家丁玲在南京逃脱了国民党特务机构的绑架和软禁,并在中共地下党的帮助下,辗转奔赴陕北保安,成为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后,知名作家参加革命队伍的第一人。
毛泽东对丁玲的到来十分高兴,不仅亲自接见了她,还专门为她写了一首《临江仙·给丁玲同志》:
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
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丁玲到陕北后,并不满足于留在后方,她主动申请去前线体验生活,毛泽东同意了他的请求。这年12月下旬,丁玲跟随部队到达了靠近甘肃凤翔的红军前敌指挥部,总指挥彭德怀热情地接待了她。
彭德怀和丁玲都是湖南人,他们共叙乡情后,彭德怀对丁玲说:“作家应该到部队,到前线,真实地感受一下战地生活,看看红军战士们英勇杀敌的战斗场面,这样才能写出真实作品,去感动和动员全国人民。我们的红军战士太可爱了,太伟大了。你们作家应该写他们,歌颂他们。”
这天彭德怀又给丁玲讲了几个红军的英雄故事,丁玲听后十分感动,认真地用笔记了下来。谈话结束后,彭德怀送给丁玲一件皮大衣,丁玲则回赠给彭德怀自己的小说集《水》。
此后的一段日子里,丁玲一直在前线观察和走访,搜寻写作素材,她发现彭德怀并不像传说中那样脾气暴躁,生活中的彭德怀一点架子也没有,对战士们也非常关心。
有一次,彭德怀送给丁玲一双粗毛线袜子,但丁玲的鞋子小,穿不下,就把袜子退还给了彭德怀。彭德怀风趣地说:“你看不起我的袜子,过一段时间你就晓得这是个好东西了,你还要不到了呢!”
丁玲在前方待了差不多1个月,于1937年1月下旬回到了保安。2月3日,丁玲在《新中华报·副刊》上发表了文章《彭德怀速写》,还专门配了一幅她画的彭德怀速写像,文章对彭德怀的描写十分传神,有一段是这么写的:
穿的是最普通的红军装束,但在灰色布的表面上,簿薄浮着一层黄的泥灰和黑色的油,显得很旧,而且不大合身,不过他似乎从来都没有感觉到。脸色是看不清的,因为常常有许多被寒风所摧裂的小口布满着,但在这不算漂亮的脸上有两个黑的、活泼的眼珠转动,看得见有在成人的脸上找不到的天真和天真的顽皮。还有一张颇大的嘴,充分表示着顽强,这是属于革命的无产阶级的顽强的神情。
丁玲的这篇文章发表以后,受到了红军广大官兵的好评,但也让人引发了许多遐想:丁玲是个单身女作家,彭德怀又是个“光棍”将军,丁玲为什么要写文章歌颂彭德怀呢?该不会是爱上他了吧?
不久以后,保安城里传出了彭德怀即将和丁玲结婚的传闻,这在当时可谓是十分稀奇,因为彭德怀在他的多年红军生涯中,还从来没传出过“绯闻”,大家在惊奇之余,又都在为他和丁玲祝福。
后来周恩来也听说了此事,他用开玩笑的口吻问彭德怀:“你俩的事何时办?”
彭德怀老老实实地回答说:“唉,没得那回子事么!”
彭德怀说的是实情,虽然他和丁玲都互相欣赏,但那并不是爱情。
丁玲后来对自己的丈夫陈明说过:“如果我和彭德怀结合,只能做一个官太太,但我只想当作家,所以这事是搞不成的。”
这是丁玲的真实想法,她作为一个作家,渴望的是创作的自由,如果真当了彭德怀的妻子,身份就不一样了,这会对她的创作带来诸多限制,她肯定是接受不了的。
彭德怀当时也不可能接受丁玲,因为他一直在等自己的妻子刘坤模。刘坤模是彭德怀在1922年娶的妻子,1928年,彭德怀在发动平江起义前,为防不测,没有把自己的计划告诉刘坤模,并在出发前把她送回了湘潭。
彭德怀在平江发动起义以后,蒋介石非常恼怒,他不仅悬赏10万大洋买彭德怀的人头,还派兵抓他的家属。刘坤模不得不东躲西藏,她就这样和彭德怀失去了联系。
这么多年来,彭德怀一直在等着刘坤模,在延安时,曾有一位外国女记者向他表白说:“我爱你!”但彭德怀却拒绝说:“你爱我,我很感激。但是我不爱你。”
直到1937年11月,刘坤模才来到延安,见到了彭德怀,但两人最终没有破镜重圆,这是后话。
丁玲虽然没能和彭德怀结合,但她在1942年找到了自己一生的伴侣、著名作家陈明,两人一起走过了44年的婚姻生活,直到丁玲去世,这也算是一种幸运吧!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