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5“闪电禁令”被解除,意味着可自由穿越雷电区域?

F-35“闪电禁令”被解除,意味着可自由穿越雷电区域?

00:00
05:09

根据“防务快讯”(BREAKING DEFENSE)等媒体报道,美国国防部在3月19日正式取消了针对F-35A在闪电环境中飞行的禁令。这是F-35A自2020年6月以来,首次获得在雷暴天气条件下的飞行许可。

截至2022年1月25日,美军报告过15次F-35雷击事件。每一次的维修费用大致在2.5~57万美元不等,目前还没有F-35由于被雷击而导致永久损失的报道。

按照相关禁令的要求,F-35A不得在距离闪电25英里以内的空域中飞行。由于F-35的绰号正巧是“闪电”II,因此该禁令使F-35A遭遇了一个戏剧性的尴尬场面:以“闪电”为名的先进战机却由于自身缺陷,被禁止在雷电天气中飞行。

获得“闪电禁令”的原因是,2020年美军和洛马发现多架F-35A的“机载惰性气体发生器”(OBIGGS,On-Board Inert Gas Generation System)出现管道受损情况。

OBIGGS系统负责从空气中分离出惰性的氮气,并将其填充到F-35A油箱中的无油空间内,以降低油箱内燃油(包括蒸发的油气)在意外情况下起火燃烧、甚至爆炸的概率。

这里涉及一个略“反常识”的机械原理:由于形成了大量被空气占据的无油空间,飞机上未经惰性化处理(大量填充惰性气体)的少油或无油油箱,其实远比满油的油箱更为危险。

因为在这些无油空间中,来自空气的氧气会和燃油蒸汽以高危比例混合共存;一旦被点燃,很有可能会直接爆炸并导致飞机结构在瞬间解体,而非燃烧后坠毁。

飞机遭遇雷击正好是导致此类意外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对于民机。


在军用飞机上,OBIGGS更重要的价值是抑制敌方武器命中后的杀伤效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