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10周年高端论坛上,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表示,北京对津冀的辐射带动能力较弱,科技成果在津冀转化比例过低,京津冀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目前仍存在一定瓶颈,建议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中关村、滨海新区、雄安新区为枢纽,以共建科技园区为节点的京津冀协同创新空间格局,科学谋划和布局京津雄创新“金三角”以及多条跨区域科创走廊。
据《北京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北京流向外省市的技术合同成交额为4555.7亿元,其中输出津冀的成交额356.9亿元,仅占7.83%,到2023年这个比例有所增加,但总整体来看,北京对外技术交易额仍有大量流向京津冀以外地区。
为什么会造成北京对外技术的大量溢出?从实际情况来看,北京的创新结构与津冀的产业结构不够匹配,创新链和产业链缺乏有效链接,北京创新链发展不够完善,目前大量创新成果是论文和专利,创新产出主要集中于现代服务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天津和河北的制造业主要集中于传统重化工产业,三地创新优势环节差异明显,导致北京创新没有在京津冀区域有效转化,大部分流向南方地区。
此外,京津冀先进制造集群化建设水平较低,跨区域创新合作与产业协作缺少载体,2022年公布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中,京津冀只有2个集群入选,远远落后长三角的17个集群和珠三角的7个集群。李国平认为,围绕北京创新链布局津冀产业链,打造一批京津冀先进制造业集群,围绕北京在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高技术产业方面的原始创新优势,推动这些产业链环节和相关企业在天津、河北建立相应中试、孵化和生产基地,扶持京津冀本地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培育本地技术人才,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要破解京津冀科创与产业协同发展的瓶颈,李国平建议,发挥北京的创新优势,大力支持基础研究,聚力攻克“卡脖子”问题,强化北京创新资源对津冀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北京与津冀两地在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广泛合作,形成分工有序、区域联动的创新链分工与融合发展格局。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