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名画里的战乱与杀戮(《格尔尼卡》等7幅)

86:名画里的战乱与杀戮(《格尔尼卡》等7幅)

00:00
52:15

揭秘历史的战争画卷,艺术如何诉说硝烟背后的悲与壮?战争,是人性的试炼场,也是艺术家笔下的不朽主题。从古老战役的宏大再现,到情感纠葛的战场温柔,再到直面血腥的残酷真相,每一笔都承载沉甸甸的历史与思考。【手机美术馆】带你穿越时空,从阿尔布雷希特的《亚历山大之战》精细构图中,感受古战场的震撼;走进大卫的《萨宾妇女》,揭秘和平诉求背后的情感纠葛;最后,戈雅的《一八零八年五月三日夜枪杀起义者》,直击心灵的残酷,让抗争的勇气跃然画布。这些名作不只是图像,它们是时代的回响,是对和平深切渴望的共鸣。战争与艺术的碰撞,引发无尽省思,邀您一同探寻。

02:26 阿尔特多费尔的绘画杰作:亚历山大之战的细节与壮观之景

04:26 亚历山大与大流士:战争中的巅峰对决,画中的细节之谜

08:22 震撼全场的绘画杰作:亚历山大战胜大流士的壮丽画面

12:34 艺术中的理性与情感:解读大卫的新古典主义绘画作品

16:43 黑色系列壁画:戈雅笔下的马德里起义大屠杀

20:56 艺术中的死亡与毁灭:德拉克洛瓦的绘画风格分析

25:07 国王的绝望与荒淫:毒酒、自杀与床的关系

29:21 血与权力:苏里科夫的近卫军画作中的历史细节

33:33 俄罗斯历史中的政治斗争与绘画:索菲亚、彼得一世和近卫军的故事

37:44 反战主题绘画:战争的祭礼与头骨金字塔的象征意义

41:55 战争的残酷性:毕加索作品中的反战立场

46:08 人间悲剧的控诉:格尔尼卡画作中的痛苦与希望


第一幅:阿尔布雷希特·阿尔特多费尔(Albrecht Altdorfer)的《亚历山大之战》,1529年, 158.4 厘米 × 120.3 厘米,慕尼黑老绘画陈列馆




第二幅:雅克-路易·大卫《劫掠萨宾妇女》,385 cm×522 cm,1799年画完,收藏于卢浮宫


附,普桑的《劫掠萨宾妇女》,154.6 x 209.9 厘米,收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第三幅:戈雅《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266×345厘米,收藏于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


附1,马奈《处决马克西米利安》


附2,毕加索《朝鲜大屠杀》



第四幅:德拉克洛瓦《萨丹纳帕勒斯之死》,1827年,392 cm × 496 cm,收藏于卢浮宫



第五幅:苏里科夫《近卫军临刑前的早晨》,218×375厘米,1881年,藏于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馆



第六幅:魏列夏庚(Vasily Petrovich Vereshchagin,又译“韦列夏金”)《战争的祭礼》,127 × 197 厘米,藏于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馆



第七幅:毕加索《格尔尼卡》,1937年,350×780厘米,藏于马德里索菲亚王后艺术中心


局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老吴艺术笔记

    片头片尾曲:曹英沃-Code Name

  • wendy670907

    老吴,这样串起来讲画的形式不错哦。除了《战争的祭礼》没看过,其他几幅都看了。

    老吴艺术笔记 回复 @wendy670907: 可能是当时借出去外展了

  • 悠然悠然看见南山

    这种有主题的介绍很棒!希望有后续

    老吴艺术笔记 回复 @悠然悠然看见南山:

  • 悠然悠然看见南山

    吴老师的更新是节日的小惊喜

  • GrandsomeGNiu

    终于等到了更新!

  • 白花言

    更新了 吴老师今年的旅行计划是

    老吴艺术笔记 回复 @白花言: 想去法国,据说他们有可能给个长期签证

  • 青花瓷_1m

    第一排,好开心吴老师又更新啦

  • shesighs

    吴老师的开场白让我心有戚戚:普通小民谁不怕战争,底层生灵涂炭真不只是说说而已;但和平很多时候就是打出来的,是选择也是无奈。 对战争画的感觉也是这样,不喜欢,因为我特别容易代入,看了难受;但又佩服画家的态度,要揭露,要团结大家一起反抗,结束战争。 其中大卫、普桑、德拉克洛瓦那几幅,色彩、情状比较古典,阴暗度没那么强。 我自己是因为老了,经不得吓,但听说小年轻们也拒绝黑暗,寻求安全感。看文要暖文,赏画要暖画,场面可以壮烈,但最好不要幽暗、暴力、惨绝人寰。 这是一个胆小鬼的自白,并同时向创作出战争画的大师们致敬。

    老吴艺术笔记 回复 @shesighs: 对,其实画家也都收着画呐,太残酷了恐怕连小众也无法接受。

  • Naivasha

    老吴

  • huahcaocyan

    谢谢老吴老师! 假期更新,太惊喜啦! 假期快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