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6泛泛晨读《庄子》DAY2

20240416泛泛晨读《庄子》DAY2

00:00
02:32:36
【泛泛晨读】2024.04.16

�1、《庄子》里的成语故事之【鹏程万里】
出处:
《庄子·内篇·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解义:
大鹏鸟飞行的路程有一万里那么远。比喻前程远大。

�2、故事:【蝉和小鸠笑大鹏】
(小虫和小麻雀,讥笑大鹏鸟为何要费力飞向南海;
引申:格局不同,眼界迥异)

释义:“蜩”,蝉;“学鸠(jiū)”,小鸠;寒蝉和灰雀;
注意区分:饮鸩(zhèn) 止渴:
(鸩:传说中的毒鸟)指饮用鸩羽毛浸泡过的毒酒解渴;
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3、从一个角度办不到的事情,不妨从另一个角度试试看。-华特·迪士尼

�4、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李白《大鹏赋》

�5、俗语: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泛泛小提示:读文,读的是胸怀格局,而不是死读书只为寻求第一的标准答案。)

�6、庄子“三言”:

①寓言:带有寄托意味的语言,通过虚拟人物、虚拟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② 重言:借别人的/书里的话,来让自己说的内容显得郑重其事,有分量;

③ 卮(zhī)言:漫无边际的话,自然自在随意之言;

�7、【舂】
“适百里者,宿舂粮;”-《逍遥游》
(译:到百里路远地方去的,要准备一宿的粮食)
舂:读:chōng
释义: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去皮壳或捣碎;
比如,舂米、舂药、舂鸡脚;

�8、“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
释义:
“晦”-终 ;“朔”-始
晦朔:月的终始,指一个月的时光。
蟪蛄:寒蝉,春生夏死,夏生秋死。

(译:朝生暮死的虫子不知道一个月的时光,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寒蝉,不知道一年的时光。
-引申:智慧少的赶不上智慧多的,寿命短的不如寿命长的见识广。)

�9、冥灵:溟海灵龟。
“麟(麒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冥灵’者,冥海之灵龟也。”-《南华真经循本》

麟凤龟龙:
象征吉兆,比喻稀有珍贵的东西;也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


�10、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庄子·内篇·逍遥游》
知:通“智”,智慧;
译: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小格局赶不上大格局;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