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春尽谷雨

菩萨蛮-春尽谷雨

00:00
06:08

《菩萨蛮·春尽谷雨》


陌上闲听风声起,踏泥怜惜落春花。谷雨湿小城,织染绿重重。
倘徉夕阳里,春尽夏渐浓。欲寻阑珊处,静赏炊烟升。


——阳春三月的谷雨,风起水闲,一经努力,便滋润着那些花开又花落一地,把个春深妆扮的好不使人怜悯又爱惜。
几步踏泥在蜿蜒的阡陌上,透过片片绿荫瞭望远去,那缓缓可爱的夕阳余晖,映射着几缕升起的袅袅炊烟,仿佛使人置身于绿意重重仙境的氛围里。
此时,风轻温柔略带凉意,萌萌绿意彰显出来的生机盎然而又有些勃发朝气,十分惹人陶醉痴迷。也会使你、使我在郊游恬静的风中,学会聆听到会心的窃窃私语和高天流云的对话。
啊!适时的谷雨,丰沃着田野上茁壮成长的禾苗,也纵情织染着大地重重绿色的新意,更会给人们带来的是对时空深邃的思考认知。如果此时再倘徉在夕阳西下的余晖里,你也就愈发想去寻一寻那春光乍泄的阑珊处,采撷几片花瓣香缕,尽情地慢慢欣赏那撩人的风吹草动,叶茂葳蕤和袅袅炊烟所带来的农户人家不一样的恬静生活气息。


注:菩萨蛮,词牌名,又名“晚云烘日”和“花间意”等称谓。为双调小令,以五七言句组成,四十四字。始兴唐代,流行于宋。
注:春尽,这里是指春去,是说春天就要结束的意思。此语出自唐 柳宗元诗:“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注;谷雨,是中国二十四节气的第6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名取“雨生百谷”之意,此时降水明显增加,是反映降水现象的一个节气,也是农耕文化对节令的反映。
注:陌上,这里是指田间小路。在中国古代,田间小路东西走向被称为“阡”,南北走向则称为“陌”。因此“陌上”也可以理解为是田间的小路。
注:闲听,这句是指用一种悠闲的心态去聆听春尽飘来的风起声声。
注:怜惜,这里是指用同情的心态去看待春深凋零败落的花。此语出自 唐代 白居易 《晚桃花》诗句:“春深欲落谁怜惜, 白侍郎来折一枝。”
注:湿,是指潮湿含水分多。这句是说进入谷雨,水分增加便使城乡滋润潮湿了许多。
注:绿重重,这里是指各种植物经过雨水的浸润就加显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注:倘徉,这句是说悠闲地行走在夕阳的余晖下。
注:夏渐浓,是说春尽夏天就要慢慢地来临了。
注:欲寻阑珊处,这句是说多么想去再寻找看看已消退的满眼春色。
注:静赏炊烟升,是说让我们尽情地慢慢欣赏农户人家升起的袅袅炊烟所带来不一样的恬静生活气息。


2024年4月28日-青花瓷
.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