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万事,吃饭为大。14亿人的大国,粮食安全警钟长鸣,但我们究竟需要多少粮食?又能生产多少粮食?
近日发布的《中国农业展望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有望达到7.04亿吨,到2033年,有望达到7.66亿吨,这么多粮食,够中国人吃吗?
事实上,我国每年粮食消费总量超过8亿吨,这意味着,即便是10年后的产量,依然不足以满足消费需求,而消费需求,其实也在不断增长。不断增产的粮食和不断增加的需求,在未来应该如何平衡?
人均近半吨,都包含了什么?
2023年,我国粮食生产总产量为6.95亿吨,已经逼近7亿吨,这意味着,人均粮食占有量接近半吨,超过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警戒线。
然而,这近半吨的粮食,并非都是直接食用的口粮,而是包含了水稻、小麦两大口粮,还有玉米、大麦等谷物,以及大豆、红薯、马铃薯等薯类。
在我国粮食生产结构中,玉米是绝对的大宗作物,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研究员许世卫介绍,我国全年粮食生产中,玉米产量占41.5%,是最大宗的粮食作物;其次是水稻,占比为29.7%;第三是小麦,占比19.6%;大豆占3%左右。
在播种面积上,也有类似的分布,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常年保持在6.5亿亩以上,水稻4.3亿亩左右,小麦3.5亿亩左右。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预计,202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将达到7.04亿吨,这也是全国粮食总产量首次预计超过7亿吨,比2023年增加800多万吨,这不是一个小数字,相当于一个山东菏泽市的全部产量。
800多万吨的增产从何而来?许世卫介绍,预测主要基于面积、单产、技术、政策等因素,在播种面积上,2024年预计将稳定在17.8亿亩以上,单产预计提升6公斤,主要是和技术推广、品种改良、政策保障等因素有关,“比如通过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等政策,激励种粮积极性。”
去年秋收以来,生产量最大的玉米价格一直较低,这是否会影响玉米未来的产量?许世卫认为,考虑多种因素,比如价格政策激励、土地流转费成本有所降低等,今年玉米面积会增加,产量会有所增长。在价格方面,2024年玉米价格预测每公斤在2.25元到2.6元之间。
7亿吨粮食,够中国人吃吗?
全年生产7亿吨粮食,平均每人500公斤。以市场上常见的10斤装大米袋子装粮食算,每人每年有100袋大米,看起来,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消费需求。
但事实上,2023年,我国粮食总消费量为8.17亿吨,超出生产量1亿多吨。
粮食消费量远超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体验,这么多粮食都去哪儿了?
其实,粮食消费,不只包括直接食用的口粮,还包括饲料用、工业加工用等许多去处。
事实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直接食用的粮食比例正在不断降低,从全球各国的发展历程看,社会越发达,人们直接吃的粮食就越少,肉蛋奶、蔬菜、水果等消费就越高。
许世卫介绍,2023年我国粮食消费结构中,直接食用的只占36.6%,也就是三分之一多一点,在8.17亿吨的总消费量中,占2.99亿吨,平均每人每年消费原粮212公斤。这212公斤,包括水稻、小麦、鲜食玉米、薯类、大豆制品、小杂粮等,也就是说,算上早晨喝的小米粥,人均一年总共消费212公斤,这个数据还是原粮的数据,原粮即未加工的自然粮,如未脱壳的稻谷,没有磨成粉的小麦等。
在食用粮食中,水稻和小麦是绝对主力,这是它们被称为两大口粮的原因。许世卫介绍,我国人均每年消费的原粮中,水稻为111公斤,小麦为65公斤。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未来还会有小幅下降,预计10年后,人均水稻消费为109公斤,小麦为64公斤。
其它的粮食用在哪呢?饲料用粮是我国第二大粮食消费领域,全年消耗粮食2.44亿吨,接近30%,如果算上粮食加工去掉的“米糠”“麸皮”等,则远远超过30%。它们制成饲料,进入畜牧业,最终变成了人们餐桌上的肉蛋奶等产品。
以猪肉为例,肉料比大约在1比3左右,也就是说,每吃1斤猪肉,相当于吃了3斤左右的粮食。2023年,全国生猪出栏超过7亿头,平均每人吃掉了半头猪。
再如鸡肉,市场上可以买到鸡胸肉等分割鸡肉产品,还有炸鸡、鸡肉肠等,主要来自于一种名为白羽肉鸡的品种,它的饲料转化比非常高,每1.4公斤到1.5公斤饲料,就可以生产1公斤鸡肉。我国市场上,每年出栏50亿羽白羽肉鸡,占所有鸡肉的一半,而我国全年出栏的鸡超过100亿羽。
还有15%以上的粮食用于各种工业加工,加工成各种食物,比如薯片、各种豆制品等,加工成酒精、淀粉等。
庞大的需求,未来能自足吗?
面对如此庞大的需求,我国是否有保障粮食安全的能力,未来能否实现粮食自给?在过去,有观点认为,在全球化时代,通过全球贸易,可以保障粮食安全,而不必全部自给自足。
然而,对于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过度依靠贸易保障粮食供给并不现实。联合国粮农组织2024年4月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谷物总产量预计为28.40亿吨,其中全球谷物贸易量预计只有4.85亿吨。这意味着,即便买光了全球市场上的粮食,也远不足以满足国内需求。
许世卫介绍,“2024年,我国粮食预计进口量为1.4亿吨,这一数字,比上一年减少13%以上,2023年我国粮食进口量是1.63亿吨。”
1.4亿吨进口量,意味着我们买了全球市场上近三成的粮食,进口量不可谓不大,“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我国把大豆算作粮食,而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大豆算入油料。”许世卫介绍,“而在我国粮食进口中,大豆占绝大多数。”
模型预测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大豆进口量预计为9172万吨,玉米进口1700万吨,而两大口粮中的小麦为914万吨,大米400万吨。
在实际消费中,玉米主要为饲用,也就是做饲料,大豆则为油用和饲用兼有,主要用作压榨,压榨后的植物油做油料,豆粕做饲料。
那么,未来我国粮食可以实现自给吗?
这不太容易,许世卫介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粮食消费量的增长态势依然强劲,这给粮食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消费增长中,同样需要注意结构性变化,许世卫介绍,“在直接食用的粮食中,如两大口粮,消费需求总体稳定,且会有小幅下降,一方面因为人口总量会有下降,一方面也和生活水平持续提升有关。”
需求的增长,主要来源于饲用和工业加工用,许世卫介绍,“生活水平持续提升,人们对肉蛋奶等产品的需求越高,对大豆这样的压榨原料需求就越高。”
随着技术的进步,政策保障力度的加大,粮食生产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中国农业展望报告》预计,203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可以达到7.66亿吨,与2023年相比,增长7038万吨,粮食自给率达到91%,和当前的85%相比,提升6个百分点。许世卫表示,“剩余的进口部分,从目前看,尽管可能还会遭遇一些局部的问题,但总体可以获得供给,毕竟,贸易本身,对贸易双方都是有益的。”
远虑和近忧,还有哪些难题?
不断提高粮食自给率,是保障14亿人粮食安全最重要的途径。但要10年后年产7.66亿吨粮食,还有许多难题待解。
我国耕地面积有限,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9亿亩左右。如果包括一年两熟或三熟地区的复种面积,播种面积约为21亿亩左右,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17亿亩左右。
“我国耕地面积已经接近极限,扩大的空间不多。”许世卫介绍,“未来要提高产量,提升单产是必由之路。”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将实施“单产提升行动”,我国粮食单产提升的潜力如何?
近年来,我国粮食单产屡创纪录,但最高纪录,并不是全国生产的水平,如我国小麦单产记录超过800公斤,但全国平均只有385公斤,水稻单产记录超过1300公斤,超级稻单产动辄超过1吨,但全国平均只有476公斤。许世卫介绍,“我国水稻和小麦单产,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和单产最高的国家相比,我们只有人家的三分之二左右,所以,看起来我们的亩产都很高了,但还是有提升的空间。”
许世卫介绍,根据预测,随着技术进步,政策保障等因素的推动,10年后,我国小麦平均单产预计可以达到412公斤,水稻可以达到505公斤,“如果能实现,提升量还是很大的,但那时候,依然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玉米、大豆等作物中,我国单产水平依然较低,如玉米,目前全国平均单产为435公斤,而美国达到700多公斤,我国大豆平均单产为133公斤左右,美国200多公斤。许世卫表示,“在未来,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的单产提升都不能放松,玉米的提升空间是最大的,三大主粮之外,大豆也具有极大的提升潜力。”
但要真正实现单产提升的目标,仍有许多困难待解,许世卫表示,单产提升,科技是关键因素,但科技的力量如何发挥出来,考验着未来的粮食安全。
“我国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在技的层面,良种的培育,良法的研究、集成和推广,都直接影响着单产的提升。在地的方面,扩大面积不太现实,主要是土地的改良,这也需要科技,土壤的肥力是否能够达到高产的需求,是否可持续发展等,都需要进行更多技术攻关,并将技术进行更广泛的推广应用。”许世卫说。
对一定程度上仍然“靠天吃饭”的农业来说,不断加剧的全球气候变化,将会带来更大的风险。许世卫说,“我国空间跨度大,地理气候复杂,各种气候灾害、病虫害一定是多发且频发的,不发生是不可能的,少发生也是稀有的,因此必须要加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一方面,需要不断提升农业基础建设的水平,比如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水利建设等,尽可能实现旱能浇、涝能排,更好应对极端气候带来的风险。同时进一步加强病虫害防控体系的建设,提高虫口夺粮的能力。此外,还需要加强农业展望和预警能力,以期更早发现风险,更早进行预防。”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