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源自哥伦比亚大学并迅速席卷全美的支持巴勒斯坦反战活动如火如荼。咱们的网友纷纷大赞这群美国00后,称他们是“觉醒的一代”,这是“美版的五四运动”,美国将会被这群正义青年带上正道...云云。
有必要先说一下,这位被大量网文描述为哥大女生的被捕抗议者,其实是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一名学生。
不过,即便你可能不愿意接受,或许不爱听,我还是要说一说,如果把时间线拉长,你就会发现,在美国这个“无战不欢”的国家,民间反战运动,特别是青年学生的反战运动,还真不算很稀奇,隔几年就会来一次。
甚至,很早的不说,就对比一下还不算太远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大学生反战运动曾经持续了差不多近20年,规模席卷全国,并跟整个西方世界的青年学生反战运动遥相呼应。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如今的一些咱们耳熟能详,并且名声不怎么样的西方政客大佬,他们当年都曾是“一身正气”的反战学生。
1968年8月28日,芝加哥格兰特公园的反战运动中,很多左翼青年人被防暴警察打的头破血流,其中就包括了21岁的希拉里·罗德姆。婚后,她叫做希拉里·克林顿。
几十年后,希拉里的闺蜜,当年和她并肩游行示威的贝齐·埃布林回忆:
在催泪瓦斯的烟雾中,希拉里被呛的几乎无法呼吸,但还在竭尽全力的喊着——“抛弃约翰逊”,民主党下台“。
也不知道,多年后,已经成为美国民主党大佬的希拉里,是怎么回味半个多世纪前,自己参加芝加哥格兰特公园反战集会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看下面这位一副愤世嫉俗表情的长脸青年人。他是年轻时的约翰·福布斯·克里。
这是1971年4月22日,青年克里作为激进“大学生退伍军人代表”正在参加国会反越战听证会的现场。
约翰·克里是希拉里的接班人——第68任美国国务卿,也是奥巴马政府的第二任国务卿,另外还当过马萨诸塞州参议员、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和拜登总统的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等要职。
阿拉伯之春,颜色革命。特别是如今冲突最为焦灼的中东和乌克兰,这些混乱和战争背后,均跟早前克里在白宫任职时的“努力工作,”有着直接和间接的渊源。
还有下面这位,大家肯定很熟悉了,他是被戏称为美国最乖“工具人”的北约秘书长,来自挪威的斯托尔滕贝格。
但你可能想不到的是,学生时代的斯托尔滕贝格,是个熟读马列著作,非常激进的左翼运动领袖。曾经动辄就上街去激情呼吁什么——挪威应该脱离北约、把美国人赶出去,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挪威,救欧洲等等。甚至,还曾领着一帮队友去砸过美国大使馆。
还是那句老话——也不知道,多年后,已经成为美国最乖“工具人”的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是怎么回味半个多世纪前,自己高呼挪威退出北约,怒砸美国大使馆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无论你愿不愿意接受,但事实就是这样,历来,美国的大学生,尤其是某些名校的大学生,读书时和步入社会后的三观、立场,或许并没有那么始终如一。
屠龙勇者,终成恶龙。
有人会说,学生时讲对错,出社会时讲利弊。做学生的,都比较单纯,一腔初心,只可惜被社会大染缸给带上了邪恶路。
当然,这样的说法也很有道理。但很多时候,除了一腔初心和一身正气,这些大学生反战活动的幕后,其实还都有别的故事。
从哥伦比亚大学的抗议活动中,就可以窥见端倪。
示威的学生几乎人人手中都有象征着支持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头巾,帐篷更是犹如雨后春笋般一夜间就铺满草坪。人员行动有组织有纪律。
还有专门的“慈善组织”他们提供的“食物支援”,品类丰富,营养搭配均衡。
在哥伦比亚大学示威现场,就有几个“食物帐篷”,里面摆满了包装精美的各种速食、新鲜水果和饮料。
如果你再瞧瞧这些食物的细节,就会发现,虽然是速食,但它们可并非那种普通便利店售卖的“垃圾食品”,都是有一定档次的东西。比如价值16美金的鲑鱼三明治、15美元的Kind麦片棒和10美元的烤鸡,以及来自Trader Joe's的花生酱杯、羊角面包、松饼等。再加上水果和咖啡饮料等等,供示威学生们免费享用。
据报道,这些物资主要来自于全美各大学“巴勒斯坦正义学生会”拉来的援助。
而这个“巴勒斯坦正义学生会”在大学中的主要执行者,则为这些学校的各类兄弟会、姐妹会。
比如,本次被捕的哥伦比亚大学女生希尔西,就是哥大“姐妹会”的领袖,她的副手苏厄德,还有一众同时被捕的哥大女生,大部分都是这个“姐妹会”的成员。
跟姐妹会相对应的,则是大学里的——兄弟会。特别是包括美国八大“藤校”在内的著名学府的兄弟会,共走出过48%的美国总统、42%的参议员、30%的众议员和40%的美国最高法院法官。
典型的像耶鲁大学的“骷髅会”,布什家族祖孙三代、前面说的那个约翰·克里国务卿,以及一众美国政商经精英,都是“骷髅会”的成员。
小布什后来的总统竞选对手,来自民主党的克里,他俩大学时还是同一批加入骷髅会的“队友”,曾共同躺在纽黑文市高街的“坟墓”秘室322房间垫着天鹅绒布的棺材里,经历那场相当严苛的“入会考验”。
小布什和克里在骷髅会堂前合影
无论是兄弟会,还是姐妹会。他们都有各自独特的入会仪式,并会给申请者设置了诸多“考验”。
像金融大鳄沃伦·巴菲特。加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阿尔法·西格玛·派”兄弟会时,接到的入会考验为,去百货商店买特大号的女士内衣和内裤......
总的来说,早前的各大美国高校的兄弟会和姐妹会虽然都设有独具特色的考核标准和入会仪式,但却远没如今这般狂野。
1951年,克萨斯州达拉斯市,南卫理公会大学姐妹会成员在宿舍交流心得
美国著名作家,反种族主义研究和政策研究中心创始主任伊布拉布·肯迪,30年前上大学时,就亲眼目睹了一场“精神分裂”般的兄弟会入会仪式,从而果断打消了加入兄弟会的念想。
他回忆说,选择的仪式场地是两块被铁栅栏围起来的篮球场,前辈们会先对新人进行一顿拳打脚踢,美名其曰“考验”,然后又会忽然顿一下,像是换了个人似的与新成员热情拥抱。
其实呢,换做现在,学长给你胖揍一顿然后再扶你起来握手言欢,已经算是相当克制了。还有耶鲁这种躺棺材里说“私密”,宾大去买女士内衣的这类入会考验,那简直就是太温和了。
据2022年《今日美国》报道,过去20年中,美国平均每年都至少发生一起与兄弟会/姐妹会有关的死亡案件。
比如,2021年10月,19岁的丹尼·桑图里在密苏里大学Phi Gamma Delta兄弟会入会仪式上,被灌下1升伏特加后昏迷。经极力抢救,桑图里虽然保住了性命,但落得下身瘫痪,双目失明,并丧失了语言能力,如同一具活死人一般。
同年11月,21岁的帕特·阮更是魂断密歇根州立大学Pi Alpha Phi兄弟会的入会仪式。死因同样是酒精中毒。帕特·阮被发现时,他只穿着一条内裤,周围充斥着恶臭的呕吐物和排泄物。
不过,如果你再仔细看看对比一下那些美国高校兄弟会/姐妹会的情况,就会发现,越顶尖的大学,其实越不会把重点放在狂欢和灌酒上面,而是更多的考量申请者的家庭背景和此同学的个人能力。
美国派兄弟会和姐妹会联谊的场面
哥伦比亚大学的一项研究对9所知名大学的近20万兄弟会/姐妹会成员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74%的受访者来自中产或富裕家庭,仅有18%及6%的受访者出身蓝领工薪家庭和较为贫困的家庭。
首先,美国的藤校都是清一色的私立,学费极为高昂;而且,就算是公立大学也不是免费上的。
比如,中产出身的奥巴马,上哈佛的时候,就是靠的助学贷款。这笔贷款他足足还了21年,43岁才最终还清。4年后,他当了美国总统。
上大学,特别是上名校,这个环节,其实就已经完成了一部分阶级隔离。
然后,在大学里,还要再进行划分。
据前面的那个研究报告显示,算上会费和其他费用,兄弟会/姐妹会成员每学期要向组织缴纳大概500美元至1500美元,而且,越好的学校,会费就越贵。
显然,通过此举,兄弟会/姐妹会筛选掉了大量经济条件不太好,家里没啥背景的学生。
而且,每一个兄弟会/姐妹会都有一套专属仪式、格言、使命和标志。通常,只有当新人顺利通过入会仪式后,组织高层才会将这些披露给他们。
这个不用多说,大家也都懂的,有时候高等学府也并非什么纯洁的乌托邦,同样讲究——圈子和人脉,也划分阶级。
那么,咱们回过头来再看本次赞助抗议活动的那些“高端”快餐,很多东西就不言而喻了。
抗议示威的大学生们在春和景明的环境下,吃着免费三明治和烤鸡,喝着免费的咖啡。累了就躺帐篷里歇会儿,顺便发个动态。课程大部分都改到线上了,随身带个手机、pad,学业也没怎么耽误。
这么看,拿它去比作咱们救国图存的“五四运动”,或许还是不太妥当的。
对了,前面说的那位被捕的哥伦比亚大学姐妹会领袖——希尔西,她的妈妈是美国国会议员伊尔汗·奥马尔;希尔西的“苏厄德”同学的爸爸,则是联邦物流的高管。
只希望,这二位将来步入社会后, 可别忘了初心。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