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5世界军事百科全书第三十四集2024-5-3

17-75世界军事百科全书第三十四集2024-5-3

00:00
24:52
341月29日20时许,中日代表达成协议,定于21日起停火。但是,在停火期间,日军仍不断向我军发射冷枪冷地,并急速调集援兵来沪。30日,日军“龙田”号巡洋舰及社26驱逐舰大队,运送往世保第3海军陆战队474人抵沪。1月31日至2月l日,日军第1航空战队的“加贺”号、“凤翔”号2艘航空母舰及第2驱逐舰大队到达长江口,又送来陆战队1个大队。2月2日,日本叶军为编第3舰队,任命野村吉三郎海军中将为司令官。他以“出云”巡洋舰为旗舰,来华直接指挥第1遣外舰队的侵略行动。2日下午,日军从四川北路向中中国军队发动进攻。在狄思威路、天通庵路发生激战,1架前来轰炸的敌机被击落。在此期间,以蒋光鼐为总指挥、以蔡廷锴为军长的第19路军也将在沪宁沿线的第60师、第61师部队急调上海布防。
2月3日8时,日军进攻闸北青云路、六三园。10时,日军第26驱逐舰大队及第3战队的“那珂”号、“阿武隈”号、“由良”号等38艘巡洋舰,在5架飞机的支援下攻击吴淞炮台。炮台守军奋力还击,击中了3艘敌舰,击落1架敌机。2月4日,日舰以猛烈炮火击毁吴淞炮台的6门要塞炮,守备营溃散。日军攻占炮台后不久,第19路军第156旅组织反击,夺回了炮台,并击伤敌舰2艘。在闸北,日军占领商务印书馆后,于傍晚撤出。2月5日,日军派出大批海军飞机,轰炸我军阵地和铁路线。中国空军起飞迎战,在真茹上空同敌“凤翔”号舰载战斗机群展开了两军之间的第一次空战。
2月7日,日本海军第2舰队的第2驱逐舰战队和第4战队护送首批陆军——第24混成旅团以及横须贺第5海军陆战队抵达吴淞口。日军在沪的海军陆战队向黄浦江南岸发动进攻,以便掩护前来增援的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在吴淞码头上岸。此后,在沪的日本海、陆部队统由乘“出云”号到达上海的野村吉三郎指挥。与此同时,中国军队也调整了部署:第198路军第78师第156旅的第5团防守吴淞和宝山,第6团担任大场至真茹车站一线的警戒;第155旅的第1、第2团在真茹附近集结,第3团担任北新泾至二茹一线的警戒;第61师的第121旅和第22旅,由南翔分别推进到大场、刘家行地区,并从第121旅中抽出1个团担任江湾的警戒,从第122旅中抽出1个团担任浏河、川沙口一带的警戒;第60师守备闸北至河湾一线;第5军第88师独立旅及宪兵第6团守卫南市、龙华、虹桥、北新汪一线;第5军第88师和第87师第261旅在南翔地区待命,作为总预备队,统归蒋光鼐指挥。
2月8日,日军陆战队的大炮和海军飞机对闸北进行狂轰滥炸。敌陆军第24旅团向吴淞连续发起冲锋达10余次,均被击退。有一部日军从纪家桥渡河蕴藻浜,企图偷袭守军侧后,被发现后也被击退,为了加强胡家庄在沿蕴藻浜至吴淞一线的防御,第61师将第122旅的第6团从刘家行调到杨家行。12日,我军第261旅由南翔进至嘉定,并派出1个团接防罗店。当夜,日军第14联队第2大队在纪家桥附近架桥。13日拂晓开始渡河,占领了部分阵地。我军第122旅从三面包围了过河敌军。敌第24联队第1大队前来援救。在中国军队的勇猛打击下,两个大队的残余敌兵撤回吴凇。是日,植田谦吉中将率领日本陆军第9师团司令部、直属队及第6、第181旅团,在海军第2驱逐舰战队的护送下抵达吴淞口。此后,入侵融沪的陆上部队改由植口谦吉师团长指挥,而海上部队仍由野村吉三郎统辖。其陆上态势是:陆战队在闸北,第9师团进入八字桥至江湾一线,第24旅团在张华浜至蕴藻浜一线。
中国第19路军于14日分3路包围跑马场一带日军,经4个小时血战,攻克敌阵地,缴获野炮8门。这时,率领中国第5军后续部队及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的张治中军长赶到上海,担任左翼军指挥。18日前,中国军队的布防进行了如下调整:以第19路上的第60师、第61师、第78师及第5军的第88师独立旅、宪兵第6团为右翼军,在蔡廷锴指挥下,防守南市、龙华、北新径、真茹、北站、八字桥、江湾一线;以第5军的第87师,第88师和第19路军的第156旅以及教导总队为左翼军,在张治中指挥下,防守江湾北端、庙行、蕴藻浜北岸、吴凇一线,另以一部在罗店、浏河、川沙日江岸担任警戒;总指挥蒋光鼐坐镇南翔。上海民众组织义勇军积极参战和支前。
18日,中日代表会谈未能取得一致意见。植田谦吉向蔡廷锴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中国车队在20日7时之前从闸北——吴凇一线阵地后撤20公里,遭到蔡廷锴的严正拒绝。
19日,植田谦吉向所属部队下达进攻命令。但有一架日军飞机却于这天飞临上海上空散发了大量号召日军反战的传单,并炸毁了靶场附近的日军营房。20日7时30分,日军在飞机、舰炮和陆炮的火力支援下,向闸北——吴淞一线发动全线总攻。敌人攻击的重点是庙行和江湾,企图中间突破,横扫闸北和吴淞。日海军第3战队的3艘巡洋舰以及2艘上逐舰炮击狮子林炮台和浏河镇,日第1驱逐舰战队的几艘驱逐舰攻击吴凇守军,以配合总攻。江湾守军3次击退敌第9师团4000余人和20辆坦克的进攻,炸毁敌坦克4辆。庙行守军也击退了敌2000余人的进攻。日海军陆战队对闸北的进犯,同样没有获得成功。日军第9师团司令部进至复旦大学就近指挥。敌军的攻击,直到21日仍无大的进展。突入孙家宅一带的日军第35联队,也遇到了空军的猛烈阻击,伤亡惨重。
22日,日军再次发动全线总攻。其第9师团主力猛攻江湾,第24旅团直扑庙行,海军陆战队攻击闸北。敌第24旅团冲人麦家宅守军阵地,企图直取大场,切断闸北——吴淞之间的联系。守军第88师浴血奋战,伤亡很大。我左翼军急调教导总队、第87师第259旅第518团实施反击,并以第61师第122旅的2个团从竹园墩出击,以第87师第261旅的4个营由纪家桥渡河抄敌侧背,三面夹击,歼敌一部,其余敌兵向南溃逃。守军恢复阵地后,由第259旅、第61师的3个团、第88师独立旅的1个团接防,第88师撤至庙行西南休整。这一天,中国军队共歼敌800余人,击毁坦克2辆,俘获装甲车1辆、野战炮20门,守军牺牲2000余人。敌“加贺”号航空母舰的飞行队长生田大尉在率队袭击苏州机场时,其座机被中国空军的美籍飞行员肖特击中,机毁人亡。后来,肖特也在空战中为保卫中国而献身。
日军这次总攻失败后,经过两天的休整与准备,又于25日发动了新的攻势。首先以海、陆军飞机向守军阵地实施航空火力准备,接着以各种火炮压制麦家宅、金家塘一带阵地,随后由步兵发起冲锋,占领了这两处的阵地。中国军队分3路从江湾、庙行、小场庙实施反击,经过激战基本上恢复了阵地。但是,为了改善防御态势和收缩兵力,守军于26日晨主动放弃江湾突出部阵地,退至金家塘—竹园墩一线。
日本海军飞机于26日袭击杭州军用机场,中国飞机奋起迎战,击落敌攻击机2架。吴淞、狮子林等地的中国炮兵也同日舰进行了激烈的炮线。27日,日军从江湾镇方向突破,守军第61师伤亡过重,后撤休整,防务由第88师和第87师部队接替。日军仍不能继续向前推进。
由于侵略军前进受阻,日军统帅部派第11师团前来增援。该师团的先遣部队在海军第2驱逐舰战队的护送下,于28日抵达吴淞。次日,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官白川义则大将率领司令部、直属部队和第11师团主力,在海军第4战队护送下,到达长江口,接替植田谦吉任侵沪日军最高指挥官。在日军大量增兵的形势下,中国当局却未向上海派兵增援。敌第11师团进抵上海后,立即发动进攻,并攻占了芦窝湾。敌陆战队在八字桥附近同守军进行拉锯战,守军阵地三失三得,双方伤亡很大。与此同时,日舰炮击七丫口等地,击毁了狮子林炮台,并派飞机在测河附近上空侦察登陆点,还派3艘日舰驶至杭州湾乍浦海面活动,以转移视线。
3月1日拂晓,日军第9师团、第24旅团以及海军陆战队又向庙行、江湾以西和闸北等地发动猛攻。日舰向狮子林、杨林口、七丫口守军实施炮击,日机也向守军阵地投下了大量炸弹。敌第11师团主力乘坐第3战队和第1驱逐舰战队的军舰溯江而上,在七丫口附近登陆。当时,在七丫口、杨林口、浏河和小川沙绵延20公里江防线上,仅有教导总队1个营及义勇军守卫,兵力单薄。江防守军虽拼力抵御,但很快就被强敌突破了防御阵地。中国军队指挥部急调在田湾、唐桥的第261旅驰援。但该部仅有11辆汽车,沿途又遭敌机轰炸,直至18时,才有1个团赶到浏河。
这时,敌军已全部上岸,并占领了浮桥、茜泾营。这里的守军腹背受敌,闸北——庙行前线也伤亡剧增,援兵无望,遂于23时放弃阵地,向黄波、方太、嘉定、太仓一线退却,后又撤至昆山———常熟一线。3月2日,敌第11师团攻占了浏河,第9师团占领了大场,海军陆战队占领了闸北。次日,日海军陆战队在飞机、舰炮的火力支援下,攻占了吴淞炮台。敌第9师团占领了真茹,并协同第24旅团占领了南翔。日军第1师团的第22联队从南门攻进嘉定。中国军队退到第2道防线,即青阳江以西,昆山、福山一线。日军占据浏河、嘉定、南翔、真茹一线后,停止前进,对占领区进行“扫荡”。3月8日14时,白川义则发表《停火声明》。6日,蒋光鼐发表《停火布告》。6日起,日本增援部队第1师团陆续在吴淞上岸。7日双方开始停战。
5月5日,中日代表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规定中国军队留驻原地,不能进入上海,日本海军陆战队撤回虹口,陆军离沪。
在这次战役中,日本陆军亡620人,伤1622人;海军亡149人,伤700人,占参战人员的17%。中国军队亡4086人,伤8584人,失踪756人,占参战人员的22%,另有市民伤亡1.5万人以上。中国军民这次抗击日军登陆的作战,虽然没有取得预期的胜利,但却有力地打击了侵略者,使其三易指挥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推动了我国抗日救亡运动的进一步高涨。
查科战争
查科战争指玻利维亚和巴拉圭两国之间为争夺20年代发现的石油产地查科省而进行的战争。早在1927~1928年就曾发生过武装冲突,1932年7月爆发了这场战争。战争进程中,美国公开支援玻利维亚并供应武器,因为美国垄断组织与这个国家的经济有密切联系。巴拉圭处于从属英国的地位,因而得到英国的支持和军事援助。
截至1934年6月,巴拉圭军队控制了大部争议地区。1935年6月,经美国、阿根廷、巴西、秘鲁、乌拉圭和智利等国的调停,签订了停战协定。战争消耗了两国资源,使玻利维亚和巴拉圭国内局势急剧恶化,双方均遭到重大损失。1939年7月,签订和平条约,据此,大部争议地区归巴拉圭所有,但从40年代起,美国石油垄断组织却控制了这一地区。
西班牙人民民族革命战争
西班牙人民民族革命战争是与反对德国、意大利和葡萄牙等法西斯国家侵略的民族解放斗争交织在一起的西班牙人民民主革命。
1931年4月在西班牙发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联合成为人民阵线的西班牙民主力量在1936年2月的国会选举中获胜,组成了共和国政府。但是西班牙反动派依仗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支持策划了反对共和国的军事阴谋。1936年7月17日驻扎在西属摩洛哥的部队发生叛乱,次日西班牙各大城市也都爆发了叛乱。法西斯阴谋家们把大部分军队拉到了自己一方。叛军利用叛乱的突然性和共和国政府的犹豫不决,占领了西属摩洛哥、加那利群岛和巴利阿里群岛,并在西班牙北部和西南部的一些省修筑了防御工事。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在西班牙共产党的号召下起来保卫共和国。民军部队和忠于共和国的部队经过顽强战斗,粉碎了在马德里、巴塞罗娜、巴伦西亚、卡塔黑纳、马拉加、毕尔巴鄂以及在国内其他各大中心城市叛乱的守备部队。
叛乱者处于危机之中,他们只控制了几个经济落后的省:南方的安达卢西亚和北方的加利西亚、纳瓦拉、旧卡斯蒂利亚。而国内所有大的工业和政治中心,主要海港、基本交通线和最重要的农业区都在共和国控制区内。然而西班牙政府没有抓紧时机彻底粉碎叛军。佛朗哥分子得到了德国、意大利、葡萄牙等法西斯列强的经济和军事援助。英、法、美三国政府也对西班牙共和国采取敌视立场。他们宣布了“不干涉”西班牙内部事务的政策,而实质上是为扼杀西班牙的民主制度推波助澜。西班牙共和国处在经济封锁之中。
叛军依靠法西斯大国的援助于1936年8月初开始沿葡萄牙边界向卡塞雷斯和巴达霍斯方向发动进攻。1936年9月中旬起马德里成了紧张争夺的目标。在通往西班牙首都的远近接近地上展开的激烈战斗表明,共和国方面不仅有可能击退叛军,而且能够彻底粉碎他们。法西斯大国担心叛军遭致失败,决定公开插手西班牙的国内战争。1936年11月18日德国和意大利断绝了与共和国政府的外交关系并且承认佛朗哥为西班牙政府首脑。在短期内调往西班牙的外国部队竟达5方多人,其中包括意大利常规军2.5万人和德国“鹰”军团编成内的近1万人。随后干涉军的力量又迅速增长。1936~1939年共有30多万干涉者士兵在西班牙作战,其中德国5万、意大利15万、葡萄牙2万、摩洛哥约9万以及其他国家的法西斯集群。战争头两年内德国和意大利向佛朗哥提供了1650架飞机、1150辆坦克和装甲车、2700门火炮、数十万支步枪、750万发炮弹、1.7万枚航空炸弹、7600多辆汽车和大量军需品。意大利和德国的武装干涉改变了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军事优势转到佛朗哥分子一边。
1937年1~2月叛乱者和武装干涉者两次试图夺取马德里都没有成功。在中部战线、南部战线、特别在马德里附近,未经严格训练的民军部队在激战过程中改编为正规的人民军。这支军队不仅坚守了马德里,在哈拉马河使敌人遭受重大损失,而且在瓜达拉哈拉粉碎了意大利远征军。这些胜利证明了西班牙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政策是正确的。
西班牙人民反对法西斯联军的战争赢得了民主力量、全世界共产主义和工人运动的支持和竭尽全力的援助。世界上54个国家的4.2万名国际主义志愿者抵达西班牙,其中大部分人加入了国际纵队和3个国际营。为了有效地帮助西班牙人民,共产国际和各国共产党把一些积极的反法西斯战士派往西班牙,如:陶里亚蒂、达列姆、柯都维亚、隆哥、布克、拜姆勒、科尔、孔特鲁拉斯、施泰恩、赖谢尔、斯弗契夫斯基、明尼希、乔皮奇、帕罗维奇、季米特洛夫、扎尔卡、盖尔、雷恩、福克斯等。苏联人民忠实地遵循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站在西班牙共和国保卫者的最前列。苏联把反对法西斯侵略看作是全体进步人类的共同事业。
仅在1936年苏联人民就募集了6160万卢布作为援助西班牙共和国的资金,而苏联政府向西班牙共和国提供了8500万美元的贷款。在近3年期间内苏联冲破法西斯强国对西班牙共和国的封锁,除了向共和国提供粮食、药品和工厂设备以外,还提供了648架飞机、407辆坦克和装甲车、1186门火炮、2万余挺机枪和近50万支步枪。大约3000名苏联志愿者——军事顾问、飞行员、坦克手、水手和其他专业人员曾在共和国军队中英勇奋战。苏联军事专家在创建正规的人民军以及准备并实施反对干涉军和叛军的最重要战役方面给共和国以巨大的帮助。
佛朗哥在马德里附近遭到反击后,根据德军总参谋部的指示把争夺的重心转向西班牙北部,以便占领与共和国分隔的重要工业区——巴斯克和阿斯图里亚斯。在战线的其他一些地段法西斯分子转入防御。1937年年中叛军和干涉军集中兵力转入进攻。有15万名士兵和军官参加了进攻,其中包括10万名意大利人。佛朗哥分子的主要力量集中在毕尔巴鄂方向上。共和国军仅能以临时凑集的6万人的部队对抗进攻之敌,然而他们进行了坚决的抵抗。干涉军向未设防的城市和乡村猛烈实施密集空中突击。1937年4月26日在没有任何军事必要的情况下完全炸毁了格尔尼卡。叛军和干涉军利用无政府主义者的背叛行为而得以突破北线的防御,于6月20日夺取了毕尔巴鄂城,并由此向桑坦德,进而向希洪进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露梅雨子

    简单说两句耐心坚持不懈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