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美女将赫鲁晓夫密报交给犹太男友后,密报上了《纽约时报》

波兰美女将赫鲁晓夫密报交给犹太男友后,密报上了《纽约时报》

00:00
10:03

1956年,还处在美苏争霸战的第一阶段,美国对苏联的一举一动都十分感兴趣。

1956年2月,苏共第二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就特别想知道苏共的会议内容,为此还派出了中情局特工去打探情报。能和美国对抗的苏联的相关情报部门也不是吃素的,与会代表嘴巴闭得紧,媒体也不敢乱报道。这下,艾森豪威尔也只能干瞪眼瞎着急了,就怕苏联密谋着惊天大事,使得美国变得被动不已。

令艾森豪威尔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派人千辛万苦要找的报告却被一个人主动送上门来。

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呢?

1956年3月,对于露西亚·巴拉诺夫斯基这个波兰姑娘来说是幸运的,因为她成了新上任的波兰共产党第一书记奥哈布的秘书,自己也走上了事业巅峰。

与此同时,露西亚还有一个热恋的男友,他的名字叫维克托·格莱耶夫斯基,原名叫维克托·施皮尔曼,是一个波兰犹太人,二战后一家人逃到了苏联,改了名,并加入了共产党。后来他的亲人去了犹太人的国度以色列,而维克托却返回到波兰,成为了一名资深记者和编辑。

露西亚和维克托的恋情是第一书记办公室里人人都知晓的罗曼蒂克,维克托经常去办公室找露西亚,露西亚的同事早就见怪不怪,并不会将这个与第一书记办公室的无关人员赶出去。

事业上风光无限,爱情上春风得意,露西亚简直是人生赢家。

露西亚和维克托在波兰你侬我侬时,外面的世界却暗潮汹涌着。

1956年4月的一天,维克托和以往一样,去第一书记办公室找恋人露西亚。露西亚飞奔向维克多,眼里只有男友。而维克托的视线却不时地瞟向露西亚办公桌上的一个红色封面小册子,上面还有"绝密"的字眼,本着职业嗅觉,维克托猜到那本小册子非同寻常。

维克托指着小册子问:"这是什么?"

露西亚本着对恋人诚实的品格回答:"那是赫鲁晓夫的报告。"

维克托当时也好奇,这个苏共领导人的报告到底长什么样,毕竟在冷战时期,赫鲁晓夫的一言一语都会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当时心里还琢磨着,拿着这个报告做一篇报道,影响力肯定很大。

于是维克托便试探地问:"我可以把报告带回家看看吗?看完就还。"

露西亚哪能拒绝恋人的请求,爽快地答应了,让维克托在下午四点前还回报告即可。

维克托回到家,便锁好门细细研读有关赫鲁晓夫的报告,他越读越惊慌失色,因为这是一份列举斯大林罪状、反斯大林的报告。

这份报告是苏共二十大结束后,赫鲁晓夫的秘密发言。在报告里,赫鲁晓夫大加谴责斯大林执政时的暴行,1936年到1937年对党员的大清洗,还有所谓的犹太医生阴谋杀害斯大林及其他苏共领导人的莫须有的"医生阴谋",还有斯大林大搞个人崇拜等等,都被一一揭露。赫鲁晓夫从根本上否定了斯大林,同时还要求肃清个人崇拜在各个领域的流毒和影响。

而斯大林去世距赫鲁晓夫的秘密发言才三年的时间,为何赫鲁晓夫要如此尖锐批判斯大林呢?

毋庸置疑,斯大林是一个伟大的苏联领导人,可他毕竟是人不是神,有自己的缺点和弱点,疑心重就是他的一个特点。就比如1952年10月召开的苏共十九大,斯大林就把自己同辈的"老近卫军"全部赶出了新的领导核心,把他们化为"不安分子"或间谍。而斯大林亲近的第二代领导人也不多,赫鲁晓夫是其中的一个。

斯大林晚年时,党和国家的大事经常在他的郊外别墅的晚宴上研究决定,而能出席他的晚宴,对于高层领导人是莫大的荣誉,同时也会心惊胆颤。

赫鲁晓夫在他的回忆录里细细展现了当时去斯大林近郊别墅的心情,书上是这样记录的:我们每次到斯大林的近郊别墅,常常要窃窃私语,怎么门上的锁比以前加多了。他(斯大林)尖锐的感到孤独的难受,他完全不相信任何人。譬如说斯大林想要吃某种东西,在他尝之前,每个人都要分上一份,为斯大林试味。和他共餐或者一道度假,当然是一种巨大的荣誉,但也是一种可怕的肉体上的紧张。只要人们明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考验就好了。为了保持关系,要忍受多少不愉快的事情啊。

从赫鲁晓夫的文字里,足见苏联高层领导人对斯大林的恐惧,这种恐惧让克里姆林宫已经处于一种人人自危、险象环生的紧张状态。

1953年3月1日,斯大林突然中风了。可是为了摆脱斯大林,克里姆林宫的高层领导人都不太愿意看到斯大林重新站起来。至于斯大林之死的始末,至今也是个谜。

1953年9月3日,赫鲁晓夫当选为苏共中央第一总书记,为了去斯大林化,也就有了1956年苏共二十大的秘密发言。

读了赫鲁晓夫痛批斯大林的报告后,维克托神经有些错乱了,他怎么也不敢相信他心中像神一样的偶像,竟然做过那么多骇人之事。

维克托当时为了投身共产主义事业,都放弃了和自己家人一起移民以色列,他一直坚信自己的选择是对的。不过这期间,有段小插曲,因为在1955年维克托去以色列探亲,见到了那里的繁华后,感觉到了另外一个世界,那时他的共产主义的心有动摇过。

而眼前这本红色封面小册子,彻底击碎了维克托对苏联的最后一丝美好向往。

维克托拿着秘密报告,麻木不仁地走在路上,想着尽快把这个定时炸弹还给露西亚。突然他意念一转,去了以色列大使馆,见到了使馆第一秘书雅科夫·巴尔莫尔,其实巴尔莫尔是辛贝特在波兰的特工。

维克托在以色列大使馆停留了一个小时,期间巴尔莫尔将他手中的小册子拿走复印去了。

维克托带着红色封面小册子回到了第一书记办公室,表面维持着平静,将手里的定时炸弹一般的东西还给了自己的女朋友露西亚。而露西亚并没有发现眼前男人的异样之处。

1956年4月13日,辛贝特将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复印件寄到了辛贝特局长阿莫斯·马诺的手里。马诺看了后,知道报告的重要价值,他直接将报告的复印件通过特使交给了摩萨德在华盛顿的代表伊兹·多若特,然后多若特又把报告交给了中情局情报处长的安格尔顿。4月17日晚上,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终于送到了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手里。

当然,犹太人是有名的生意人,他们不会拱手将报告让给艾森豪威尔,而是收了50万美金的。

1956年6月5日这天,《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名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苏联内部文件,也就是赫鲁晓夫的秘密谈话的报告,一时间社会主义国家阵营里一片混乱,都不敢相相信报告里的斯大林竟然是那个样子。

因为这份报告,斯大林从亿万人顶礼膜拜的神一样的人物,变成了一个受万人唾弃的刽子手,同时也摧毁了各国许多共产党人的信仰。

露西亚也万万没想到,她的一个随意之举竟让掀起了全世界这么大的风浪。她不就是想好好谈个恋爱吗?

那么无意中透露赫鲁晓夫报告的露西亚,和始作俑者的维克托,两人的结局如何?

其实呢,赫鲁晓夫报告公之于众的来龙去脉也是在很久后才被世人知晓的。因为事发之后,维克托便移民去了以色列,还被以色列国家广播公司雇为编辑和记者,而更不可思议的是,维克托被克格勃特工看上了,成了苏联在以色列的特工。

可苏联不知,维克托早就不是一名共产主义者,他已经站在了苏联的对立面,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而维克托提供给苏联的情报基本都是假的,而苏联却对他深信不疑。不得不说,维克托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双面间谍。

而露西亚当时并没意识到,是因自己的疏忽将这足以颠覆世界的报告泄露给自己亲密的恋人的,她还是她的第一书记秘书。不过,因受赫鲁晓夫报告的影响,波兰于1956年6月28日爆发了波兹南事件,受该事件的影响,同年10月,波兰中央第一书记奥哈布被解职。当然,露西亚也没了中央第一书记秘书的荣耀。后来,她一直钟情的恋人维克托也移民去了以色列,事业爱情都遭到重创。

从露西亚将赫鲁晓夫报告透露给维克托后,导致的一系列有关苏联及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震荡这一事件来看,有几点建议至关重要:

1、女孩儿们不要因为陷到爱情里,就把自己的老底连着工作秘密都给男朋友交代了,小心男人另有所图。对男人的警示作用相同。

2、做任何工作都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特别是那些位居高位或在重要人物身边的红人们,更应该管住自己的嘴巴。

3、作为国家最高领导的办公室,安保非常非常重要,不要让随随便便不相干的人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说不定就是哪国间谍呀。

当然,赫鲁晓夫做秘密报告这事本身就值得讨论。既然让与会人保守秘密,那么为什么要让一千多人都知道?难道不知人多嘴杂?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