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北京市中心90公里的深山中,是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最西边的消防救援站——门头沟区斋堂消防救援站,它肩负着雁翅、斋堂、清水三个镇共计980平方公里的灭火救援与抢险救援任务。
黄志川常年坚守在这里。
他是斋堂消防救援站的副站长,在“23•7”抗洪抢险行动中,他带领车组前置备勤期间,确保了向阳口村和沿河口村“零伤亡”。
2012年12月工作至今,黄志川共出警1800余次,营救、转移被困群众300余人,挽回人民财产损失近千万元。今年,黄志川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徒步25公里传递关键信息
在2023年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灾害救援中,黄志川带领1车5人,在斋堂镇防汛任务最艰巨的沿河口村前置备勤。
雨势不断增大,2023年7月30日23时,黄志川在监测水位时,发现水位上涨速度过快,已经突破临界值。他立即通知消防救援站以及斋堂镇政府做好防汛准备,即刻疏散转移群众。
2023年7月31日2时,监测点发现山下房顶有灯光,黄志川迅速带领指战员携带救援装备赶赴现场,此时洪水快到房顶,3位老人在房顶围成一团,相互搀扶,随时都有落水的危险。
黄志川携带安全绳绕到山体较高且距房屋较近的一侧,系好安全绳后,跳到房顶,迅速接近被困人员,直到近前才发现3名老人中间还有1个不足百日的婴儿。被困老人焦急地说:“还有3个人被困在屋里。”黄志川迅速组织人员搭建绳桥,将屋顶4人护送转移至高处安全地点,又立即返回,将房顶砸出一个洞,利用梯子进入屋内,用背负的方式将屋内3人全部转移。
据统计,前置备勤期间,黄志川对沿河两岸主要道路巡视15次,协助搭建应急避难场所1处,营救、转移被困群众89人,协助转运应急物资1.8吨,确保了向阳口村和沿河口村“零伤亡”。
洪峰过境,通信中断,勤务点周边受灾严重。2023年8月1日凌晨,勤务点与消防站失联已超过24小时,黄志川决定将前置备勤人员分成两组,一组留守就地协助开展救援,一组由他带队返回传递受灾信息。
黄志川冒着山洪泥石流的危险徒步25公里,沿途了解受灾村庄具体人数、所需物资、最需要解决的困难,最终返回斋堂镇政府汇报当地6个村庄的情况,并带回包村副镇长写给斋堂镇书记的一封书信,为属地政府统一协调部署防汛抢险工作提供了关键信息。
2023年8月1日下午,黄志川送完信,在109国道成功救助了被困轿车中的人员,消防车刚驶离救援区域,道路就被大水冲塌,轿车被水流裹挟而下。当天,法城村有一名70岁老人急需透析,随时会有生命危险,黄志川带领8名指战员迅速出动,利用担架徒步登山5公里,及时将老人护送至救援直升机。
“行走的地图”
斋堂消防救援站是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辖区面积最大的消防救援站。为确保辖区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黄志川的身影穿梭在辖区的每个村庄、重点单位,累计开展调研演练1500余次,人们称他为“行走的地图”。
消防员是保卫人民群众消防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黄志川在日常工作中常走进辖区政府各职能部门、幼小中学校、建筑工地、企事业单位、村庄,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累计培训3万余人次。
此外,工作以来,黄志川协助辖区防火监督员检查消防安全隐患300余条,开展“一警六员”培训150余次,全面提升了辖区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极大提高了微型消防站的第一时间到场处置能力。
黄志川长期工作在灭火抢险救援一线,曾参与2013年石景山喜隆多商场火灾、2015年“9·3”阅兵、党的十九大、国庆70周年庆典活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党的二十大、北京冬奥会等重特大消防安保及灭火救援抢险救灾行动;还发明 “3M反光条水带”,有效提升了消防救援人员火场逃生识别能力。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