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鱼这一外来鱼种,到底如何影响北京人的饮食文化和生活习惯,真是孩子没娘说来话长。
本期内容我们就带着这个朴素而又充满深厚情感的问题,再次请到听友们爱戴的刘所,来和我们聊聊带鱼与我们生活方式如何交织影响的。
本期嘉宾
刘所 北京市西城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
特别提示:
刘所最新节目已经在日谈公园上线,内容非常精彩,欢迎各位移步关注。
本期主播
鲁西西 会飞的能猫(老许)
感谢听众们的一直收听和陪伴,
听友群筹备中,请加 VX:wenwulab 暗号:周二晚九点半
本期提到餐厅
十千·时迁·食仟(菜市口店)
白记四益轩店
福满园
内容轴
00:10探寻旧时代的美食记忆与文化传承
特别感谢 本期节目录制地点
十千·时迁·食仟(菜市口店)
地址:烂缦胡同130号
03:40回忆中的北京菜市场和带鱼文化
崇文门菜市场:
西单菜市场
10:10探讨活带鱼的生态与市场需求
整条烤带鱼
17:18 长形鱼类的特点和生态
来自微博博主: 刘大可先生 图文
21:45 探究北京人爱吃带鱼的历史渊源
1957年后,随着南北贸易的活跃及渔业的大丰收,特别是来自浙江(舟山)的大量带鱼进入北京市场,人们开始接触并逐渐喜爱上了这种海鲜。政府和商业机构的积极推动,如通过媒体科普宣传和社区推广活动,不仅提高了公众对带鱼的认识,还促进了其消费。
此外,带鱼富含碘元素的特点使得它成为防治缺碘疾病的有效食品,进一步增加了它的受欢迎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带鱼逐渐融入北京乃至更广泛地区的饮食文化之中,成为了餐桌上的常客。这段历史反映了北京人在适应新环境、接受外来食物的同时,如何将它们融合进自己的饮食习惯,并赋予了带鱼独特的位置和意义。
27:00 让我们以带鱼味例,探索鱼类的鲜度对烹饪的影响
1984年国庆节期间,北京市的节日市场首次可以保证每人买到一斤淡水鲜活鱼。
1984年9月5日《北京日报》2版,《国庆期间市民将吃上鲜活鱼》
为了适应市民对水产品需求的变化,北京市水产总公司在北京市政府支持下,积极调整品种结构,引进了很多“洋鱼”。
1996年10月3日《北京日报》1版,《话说“菜篮子”——水产篇》
30:40 炸与炖的艺术-记忆中的带鱼美食
36:30探究各地特色的带鱼料理
清蒸鲜带鱼 (不剐鱼鳞)
温州生腌小带鱼
红烧带鱼的论文《利用模糊数学研究红烧带鱼制作工艺》
47:42 北京带鱼的烹饪探索与推荐
牛街 白记四益轩店
--------------------------------------------
制作团队
后期 / 老许 鲁西西
封面 / 鲁西西
《文武食堂》是一档关注国货品牌和老字号复兴的生活好物类节目。
我们会聊聊那些老品牌的文化脉络,
也会寻觅更多值得推荐的新国货、新品牌,
把那些用心打造的国货之光,用心解读给你听。
收听平台
苹果播客 | QQ音乐 | 网易云音乐
听听FM | 豆瓣 | 喜马拉雅 | Spotify
合作联系 wenwulab
听了好想去白记试一试去
会飞的能猫 回复 @果子葡萄菠萝蜜: 可以啊,很好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