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虫|甲辰三月二十【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

艺虫|甲辰三月二十【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

00:00
10:00

今天是甲辰三月二十,欣赏唐代诗人杜甫的五律《为农》:“

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

远惭勾漏令,不得问丹砂。”

【词语注释】

①锦里:即指成都。成都号称“锦官城”,故曰“锦里”。烟尘外:杜甫定居草堂之初时,遍地干戈,惟成都尚无战事,故曰烟尘外。烟尘,古人多用作战火的代名词。

②卜宅:即卜居,选择住处。从兹老:言在锦里住到老死。杜甫经过长期流浪,在政治上又碰了多次的壁,故有终老之意。

③赊(shē):远也。国:指长安。

④勾漏令:指晋葛洪。洪年老欲炼丹以求长寿,闻交趾出丹砂,因求为勾漏令,帝以洪资高,不许。洪曰:“非欲为荣,以有丹耳。帝从之。”(见《晋书·葛洪传》)。勾漏,山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县东北十五里,其岩穴勾曲穿漏,故名。

⑤丹砂:即朱砂,炼丹用的药。

【题解】

《为农》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初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当时安史之乱未平,兵戈遍地,而锦里江村独在烟尘之外,诗人因喜得避地,所以写下这首诗。诗的前两联描写草堂的自然环境;颈联即事抒怀,寄寓诗人避地不仕、为农终老之意;尾联再写诗人为农自得之情。全诗表达了诗人想告老为农求道的生活愿望,语言质朴,景物描写细致入微,意蕴悠长。


探秘唐代诗圣杜甫的田园幽梦,一场跨越千年的归隐对话。战乱之外,锦里江村,八九家烟火,诗中尽显淡泊与超然。《为侬》——杜甫笔下的避世桃源,不仅是对自然的向往,也是心灵深处的自省与释放。从仕途坎坷到田间闲适,他如何在诗行间寻觅真我?细品词句,感受字里行间的宁静与渴望。杜甫的田园诗篇,不只是风景描绘,更是心境之旅。葛洪典故的背后,藏着怎样的遗憾与释然?走进杜甫的世界,体验那份古今共鸣的宁静致远。明天,我们诗中再见。

02:04 风景宜人的一江春水,诗人的悠闲自得

04:04 田园生活的心愿:杜甫在江村的隐居体验

06:05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的诗中蕴含的村野生活之美

08:06 杜甫的遗憾与江村生活的宁静:古诗词之美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艺虫之触

    《为农》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初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当时安史之乱未平,兵戈遍地,而锦里江村独在烟尘之外,诗人因喜得避地,所以写下这首诗。诗的前两联描写草堂的自然环境;颈联即事抒怀,寄寓诗人避地不仕、为农终老之意;尾联再写诗人为农自得之情。全诗表达了诗人想告老为农求道的生活愿望,语言质朴,景物描写细致入微,意蕴悠长。欣赏唐代诗人杜甫的五律《为农》:“ 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 远惭勾漏令,不得问丹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