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天人解《四圣心源·糟粕传导》

卷一·天人解《四圣心源·糟粕传导》

00:00
04:19

卷一·天人解《四圣心源·糟粕传导》


水谷入胃,消于脾阳,水之消化,较难于谷。缘脾土磨化,全赖于火,火为土母,火旺土燥,力能克水,脾阳蒸动,水谷精华,化为雾气,游溢而上,归于肺家,肺金清肃,雾气降洒,化而为水,如釜水沸腾,气蒸为雾也。


  气化之水,有精有粗。精者入于脏腑而为津液,粗者入于膀胱而为溲溺。溲溺通利,胃无停水,糟粕后传,是以便干。

  《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气水变化于中焦,沤者,气水方化,而未盛也。及其已化,则气腾而上,盛于胸膈,故如雾露。水流而下,盛于膀胱,故如川渎。川渎之决,由于三焦。《素问·灵兰秘典》: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盖三焦之火秘,则上温脾胃而水道通;三焦之火泄,则下陷膀胱而水窍闭。


  《灵枢·本输》:三焦者,足太阳少阴之所将,太阳之别也。上踝五寸,别入贯腨肠,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


  以水性蛰藏,太阳寒水蛰藏,三焦之火秘于肾藏,则内温而外清。水府清通,上窍常开,是以气化之水渗于膀胱,而小便利。若太阳寒水不能蛰藏,三焦之火泄于膀胱,膀胱热癃,水窍不开,脾胃寒郁,但能消谷,不能消水,水不化气上腾,爰与谷滓并入二肠,而为泄利。泄利之家,水入二肠而不入膀胱,是以小便不利。所谓实则闭癃者,三焦之火泄于膀胱也。



白话文:

食物进入胃中后,通过脾阳的作用得以消化。相较于谷物,水分的消化过程更为困难。这是因为脾土对食物的磨化全依赖于火(即热能),火是土的母源,火旺盛能使土变得干燥,从而增强其克制水分的能力。脾阳蒸腾活跃时,食物中的精华部分会转化为雾气状,飘散上升至肺部。肺属金,具有清肃功能,雾气经过肺的降洒作用,进一步转化为液态水,就像锅里的水煮沸时产生蒸汽一样。

由气化形成的水,有精细与粗糙之分。精细的部分进入脏腑,成为津液;粗糙的部分则进入膀胱,形成尿液。如果尿液排泄通畅,胃中不会有积滞的水分,剩余的糟粕顺利向下传输,因此大便干爽。

《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中提到: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水与气的相互转化主要发生在中焦。所谓“沤”,是指水气刚开始转化,尚未达到旺盛状态。待转化完成,气会上升至胸膈,如同雾露弥漫;水则向下流至膀胱,如同江河般流淌。江河的流通,取决于三焦的功能。《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指出:三焦是人体水液通路的主宰,负责水液的排泄。当三焦之火正常温煦脾胃时,水道畅通;若三焦之火下泄至膀胱,会导致膀胱热结,水液排泄受阻。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中阐述:三焦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紧密相关,属于太阳经的分支。它从踝关节上五寸处分出,贯穿大腿后侧,出委阳穴,与太阳经主干并行,深入络脉连接膀胱,约束下焦。三焦实证可导致小便不通(闭癃),虚证则引起遗尿。

水性本喜潜藏,太阳寒水能潜藏于体内时,三焦之火藏于肾中,使内部温暖而外部清爽。此时,膀胱清利通达,上部排泄口常开,气化产生的水能顺利渗入膀胱,使人小便顺畅。然而,若太阳寒水不能正常潜藏,三焦之火泄至膀胱,导致膀胱热结,排尿口关闭,同时脾胃因寒气郁结,虽能消化谷物,却无法有效消解水分。水分未能转化为气上腾,反而与未消化的谷物残渣一同进入大小肠,引发腹泻。腹泻患者,水分直接进入肠中而非膀胱,因此出现小便不利的情况。所谓“实则闭癃”,即指三焦之火下泄至膀胱所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