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
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文化
2024.4.29.星期一,今日诵读《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内容如下:第八十一章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
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注释】
(1)信言:由衷之言,实在质,本在朴,要在道,道出言,淡平无味,所以不美。
(2)美言:离道而语事物,华美饰言,浅闻之听,并非至论。所以,并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即不信。
(3)善者:指善辩的人。大道归朴,易简,易静,所以,不辩。公理不辩自明。王弼说:“要”不烦,何用多说。
(4)知者:体道之士。道:守中抱一,何博之有,所以不博。
(5)博者:多闻,广见,失之真要,并未体认出规律,所以说不知。王弼说:溺于事物之众,而不能反约,愚之甚者,安在乎有知。
(6)不积:没有主观的成见:即不积多闻、广见而执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偏见、私欲,用王弼的话说是“唯善是与,任物而已”,“道运乎无方,而我常无滞,故以至无供万物之求,积而有之,则所得鲜矣,安能大而化之”。“不积”和“玄览无疵”是同义。
(7)为人:指言道设教,施于事业以治天下,因势利导,吾道不亏而事业弥广,所以,愈施愈多。多指布德广。
(8)天之道:指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孔子称之为“天命之谓性”。
(9)圣人之道:按天道、人性办事,应天理,顺人情。圣人体大道,办事总是有成,不必争而能先,何争之有。所以,王弼说:“圣人体大运(大道),以有为行迟、速于常度,岂有心争乎”。
【正意】
这些简单朴实的描写是可以相信的,而那些宏大国家,辉煌的宫殿,美丽的修辞是不可相信的,人民要求太平生活,安居乐业的至善之道是辩不倒的真理,能把它驳倒就不是真理,知道这些至善之言的人并不多。整天说不完的道理,就不是至善之言的道理。
圣人并没有那么多的知识,也就没有主观的成见,只知道这些朴素的至善之言就够了。圣人以这点至善不美之言教化他人,在教化他人的过程中,不仅自己不会失去什么,而且还会不断加深对这点不美之言的体认。施以教化的人愈多,自己对真理的认知也就愈深。
自然的规律,有利于万物的生长,而不危害万物。圣人按规律办事,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和平、安定与发展。自己做出贡献,又不争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