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Ⅱ——大沙海的梦想

沙丘Ⅱ——大沙海的梦想

00:00
02:47:45

 没有人能预料到,在四十年后《星战》看见了夕阳,而《沙丘》迎来了新生,但是也许,这一切都是冥冥注定。

        很多年前,在加拿大魁北克省,有一个13岁的男孩梦想着将弗兰克·赫伯特的科幻名著《沙丘》拍成电影,而那时的他未曾预料到,自己会为了这个梦想努力四十余年,他迄今为止的所有作品都是为这部电影所做的试错和彩排。

       丹尼斯·维伦纽瓦和朋友绘制最终被他搬上荧幕的《沙丘》分镜稿是在1980年,那是在大卫·林奇版的《沙丘》上映四年前。

       同一时间,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刚刚问世三年。


一、开场+打分 0~27min

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由于主播身体原因,本期前半部分大智的声音略显嘶哑,请见谅

**马子山由于时差刚睡醒所以在开头部分语言能力没有恢复,请见谅

·影片介绍环节(-11:39)

·导演过往作品介绍

·主创介绍

·打分环节(11:39-27:53)

·IMDb评分概况

·“维伦纽瓦以前的所有电影都是为这部《沙丘Ⅱ》彩排”

·国内平台的负面评价:集中在文本层面

·视听的巅峰

·对前作的全面超越

·沙丘的视听:完全模糊了实景和CG


二、电影文本探讨与解读 27min~80min

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文本:将小说的理解与当下主流意识形态进行结合

·文本环节(27:53-

·电影对原著的重点改编:契妮角色

·《星战》与《沙丘》的关系


优点部分:

·Paul喝圣水这场戏的解读

·反英雄的基调和大男主的刻画

·关键点的割裂感存在与市场之间的权衡

·角色和身份隐喻

·“科幻版《刺客聂隐娘》”来之为何

·如何诗意地讲述厄拉科斯的生态循环

·电影的故事之外:人文魅力

·甜茶的眼神:身份的抉择与纠结

·古典的最后一幕

·一二部的呼应与衔接

·画幅和信息表达


缺点部分:

·政变戏说服力不够

·部分反派诠释的不足

·主角后期压迫感的缺失


其他探讨:

·复仇与权力:断·舍·离

·台词层面对星战的全方面超越

·对主要角色演技的肯定

·沙丘Ⅱ和周处除三害的相同调性和不同的表达

(题外:周处除三害的短暂影评(你台特色))

·黑白摄影:黑白与情节的链接

·外延:《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

·对本片开场的讨论:前作衔接的完整性牺牲

·很喜欢大智的一句话:“我还是诺兰粉”


三、中场 80min~84min

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本期节目始末和各主播状态

•《功夫熊猫4》是否为圈钱之作

•《功夫熊猫4》是否过于子供向

•《热辣滚烫》等片在北美上映情况


四、视听层面深度剖析和导演前作回顾

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本片的版本推荐:IMAX GT厅。原因:维伦纽瓦在此系列中特有的纵向构图设计

•本片的巨大感和重量感从何而来?

•从《囚徒》和《边境杀手》延续至今的维伦纽瓦对“爽感”的特殊营造

•罗杰•狄金斯和维伦纽瓦在选择摄影风格上出现的差异:宽银幕和1.43:1的效果差别

•《沙丘》对比其他运用IMAX画幅的电影

•本片在奇观展现上的妙处,以开场哈克南猎杀队和结尾高潮部分为例

•本片在用视听语言交代道具原理的优秀和对奇观“唯结果论”的不卖弄(与诺兰电影作品对照对比)

•细节的填塞让本片的视听与世界建构浑然一体

•对红外线摄影一段的集中夸赞(从中看出维伦纽瓦一以贯之的东方美学)

•对比《沙丘》和《星战》的视听构建(以《西斯的复仇》开场纯CG长镜头为例)

•本片高潮部分为何显得有些仓促?(为何说在文本表达上其实《西斯的复仇》是更优秀的)

•对本片配乐、服化道和表演的印象


外延部分:

•大智简述维伦纽瓦职业生涯的演变并对他的每部作品进行简介

•维伦纽瓦作品风格和摄影指导罗杰•狄金斯,御用配乐师约翰•约翰逊之间的关系

•维伦纽瓦还儿时之愿的科幻之路

•维伦纽瓦未来的作品展望




如果说2020往后一定要去一次电影院的话,那看的片子就一定是《沙丘2》,它用好莱坞十年来的最佳视觉体验来维护了电影院的尊严。

     《沙丘2》在imdb的分数最终稳定在8.8分,位列top250的第十六名。顺带一提第15名是《帝国反击战》,还真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宿命感。

        只不过无论是星战的人气和影院的尊严都是一样地低迷,也许这就是一种黑色幽默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