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威胁中俄合作,转头就解除对俄制裁,再次暴露双重标准

布林肯威胁中俄合作,转头就解除对俄制裁,再次暴露双重标准

00:00
03:50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前夕和访华结束后,都提到了中国“军援”俄罗斯议题。对此,中国态度很明确,中俄展开正常贸易合作,不应该受第三方干扰胁迫。然后布林肯威胁称,如果中国不解决问题,那美国就将采取措施。

网上一小撮人认为,基于捍卫正义和改善与美关系的需要,中国应该与俄罗斯划清界限。在以丛林法则为主导的人类社会和当前云波诡谲的国际局势下,这种想法略显幼稚,也具有危险性。此外,不要看美国人说什么,要看美国人做什么,所谓捍卫乌领土完整在利益面前只是一句口号罢了。

4月29日,美国政府允许在2024年11月1日前,与俄罗斯部分银行进行能源领域交易的相关结算。而在这之前,上述操作属于制裁范围而被禁止。

在美国人的眼里,俄罗斯获取战争资金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向外界出售石油、天然气。为了切断这一途径,美国曾施压欧盟、印度和中国停止购入俄石油。可是现在美国政府解除相关制裁限制,允许与俄部分银行进行能源领域交易相关结算。一方面施压别国停购俄石油,另一方面却自己买,这就是无耻的双标,美国政府根本没有任何资格对别国与俄贸易合作指手画脚。

俄乌冲突关乎西方霸权利益,美国作为利益攸关国,本应该一直禁止采购俄石油,可为何突然解除了相关限制?这一切都是围绕着利益服务。

今年美国将举行总统大选,从1月15日开始到11月5日结束。拜登要想获得连任,需要迎合选民的诉求,而选民的诉求之一是能源价格稳定或者降低。从供求关系的角度来看,国际上产出的石油减少,其价格才有望降低。

在加沙冲突背景下,沙特等中东产油国对拜登政府偏袒以色列的立场不满。3月3日,沙特能源部发布消息,沙特自2023年7月开始实施的日均100万桶的自愿减产措施将延长至今年6月底。在拜登政府无法指望沙特等中东产油国增产的背景下,要确保石油价格稳定或降低,需要拓展采购石油的渠道,而俄罗斯作为石油出口大国,成为美企的选择之一。因此,拜登基于获得连任的需要,允许在11月1日前,美企与俄罗斯部分银行进行能源领域交易的相关结算。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采购俄石油外,美国还采购俄罗斯的浓缩铀。去年12月8日,媒体报道10月美国从俄罗斯采购铀的规模增加了两倍,约有43.25吨,价值6000多万美元。

美企也通过各种途径向俄出售武器零部件,去年8月15日,据统计在58件俄军武器样本中,67%的外国部件是由美国公司生产的,7%由日本公司生产,7%由德国公司生产。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所谓捍卫乌领土完整在利益面前只是一句口号。美国并不关心乌克兰死了多少人,失去了多少领土,只关注能否趁机从中渔利。不仅限于通过拱火俄乌冲突出售武器谋利,还包括从俄罗斯身上薅羊毛。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