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发现车上有录音员很生气,刘少奇机智处理,毛:满意

毛泽东发现车上有录音员很生气,刘少奇机智处理,毛:满意

00:00
07:22

毛主席在秘书眼中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位在毛主席身边做了15年的秘书,他就是罗光禄。

罗光禄出生在四川苍溪县,16岁参加革命,曾在红四方面军担任多个职位,1936年,他所在的部队编入西路军,一路前往河西走廊,最后弹尽粮绝,损失惨重,后来在党中央的及时营救下到新疆休整。

1940年,罗光禄和其余战士一起回到延安,之后就一直在作战科室工作,先后担任译电员和作战师参谋。由于工作的保密性,他很少有机会外出,虽然有时会在一些会议上见到毛主席,但从来没有说过话。

在罗光禄31岁时,他接到了一项特殊的任务---给毛主席当秘书。

据他回忆,那天叶剑英找到他说:“从现在起,你就是毛主席的秘书了,这两天赶紧把手头的工作交接一下。”罗光禄又惊又喜,没想到自己竟然能给毛主席当秘书,但很快他就有些担心,怕自己能力不够承担不起这份重要的工作。

叶剑英看出他的忧虑,耐心鼓励他:“让你做毛主席的秘书时组织经过认真讨论的,你完全有能力做得很好,要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直接向毛主席请教,相信你肯定能很快胜任这份工作。”就这样,罗光禄在毛主席身边一待就是15年。

第一次到毛主席身边工作时,罗光禄很拘谨很紧张,他不敢随便说话,就连走路都特意放轻脚步,尽量不发出一点声音。毛主席像是早就看出了他的心思,满脸笑容的主动伸出手说:“你好啊,小同志,欢迎你到这里工作。”

罗光禄十分惊讶,赶紧将手伸过去紧紧握住,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主席,我担心自己做不好。”毛主席笑着说:“不要紧张,没什么大不了的,慢慢来,很快就会熟悉的。”罗光禄因为这句话渐渐放松下来。

之前在罗光的心目中,毛主席时伟人和领袖,是十分威严的,但和毛主席接触一段时间后,他发现毛主席很健谈,说话也很幽默,经常主动和他聊天。毛主席还很喜欢让他陪自己一起吃饭,两人边吃边聊,说说笑笑。

毛主席说:“工作时我全部精力都在办公桌前,要是吃饭还是一个人的话,脑子还是停不下来,有个人一起吃饭聊天可以顺便换换脑子,也是一种休息嘛。”在每天海阔天空的闲聊中,罗光禄的拘束感消失的无影无踪。

在接触中,罗光禄发现毛主席随时随地都要看书,就连厕所里都放着书。罗光禄曾经为毛主席跑过好几次腿买书回来看,有时毛主席还会送给别人书籍和诗词,也都交由罗光禄一并处理,直到现在他还保留着毛主席让他买书的便条。

比如:“罗秘书,请你今天到书店给我买一本《哲学研究》杂志,最好下午给我。”“罗秘书,今天上午给到会各同志每人一张诗,共送21张。”“罗光禄同志,今天的2首诗请分别给陈、田、胡等五位同志各5份。

除了爱看书,毛主席还很喜欢搞调查研究,经常安排身边工作人员回乡探亲时收集调研资料给他。1962年,毛主席安排罗光禄去湖南常德调研,临走那天毛主席一夜没睡好,担心罗光禄生活上不习惯,罗光禄得知后立即说:“请主席放心,我很高兴可以下乡调研,绝对能适应。”

不过,对于工作人员外出调研的所有费用,毛主席从不让公家出钱,都是从自己的腰包里掏钱报销。

在罗光禄的印象里,毛主席十分随和,但他也是个典型的工作狂,工作要求很高,一些重要的事情绝不能马虎。作为机要秘书,罗光禄肩上的担子很重,他的办公室和毛主席的只有四十多米,每天的来信都要经筛选处理后,在当晚送到毛主席手里。

打给毛主席的电话也都是先让罗光禄来接,必须由毛主席本人接听的,再由他拿到毛主席的办公室。有时夜里11点多会有紧急电话,罗光禄就来到卧室将毛主席叫醒接听。

罗光禄说,毛主席对自己的秘书有几个特别重要的要求:一是聪明,二是忠厚,三是守口如瓶,四是不耍官威。毛主席曾多次跟身边的人强调:“无论任何人都绝不能耍官威,官威要不得!”

在毛主席身边工作是不允许记录的,所以除了值班日记以外,罗光禄从不写个人日记。 为了记录毛主席重要讲话,中共中央办公厅在会客室等地方装上了微型录音机,还配备了录音员,担心毛主席知道了会反对,便没有上报。

没想到后来毛主席还是知道了,他十分恼火,让刘少奇处理此事,并将结果汇报给他。刘少奇把所有人召集在一起开会,并让人将处理报告呈递给毛主席,这件事才算了结。

1963年5月,罗光禄调离毛主席身边,并1965年见过毛主席一次。他无比怀念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那15年,曾深情地对记者说:“毛主席是中国20世纪的伟人,我为自己能在他身边工作感到自豪,我永远热爱他、尊敬他。”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